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三氯氢硅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2012年50期 发行日期:2013-01-05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 田国鹏

三氯氢硅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 田国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建成一定规模的三氯氢硅生产装置,但是在2007年前其生产规模均在1万吨以下,主要用途是生产硅烷偶联剂。2007年底随着大型国产化太阳能级多晶硅企业相继在洛阳、徐州、峨嵋等地建成开车,国内三氯氢硅一度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2008年新建、扩建了数十家规模在1~5万吨的三氯氢硅生产厂家。2008年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厂家出现全线亏损,很多氯碱厂加入到三氯氢硅生产行列。导致三氯氢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以多晶硅为主,偶联剂为辅。目前,多晶硅占三氯氢硅下游市场份额已达90%以上。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影响,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欧洲诸国大幅削减光伏产品补贴,导致光伏产业增速放缓,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市场持续低迷,三氯氢硅受到严重冲击。2012年以来,新兴的美国光伏市场因“双反”对我国光伏企业关上了大门。尽管亚洲及其他国家光伏市场发展迅速,但总量和规模均不足以支撑和消化快速扩张的光伏产能。截至20126月底,国内除少数企业仍坚持低负荷生产外,三氯氢硅行业近9成企业停产或检修。

  2012720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将有利于我国整个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内多晶硅企业是一大利好。

 

生产集中度将得到加强

  近年来,我国三氯氢硅市场发展很快,2004年三氯氢硅产能为4280吨,生产企业仅有4家;2006年产能猛增到4.4万吨左右,2007年达到9.2万吨,生产企业增加到10家左右。2007年之后,由于多晶硅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三氯氢硅迅速发展,国内企业纷纷扩建或新建三氯氢硅装置。据统计,2011年我国三氯氢硅产能约112万吨,总产量约84万吨。20062011年我国三氯氢硅产能年均增长率91.1%,产量年均增长率102%

  2011年我国三氯氢硅生产企业约有5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华北和西南地区。在我国本土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中,唐山三孚、荆州华翔、山东新龙、河南尚宇、江西嘉柏、山东新泰利源、徐州隆天、浙江新安等都是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产品的质量、规格均居国内前列。2011年我国三氯氢硅产能分布见图1

  近期国内仍有一批三氯氢硅项目上马,预计未来5年我国新增三氯氢硅产能将达27.5万吨,届时全国总产能可达140万吨。考虑到未来随着多晶硅行业消耗三氯氢硅量的减少,国内三氯氢硅的产量将会有明显的下降,届时会有一批规模小、成本高的企业退出,行业的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出口呈上升趋势

  三氯氢硅属于一级易燃易爆物品,需要使用特殊槽罐车,运输难度较大,不适合长途运输和海运,故该产品前几年很少有进出口。近年来,由于我国三氯氢硅产能的迅速增长,一部分产品开始向国外出口,但基本没有进口。

  由于国外多晶硅企业不断扩产,国内三氯氢硅的出口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出口三氯氢硅约1.2万吨,国内最主要的出口企业为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德山化工(浙江)有限公司、湖北荆州市华翔化工有限公司、徐州隆天硅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和德山化工(浙江)有限公司的出口量占到总出口量的90%左右。主要出口至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

 

未雨绸缪 拓展下游消费

  我国三氯氢硅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制备多晶硅和合成硅烷偶联剂。近年来,三氯氢硅行业的壮大发展得益于多晶硅行业的高速发展,更得益于多晶硅行业前期氢化技术的不成熟。2009年之前,每个新多晶硅厂的投产,必然会带动1~2个三氯氢硅厂快速发展。2009年之后,虽然氢化技术逐渐成熟,但因前期多晶硅在建项目较多,在2009年底和2010年集中投产,从而遮掩了因氢化技术逐渐成熟带来的三氯氢硅需求锐减,但从多晶硅发展历史和目前国际多晶硅发展状况看,多晶硅厂家走向完全闭合运行是必然的结果。如国际上号称“四大金刚”的HemlockWackerOCI、江苏中能都实现了闭合循环运行,其耗用三氯氢硅的比例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1年多晶硅行业消耗三氯氢硅约76万吨,未来几年,多晶硅行业消耗三氯氢硅的量将会逐渐减少。这就决定了依赖多晶硅而生存的三氯氢硅厂家必须未雨绸缪,寻求新的出路。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主要应用在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无机填料填充塑料以及密封剂、粘结剂和涂料的增粘剂,是有机硅工业四大下游分支之一,也是当前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由于近几年多晶硅行业的高速发展,比较而言,硅烷偶联剂发展相对平稳,在三氯氢硅中消费比例不断减小,多晶硅消费比例不断增加。未来几年,随着多晶硅行业消耗三氯氢硅的减少,硅烷偶联剂对三氯氢硅的消费比例将会有明显的升高。

 

避免盲目扩产 增强理性投资

  得益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三氯氢硅市场还将保持一定的市场容量。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内多晶硅行业低迷,对三氯氢硅的需求也大幅下降,造成了国内三氯氢硅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以来,国内已经有90%以上的厂家停产。随着20127月份商务部开始对产自美、韩两国的多晶硅进行双反,国内的多晶硅价格将会有所回升,加上国家光伏产业利好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拉动,预计到2013年多晶硅行业将会逐渐好转,三氯氢硅的产能将会得到部分的消化。但由于成本的压力以及氢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多晶硅耗用三氯氢硅的将会有大幅的下降。总之,三氯氢硅的产能过剩已经不可避免,国内相关企业应该避免盲目扩产,增强理性投资。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