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我国聚乙烯醇产能过剩 未来竞争激烈
2012年46期 发行日期:2012-12-05
作者:□ 燕 丰

我国聚乙烯醇产能过剩 未来竞争激烈

□ 燕 丰

  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经聚合醇解而制成的一种用途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一般可分为纤维用和非纤维用两大类产品。因聚合度的不同,聚乙烯醇的牌号很多,工业产品规格达到80多种,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中等聚合度、高醇解度的产品,约占市场总需求量的80%,低醇解度和高粘产品约占20%。聚乙烯醇的生产有乙烯和乙炔两种原料路线,国外大都采用乙烯法工艺,而我国则主要采用乙炔法路线。

 

产能快速增长

  自1965年北京东方石油化工公司(原北京有机化工厂)从日本引进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套电石乙炔法(1995年由电石乙炔法改为石油乙烯法)聚乙烯醇生产装置以来,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达到57.0万吨,2010年达到87.1万吨。2011年,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蒙维10万吨聚乙烯醇项目一期5.0万吨装置建成投产;11月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装置建成投产。201210月,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生物质制聚乙烯醇项目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截至201211月底,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达到102.1万吨,其中采用电石乙炔法的生产能力合计为68.5万吨,约占67.09%;采用石油乙烯法的生产能力为12.1万吨,约占11.85%;采用天然气乙炔法的生产能力为16.5万吨,约占16.16%。采用生物质原料的生产能力为5.0万吨,约占4.90%。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厂家产能统计见表1

  在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新建/扩建多套聚乙烯生产装置。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安徽巢湖投资新建10.0万吨聚乙烯醇项目,预计将在2013年投产;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拟依托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合作新建10.0万吨聚乙烯醇生产装置,其中一期5.0万吨已经于2011年建成投产,二期5.0万吨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详见表2)。预计到2016年,我国聚乙烯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

     表1  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厂家产能统计万吨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3.5        电石乙炔法,其中生物质产能为5.0万吨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公司            10.0        电石乙炔法

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              16.5        天然气乙炔法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4.6        石油乙烯法

湖南湘维有限公司                9.5        电石乙炔法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6.0        电石乙炔法

上海宝旺·江西江维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 电石乙炔法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公司        5.0        电石乙炔法

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            3.0        电石乙炔法

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        5.5        电石乙炔法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公司            3.5        石油乙烯法

石家庄化工化纤公司              2.0        电石乙炔法

长春(江苏)化工有限公司        4.0        石油乙烯法

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          5.0        电石乙炔法

合计                            102.1  

*:含所属子公司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3.5万吨产能。

 

        2  新建/扩建装置统计    万吨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

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              10.0

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

新疆青松维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5.0

新疆粤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0.0

内蒙古双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1.0

宁夏大地冶金化工有限公司            10.0

山东阳信绿环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2.0

四川宜宾天原                        12.0

香港中国天化工集团                  14.0

 

进口量呈下降趋势

  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聚乙烯醇的进口量为3.45万吨,2007年增加到4.16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进口量开始减少,2009年进口量为2.93万吨,同比增长约23.11%2011年的进口量为3.56万吨,同比增长约4.09%。同时,我国聚乙烯醇也有一定量出口, 2011年出口量为6.72万吨,同比增长约41.47%。近几年我国聚乙烯醇的进出口情况见表3

  我国聚乙烯醇的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2011年来自这3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2.9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3.43%,同比2010年的2.92万吨增长约1.71%。我国聚乙烯醇主要出口到荷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向这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合计达到2.43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36.16%,同比2010年的1.75万吨增长约38.86%

  3  近几年我国聚乙烯醇的进出口统计       万吨

年份         进口量                     出口量 

      进口数量   进口平均价格   出口数量    出口平均价格

                  (美元/吨)               (美元/吨)

2005    3.45            1943.2      3.75         1462.5

2006    4.00            1998.9      4.15        1441.7

2007    4.16            2143.9      3.00         1748.5

2008    2.38            2887.2      4.21         2501.7

2009    2.93            2578.1      2.96         1879.0

2010    3.42            2724.5      4.75         1898.1

2011        3.56            2920.7      6.72         2143.0

 

消费空间扩大

     近年来,我国对聚乙烯醇的需求量相对比较稳定。2005年我国聚乙烯醇的表观消费量为48.16万吨,2007年达到51.15万吨,同比增长约2.90%2011年表观消费量约为56.36万吨,同比增长约4.68%。近年来我国聚乙烯醇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4

  在消费结构上,以前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用来生产维纶纤维,每年耗用10.0万吨以上。近年随着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的不断开拓,彻底改变了我国聚乙烯醇的消费结构。2011年,聚合助剂对聚乙烯醇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6.3%,织物浆料约占19.8%,建筑涂料约占14.5%,维纶纤维仅占12.0%

  今后几年,世界涂料需求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的年均增速在12.0%。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将为粘合剂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纺织行业扭亏转强,为聚乙烯醇打开了浆料市场空间,而电子、造纸、医药、精细化工行业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聚乙烯醇需求的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支高密高档纺织品内需与出口增加,高档造纸业、石油开采业发展速度加快,汽车工业更是蓬勃发展,汽车、建筑用安全玻璃需求快速上升,这些行业对聚乙烯醇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6年,我国对聚乙烯醇的总需求量将达75.0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4   近年来我国聚乙烯醇的供需情况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5    48.46   3.45   3.75       48.16

2006    49.86   4.00   4.15       49.71

2007    49.99   4.16   3.00       51.15

2008    50.68   2.38   4.21       48.85

2009    50.20   2.93   2.96       50.17

2010    55.17   3.42   4.75       53.84

2011        59.52   3.56   6.72       56.36

 

发展建议

  (1)随着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竞争将十分激烈,因此,今后新建装置宜慎重。

   (2)目前我国生产的聚乙烯醇品种仍然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普通粘度和醇解度的常规产品,主要用于建筑胶粘剂、低档纺织浆料等领域。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聚合度和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的产品较少,仍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急需大力发展。

  (3)当前我国聚乙烯醇生产主要采用电石乙炔法,该法在一定时期内可保持一定的成本优势,但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该适当发展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法,逐步实现多种生产工艺共存。

  (4)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出口,以规避市场风险,推动聚乙烯醇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