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产能过剩 装置冗余 合成橡胶竞争态势加剧
2012年13期 发行日期:2012-04-02

        荩经过“十一五”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总产能从136万t/a上升至281万t/a,增长了112%;产量从133万t上升到241万t,位居世界第一。但在高速发展的光环下,行业隐忧也在逐渐显现。受世界乙烯原料轻质化的影响,全球丁二烯资源供应短缺成为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2011年由于境外多套乙烯装置停工检修和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丁二烯价格大幅上扬,国内顺丁橡胶装置被迫降低生产负荷,原料的影响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国内装置开工率难以提升和国外进口产品的居高不下,又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齐润通对行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理性的剖析,提醒企业要对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切勿盲目投资。

“十一五” 行业发展黄金期

  周刊:请您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状况。
  齐润通:“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在产品品种牌号、装置能力和产量等各个方面均呈全面较快的发展趋势,有力地支持了国内橡胶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国内合成橡胶市场需求强劲和乙烯工业为合成橡胶提供原料能力的增长,“十一五”期间装置能力快速发展,主要合成橡胶(未包括胶乳和特种橡胶,下同)装置能力从2005年136万t/a上升到2010年281万t/a,新增产能145万t/a,增长112%,年均增长率为15.6%。在增加的产能中,丁苯橡胶占39%,丁二烯橡胶占17%,SBS系列产品占33%,其他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和氯丁橡胶共占11%。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增加了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生产装置,SBS系列产品增加了高档产品SEBS的产能,丁基橡胶产品中增加了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
  “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国内又有8套共57万t/a合成橡胶装置建成投产,全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总产能达到338万t/a,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重视的是,“十一五”以来,台资、外资、民营和地方企业开始进入合成橡胶产业。全国主要合成橡胶的生产企业从2005年15家上升到2011年32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以外的19家合成橡胶企业(台资、外资、地方、民营)的装置能力已达120万t/a,其产能增加势头仍然不减。
  国内主要合成橡胶产量从“十一五”初期2005年的133万t上升到“十一五”末241万t,位居世界第一,年产量增加108万t,增长81%,年均增长率为12.6%。在增长的产量中,丁苯橡胶占40%,丁二烯橡胶占23%,SBS系列产品占32%,其他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和氯丁橡胶共占4%。同时,环保型丁苯橡胶、高性能SBS系列以及塑料改性用丁二烯橡胶等新产品的产量增加,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二五” 两大问题困扰行业发展

  周刊:与生产能力、生产总量的迅猛增长相对应,我国的合成橡胶消费市场现状如何?国内市场能否吸纳这么多的产品?
  齐润通:我国生产的合成橡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市场占有率约70%。主要合成橡胶的表观消费量从2005年的195.3万t上升到2010年的355.1万t,增长83.3%,年均增长率为12.7%。
  国内消费量最大的品种为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和SBS系列等三大产品,“十一五”末这三个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了80.8%、73.7%和90.8%。其他如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提升。延续国内产品对市场攻占的态势,2011年除个别品种外,国内各主要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大幅上升。
  但不可忽视的是,“十一五”以来,国内合成橡胶产业持续每年新增装置能力30万~50万t/a,明显高于产量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已有大量装置能力的沉淀。从统计数据看,全行业装置能力开工率从2008年的84%下降到2011年的78%,以2011年总产能339万t/a计,已有75万t/a能力闲置。装置能力沉淀,利用率下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周刊:那么,“十二五”期间,装置能力沉淀的情况能否有所改善呢?
  齐润通:根据2011年2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2015年国内合成橡胶需求量为469.5万t(其中异戊橡胶和杜仲胶分别为45万t和5万t),与2010年相比增加120万t左右;撇开这组数据,即使我们以乐观的7%年增长率来估测,2015年需求量为508万t,与2010年的实际表观消费量355万t相比,增加153万t。
  但是从目前已知的全国计划在建或规划的合成橡胶能力来看,2015年全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将达到622万t/a,比2010年增加341万t/a,与需求增量120万t相比,能力过剩200多万t/a。其中需要以丁二烯为原料的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SBS和丁腈橡胶等四大类产品的生产装置能力共500万t/a,与2010年相比将增加242万t/a。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这种能力沉淀、装置闲置的势头还在恶化,需要引起合成橡胶产业界的充分注意。

  周刊:现在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合成橡胶,说明国内的市场需求缺口还是很大,国内装置为什么会出现闲置的情况?
  齐润通:首先,进口产品不可能完全被国内产品所替代。2010年国内主要合成橡胶消费量为355万t,其中约1/3为从境外进口的合成橡胶产品,进口量为134万t。回顾10多年来,外资及控股的轮胎制造企业和橡胶制品企业在国内快速发展,加上国内某些合成橡胶品种供给不足或外资用户对进口合成橡胶的特殊要求,进口合橡胶量完全由国内产品替代还有很大难度。
  因此,国内合成橡胶能力过剩问题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替代进口产品得到消化,产能的不断上升将导致装置开工率的下降,这也必然会影响到装置特别是新建装置的获利能力,甚至会有些装置会因此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而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国内丁二烯资源不能满足拟建装置需求。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最基本的原料。从当前国内丁二烯物流供应总体布局来看,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主要生产商和供应商。从丁二烯后续产品的布局分析,中石油系统的乙烯装置联产的丁二烯基本上全部供后续配套的合成橡胶或ABS装置自用;中石化系统生产的丁二烯,除供集团公司内(包括合资)的合成橡胶装置自用外,还有部分商品丁二烯供应市场,是国内丁二烯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此外,惠州中海油-壳牌乙烯和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的盘锦乙烯也能向当地配套装置或市场供应一定量的丁二烯。外资在华企业的丁二烯需求,除从国际市场进口外,也在当地配套供应或国内市场采购。
  2010年全国丁二烯总产量为198万t,其中中石化(包括关联企业)丁二烯产量123万t,用于集团内企业生产合成橡胶消费了88.4万t;中石油丁二烯产量为52.6万t,自用生产合成橡胶消费了45万t。因此,2010年两大集团有42万t丁二烯商品量,可供生产ABS、丁苯胶乳或其它企业生产合成橡胶。再加上中海油-惠州和盘锦乙烯等装置生产的丁二烯及当年进口丁二烯,2010年市场丁二烯总资源量共84万t,其中又有约40万t用于生产ABS和丁苯胶乳。
  “十一五”期间国家批准建设的四川、武汉、抚顺、大庆等乙烯项目将在最近一、二年内建成投产。虽然国内还有许多地区在规划“十二五”的乙烯项目,但目前已获国家批准公布的还只有广东湛江的“中科乙烯”一个项目。据有关部门分析,2015年国内以石脑油为基本原料的乙烯装置能力可能达2100万t/a,比2010年增加640万t/a。按丁二烯产率为乙烯产量的13%~14%估算,2015年国内可能获得的丁二烯总资源量约为290万t,比2010年产量约增加92万t。
  而另一方面,国内合成橡胶对丁二烯的需求量以更大的幅度在增加。预计2015年全国需要用丁二烯为原料的4大合成橡胶品种的装置能力将达到500万t/a,按生产能力计丁二烯需求量为384万t,加上生产ABS树脂和丁苯胶乳对丁二烯的需求量,2015年国内丁二烯的总需求量为449万t。如果届时合成橡胶装置开工率为80%,则生产合成橡胶的丁二烯需求量为308万t,加上ABS树脂和丁苯胶乳的需求,全国总需求量为373万t,比2010年增加153万t,缺口至少83万t。
  “十二五”期间,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继续增长,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同步增加。中石化的合资项目南京扬金10万t/a丁二烯橡胶计划于2012年建成;与福建省合资的福橡化工公司10万t/a丁苯橡胶和5万t/a丁二烯橡胶已于2011年建成投产;茂名新建10万t/a丁二烯橡胶计划2012年建成;加上燕山、齐鲁和巴陵等老企业装置的达产及扩能,2015年中石化(含合资)消费丁二烯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达188万t/a,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将达到148万t,与2010年相比,丁二烯需求量增长60万t。中石油的抚顺石化新建20万t/a丁苯橡胶计划于2012年建成;大庆石化公司扩建8万t/a顺丁橡胶计划2012年建成;四川成都乙烯配套建设的15万t/a顺丁橡胶将于2013年建成,预计2015年中石油企业消费丁二烯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达112万t/a,考虑到锦州和独山子等企业原有装置达到设计负荷,2015年中石油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将达到86.2万t,比2010年增加41.2万t。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合成橡胶装置满负荷运行时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将达234万t,比2010年增长101万t,而全国乙烯装置联产的丁二烯资源总量只比2010年增加了92万t,国内丁二烯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原料短缺是制约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的的一大瓶颈。

新上装置须谨慎而行

  周刊:“十二五”期间,国内合成橡胶行业将面对怎样的发展形势?
  齐润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合成橡胶生产能力过剩将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在建及拟建计划实现后,2015年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达622万t/a,而乐观的国内市场需求量仅为508万t左右。如扣除2010年进口合成橡胶对国内市场的挤占数量份额(假定2015年合成橡胶进口量仍等于2010年的进口量),留给国产合成橡胶的市场容量只有374万t,装置产能高出市场需求量247万t,装置能力总体利用率仅为60%;假定届时进口量降低50%,约67万t,国产合成橡胶市场需求量为441万t,也仍有181万t的多余装置产能,装置能力利用率仍然不高,仅在70%左右。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合成橡胶的市场竞争将加剧,在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将产生激烈竞争,本身不具备原料自供能力或技术优势的生产企业要谨慎而行,对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各地计划上合成橡胶新装置的有关部门,要理性看待国内合成橡胶各品种的市场容量,客观地、全方位地评价拟建项目的竞争能力,规避投资风险。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