2011年,我国电石工业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行业经济呈现快速平稳增长,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但是,当前行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经济运行下行风险骤增,应引起高度关注。
1.行业发展实现快速平稳增长
2011年电石累计产量达到1737.67万t,同比增长22.3%。纵观2011年全年电石生产,产量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走势,二季度产量持续走高,6月份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2.9万t;三季度月产量趋稳,维持在150多万t;四季度产量持续下滑,到12月产量跌至113.99万t。详见图1。
2.电石向中西部集中的态势日趋明显
2011年电石产量大部分产区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仅江苏、福建、江西和云南省4个省的产量下降,其中江苏降幅最大为40.3%;在增长的省区市中青海省的增幅447.9%,增速最快。2011年产量过百万吨的5个省市区为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甘肃,合计产量达到1246万t,占全国总量的71.7%,同比增长17.3%(详见表1)。另外,河南省产量99.4万t,湖北81.5万t,全部集中在中西部。
表1 2011年我国电石主产区产量统计 万t
年份 2011 2010 同比增速/%
内蒙 476.8 401.1 18.9
新疆 278.4 192.7 44.5
宁夏 273.1 234.6 16.4
陕西 115.6 103.6 11.5
甘肃 102.1 98.7 3.3
合计 1246 1030.7 17.3
3.电石消费增幅较高
我国电石主要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出口量很小。据海关统计,2011年共出口18.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 %。与出口量相比,我国电石进口量则更少,仅为11t。2011年电石表观消费量1719.1万t,同比增长22.2%。电石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情况见表2。
表2 2011年我国电石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 万t
年份 2010 2011 同比增长/%
进口量/t 168 11 -654.8
出口量 14 18.5 32.1
表观消费量 1406.5 1719.1 22.2
4.价格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态势
2011年一季度我国电石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电石价格一路走低,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需求疲软电石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企业利润微薄,3月跌至谷底3100~3300元/t。二季度,4月上旬由于原料兰炭、白灰涨价,为电石涨价提供了成本支撑,下游烧碱市场火爆带动PVC产能扩大和开工率提升,有效地增大了电石的需求量。下游的持续拉动也助长了电石涨价的势头,并在5月中旬达到峰值3800~4200元/t,随后开始阶段性的下跌。发改委
从7月份开始电石价格稳中跌落到9月暂时平稳,PVC行情低迷成为涨价之路上不可逾越的鸿沟,电石价格在9月底开始一路下调。进入四季度,由于PVC期货连遭打击,多数氯碱企业囿于液氯和PVC亏损加剧,电石价格不断接近成本线,国庆过后价格再降200元/t,部分企业自动减产,停车企业增多。10月底跌至最低点,挑战电石成本线,价格维持在3000~3200元/t。
5.行业受政策影响,运行困难加剧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各省市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分解节能减排指标的关键一年。5月份工信部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目标,
纵观全年,新建电石炉大多采用4万KVA密闭式电石炉型,密闭式电石炉比重进一步提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推广使用:低压补偿,增产增效;通过气烧石灰、烘炭材,及生产甲醇、合成氨、甲酸钠等化工产品,尾气基本实现综合利用;工信部确定的137.5万t/a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如期完成。电石行业经历了疯狂的跌落,迅速的反弹,高额的利润,巨额的亏损,几起几落,缘于市场(主要是聚氯乙烯)需求的变化,更有政策调控的影响。
展望2012年,电石下游市场需求不旺,特别是占电石消费70%左右的聚氯乙烯市场依然低迷,电石行业要走出低谷,只有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工艺,开拓市场,创新需求,才能化解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保持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