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雨水管理 塑料业市场的大机遇
2012年12期 发行日期:2012-03-26

  “北京成了威尼斯!”“到北京去看海景!”这是网络对2011年北京雨洪造成的排水系统成灾的嘲讽。每次雨洪灾后有关部门都会受到种种责难,防治方案在传媒上议论纷纷,呼声最高的是要求加大投资建设更强的排水管网体系。

  雨水本是宝贵的资源,尤其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雨水没有渗入补充地下水反而在地表泛滥成灾,并在泛滥过程中被污染实在最为不利。治理城市雨洪泛滥的最佳方案显然不是只考虑建设更强的排水管网体系,设法把雨水收集和存储起来利用或渗补地下水(存储在地下备用)才是最合理的对策,这就是当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的“雨水管理”或“雨水利用”。

雨水的管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其基本的构成是:①收集,把分散的降雨收集并防止被污染;②输送排放,通过管网进入存储,少部分排入下游水体;③存储,尽量截留雨水以备本地利用;④直接利用;⑤渗灌入地补充地下水。必须说明,本文讨论的是窄义的雨水管理和利用,专指城镇地区雨水的收集和存储,直接利用或渗灌补充地下水。

一、塑料进入雨水管理市场

  我国的城市化进展很快,目前已经超过50%。城镇数量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必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发达国家已经有多年实践经验,开发出完整的产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量应用各种塑料制品,成为塑料产业的新市场。国际上一些领先的塑料企业集团都开发了相关产品,如欧洲的威文(WAVIN)、派莱福(PIPELIFE)、DROSSBACH,美国的ADS,日本的积水化成等。

  雨水的管理和利用系统中采用的塑料制品品种很多,包括收集雨水的雨水槽、雨水斗、雨落管、雨水井等;输送排放雨水的管材、管件、过滤井、溢流井等;存储雨水的储罐、储水模块、大直径塑料管排、土工膜等;直接利用系统的管材、管件、阀门、水泵、检查井等;渗灌入地补充地下水的渗水管、土工布等。

  在雨水管理中广泛采用塑料制品的原因是:密封性或可控制的渗透性,可以按照需要阻水或渗水;不腐蚀和耐久,保证长期使用寿命;卫生,保持水质可安全利用;质轻,容易成型,容易连接和组合,容易设置,减少施工周期;经济,降低购置、施工、维护和修理的费用。

近年在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工程中塑料广泛地淘汰了传统材料,例如塑料雨落管淘汰了金属管,塑料井淘汰了砖砌井和混凝土井,塑料储罐、储水模块或大直径塑料管排淘汰了钢筋混凝土地下水池等。

二、雨水难题的塑料解决方案

  雨水常常突然并集中从天而降。要防止雨洪泛滥必须能够把它们存储起来,要利用雨水也需要先把雨水存储起来。在现代化的城镇中土地是非常宝贵和稀缺的资源,不可能在地面上设置大量储水库,惟一的可行方案是在地下设置(通常在道路、广场、绿地之下)。传统的储水做法是埋设金属水罐或构建地下钢筋混凝土的水库,不仅费用高,建设难,而且难以实现逐渐渗灌雨水入地下水。现代的雨水管理和利用通常采用两种塑料器材的存储-渗灌方案。

  方案1  由埋地的成排大直径塑料管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可以存储大量雨水的空间。通常采用可熔接的聚乙烯双壁波纹管,依靠和埋地塑料管相同的管土共同作用承受外压负载。这种“连排管储水库”可以做成“密闭”的,用于存储雨水和随后的直接利用,但通常做成“渗漏”的,即其管道周围开有槽。存储雨水后让其逐渐渗漏灌入地下水。国外几个生产埋地塑料波纹管的著名企业都有此产品,如美国ADS、欧洲DROSSBACH等。

  方案2  由形状类似于塑料周转箱,可拼接的“储水模块”在地坑中拼接成一个可以存储雨水的塑料构架水库。储水模块通常采用聚丙烯注塑成型,拼接成的塑料构架外由土工膜或土工布包覆。如果用土工膜包覆成为“密闭”的塑料构架可用于存储雨水和随后的直接利用。如果用土工布包覆塑料构架成为“渗漏”的塑料构架水库可用于短期存储雨水并随后让其逐渐渗漏灌入地下水。国外一些生产相关塑料产品的著名企业有此产品,如欧洲的WAVIN等。

  这两种方案都需要用配套收集和排放的管材,管材和检查井等构成系统。目前在国际上两种方案都在发展,因为各有其独特的优点:例如:“连排管储水库”方案可以直接利用塑料埋地排水管,“储水模块”方案设计比较灵活,施工速度可能更快。

此外,对于分散的住户可以采用小型独立的储水和利用系统。通常储水采用埋地的塑料储罐(滚塑成型或管材焊接成型的单一储罐,也有用多个吹胀成型的容器拼接)。例如德国、日本有许多分散的住户,每户有一个储水量几立方米的系统,收集自家范围的雨水后自己利用。

三、雨水管理将成为塑料业的创新点

  雨水管理和利用将成为我国塑料业调整结构和开拓创新的热点,原因在于:

  第一, 发展雨水管理和利用的塑料器材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雨水管理和利用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从政府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近年政府已经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标准,如GB/T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还在探讨制定强制性的法规。

  第二,雨水管理和利用采用塑料器材的优越性逐步被工程界和用户认识。国内各地开始出现示范工程,第一个采用国产“储水模块”的工程是北京天秀花园渗蓄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中“威文WAVIN”提供了一个5000m3的示范工程。

  第三, 生产这些塑料器材所需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都是国内塑料业已经具备的,雨水槽、雨落管、检查井等配套产品早已有之。因此,开发的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国内已有一些塑料企业开始探索开发这个新市场,如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储水模块”。

  第四, 发达国家发展雨水管理和利用已经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我国可以借鉴和利用这些科技成果,高起点起步。

  为此,建议我国塑料行业重视雨水管理和利用带来的新机遇,及时进入这一前景广阔的新市场;积极主动和相关管理、设计、施工部门以及业主联系和合作;大力宣传雨水管理和利用采用塑料器材的优越性,做好示范工程;注意借鉴和吸收国外相关经验,争取高起步,后来居上。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