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此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煤制乙二醇的开发投资热。在建拟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超过20个,总产能525万吨,煤制乙二醇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具有一定成本优势
2011年我国拟建和在建煤制乙二醇项目有22个,总产能为525万吨,其中正在建设的规模装置有10个,总产能160万吨,见表1。
表1 我国煤制乙二醇项目进展情况 万吨
装置所在地 | 公 司 | 产 能 | 进 度 |
内蒙古通辽市 | 通辽金煤化工 | 20(一期) | 已投产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 博源投资内蒙古苏尼特碱业 | 10(一期) | 在建 |
10(二期) | 拟建 |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易高煤化科技 | 20 | 在建 |
河南濮阳市 | 河南煤业、通辽金煤化工 | 20 | 在建 |
河南洛阳孟津县 | 河南煤业、通辽金煤化工 | 20 | 在建 |
河南商丘永城市 | 河南煤业、通辽金煤化工 | 20 | 在建 |
河南新乡市 | 河南煤业、通辽金煤化工 | 20 | 在建 |
河南安阳市 | 河南煤业、通辽金煤化工 | 20 | 在建 |
新疆奇台县 | 宝泰隆煤化工 | 20 | 在建 |
鹤壁市 | 鹤壁宝马集团 | 5 | 在建 |
山东德州市 | 华鲁恒升 | 5 | 在建 |
内蒙古通辽 | 通辽金煤化工 | 40(二期)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惠生集团恒远化工 | 30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内蒙古开滦化工 | 20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华维能源 | 20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亿利资源集团 | 30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鄂尔多斯 | 东海新能源 | 20×3 | 前期工作 |
陕西谓南市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 20 | 前期工作 |
内蒙古呼伦贝尔 | 华电呼伦贝尔能源 | 40 | 前期工作 |
山西省 | 山西襄矿泓通煤化工 | 30 | 前期工作 |
贵州省 | 黔希煤化工 | 30 | 前期工作 |
鹤壁市 | 鹤壁宝马集团 | 25 | 前期工作 |
合计 | 525 |
目前乙二醇原料来源有三种:煤、石油、中东乙烷,其产品成本对比见表2。
表2 不同原料路线乙二醇吨产品成本对比元
中东乙烷原料 | |||||
煤 制乙二醇 | 石油法乙二醇 | 乙烷 | 乙烷50%/丙烷50% | 凝析油 | |
成本 | 3824 | 6355 | 1479 | 2269 | 2844 |
经过以上三种不同原料路线的成本对比可以看出:
(1)煤制乙二醇成本在3800元/吨左右。而国内传统石油法乙二醇成本在6300元/吨左右,煤制乙二醇工艺一旦成熟,将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但与以中东乙烷等为原料的乙二醇相比,成本不占优势。
我国煤制乙二醇的完全成本比国内石油路线低40%,应该具有绝对的成本和竞争优势。但在示范装置投入商业化运营前,这一数据只是理论推测。事实上,在商业化运行中,如果装置负荷达不到设计能力、催化剂选择性与乙二醇收率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因各种原因频繁开停车,则其成本将大幅攀升。
(2)目前以130元/吨煤炭价格计算的生产成本明显偏低。预计1~2年内,褐煤价格将攀升至250元/吨以上。
风险面面观
(1)技术风险
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扩宽了现有乙二醇生产的原料来源,但目前该技术总体处于商业化生产前期,尚未完全成熟,仍需经过进一步商业化运行的检验。
目前煤制乙二醇技术,主要存在四大问题:①加氢催化剂没有经过长周期运行检验;②催化剂含铬,稳定性不好;③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乙二醇能否达到聚合级产品要求还有待检验;④从中试装置到大规模的工业化工程,包括一氧化碳脱氢反应器、催化耦联羰基化反应器、亚硝酸酯再生反应器、加氢反应器的工程放大目前还是难题,存在放大风险问题。
(2)运输及物流
乙二醇终端产品市场主要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生产和消费两地相距较远,面临运力、运费和安全问题。尤其西北地区运费在400~500元/吨左右。物流成本和运输条件均有一定的风险。
(3)宏观经济政策
日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通胀较高,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水泥等)。国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调控,以及未来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加大了项目建设风险—设备订货周期延长,设备材料费增加。
(4)能源与产品价格
今后我国能源价格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煤炭价格进一步走高,而乙二醇产品价格因大量产能释放和行业高峰期的结束,有可能下滑。综合作用下,会加大项目投资风险。
市场竞争激烈
(1)技术完善是关键
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在20亿~25亿元,相比起煤制油、煤制烯烃动辄百亿的投资要小得多,产业链也比后两者短,市场需求明确,准入门槛低,推广起来更容易。目前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均在积极推广各自的技术,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这是国内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热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干预,这种投资热情会持续。可以看到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扩宽了现有乙二醇生产的原料来源,但目前该技术总体处于商业化生产前期,急于推广风险较大,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乙二醇的投资热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项目合作单位应首先在完善技术上下功夫。
(2)国内市场缺口大
据了解,国内石油制乙二醇项目在2012年以前可能建成的,有中石化武汉乙烯30万吨和中石油四川乙烯38万吨项目。计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总产能超过500万吨。如果3年内其中1/2的产能投产,则我国将增加160万吨乙二醇产能。加上现有产能,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将达到550万吨,需求量将达到约1100万吨。届时我国乙二醇的缺口仍有约550万吨,需要依靠进口。
(3)国内产品竞争力不敌中东
中东企业具有成本、规模和技术等综合优势,2010年中东乙二醇的生产能力730万吨,我国356万吨。我国平均规模22万吨,中东平均超过50万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乙二醇行业仍将面临中东进口乙二醇的竞争。
(4)煤制乙二醇需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
产煤地区一体化建设煤制乙二醇和聚酯项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把乙二醇项目建在产煤地的煤化工基地上,利用煤化工的制气、空分装置以及产出的化工原料来生产乙二醇,同时以甲醇制芳烃技术生产对二甲苯,进而合成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合成固态的聚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