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橡胶助剂以结构调整应对低迷行情
2012年14期 发行日期:2012-04-07

产能继续扩张

近年我国橡胶助剂产量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总产量为70.1t,同比增长17.8%2011年总产量在76t左右。

2011年前后,国内又有部分厂家新上生产装置,如山东尚舜化工、阳谷华泰、山东圣奥、天津拉勃等。其中尚舜化工经过扩能和新建,目前防老剂和硫化剂生产能力分别达到8t/a3t/a

20123月,阳谷华泰在山东东营新建的1.5t/a促进剂M项目投产;泰州圣奥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5000t/a高含量、高热稳定性和高分散性“三高型”橡胶硫化剂不溶性硫黄装置,计划于2012年第三季度投产。

随着产能不断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助剂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行情运行“波澜不惊”

  2011年橡胶助剂行业运行平稳,促进剂M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平均价格在17500/t左右。由于近两年国内促进剂M产能扩张迅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此外,上游苯胺价格亦成下行走势,大大削弱了对其成本支撑。同时,下游轮胎、汽车行业开工率低下,减少了对促进剂的采购量。在上下游夹击的形势下,促进剂M上行动力不足,利润空间不断缩水,其他型号DM等与其走势大同小异。

2011年防老剂RD价格在15000/t上下波动,与2010年价格相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产品本身利润空间不大,上下游行情低迷,因此产品价格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进出口量震荡走低

由图1可以看出,2011年促进剂进出口量上半年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2月正逢春节,大部分厂商放假休市,春节过后厂商又遭遇用工荒等,使进出口量在2月前后剧降。3月份出口量达到本年最高点,主要是因节后大部分厂商缓慢归市,厂家生产恢复,市场交投渐暖,因此数量相对有所增加。但是3月后促进剂进出口数量呈震荡下滑趋势,主要是由于3.12日本地震令全球汽车、轮胎行业严重受挫,对促进剂需求量锐减,全年进出口量呈盘整走低的趋势。

由图2可以看出,2011年前四个月防老剂与促进剂走势大体一致,影响因素也大同小异。但整体看全年防老剂进口量均大于出口量,说明国内对于防老剂的需求偏向依赖进口,4月之后防老剂进出口量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出口数量呈上行趋势,说明国内防老剂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增加。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分析2012年的橡胶助剂市场,利好与利空因素并存。

利好:国内橡胶行业整体上行,市场氛围良好;“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环保节能、产业升级等政策将给予助剂行业明确指引。

利空:目前下游轮胎企业开工情况仍无明显改善,对助剂需求量未有增加;上游原料苯胺、丙酮等市场行情持续走软,在成本上对助剂支撑减弱;2011年国内部分厂家新增装置陆续上马,助剂产能进一步过剩,企业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印度政府延长向中国橡胶助剂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也令国内助剂行业雪上加霜;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助剂的国际需求较弱,低迷行情或将延续到明年。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2年国内助剂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危机和挑战,目前利空因素已占上风,若无明显利好支撑,助剂行情很难出现转机。加之日益增加的产能,助剂供大于求局面似乎愈演愈烈,行业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基于下游需求和上游供应原料来看,2012年国内橡胶助剂行业或呈现以下几种态势:①价格保持低位运行,在国际原油价格不产生较大波动的前提下,原料供应充足,随着橡胶助剂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对苯二胺类橡胶防老剂和不溶性硫磺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促进剂竞争更趋激烈,企业亏损局面将进一步蔓延,需求未能增加,价格将保持较低姿态。②国内助剂产能、产量依旧保持一定速度增长,尤其是主流及基础的助剂品种。③国内助剂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做大做强的企业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一些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整个产业的优胜劣汰将彻底展开。同时国家加快高毒产品、高污染工艺的生产与发展的限制,利于助剂产品的结构调整。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