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2年我国农药大宗产品市场盘点
2013年2期 发行日期:2013-01-16
作者:□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段又生

2012年我国农药大宗产品市场盘点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段又生

    编者按:2012上半年国内农药市场先抑后扬。一季度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用药高峰期相应推后,杀虫剂、杀螨剂需求量减少;第二季度农药市场迅速峰回路转,价格出现上行态势;下半年以来,全国主要作物区虫害重大发生,尤其是秋季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常年,国家财政部先后拨款共6亿元防治病虫害,农药需求旺盛,市场上扬。在除草剂的带动下,农药出口同比大幅增加,生产企业库存下降。农药行业在历经2009~2011年连续三个“小年”后,2012年逐渐显现稳步回升迹象。行业效益提高的同时,保证了农业防治病虫草害的需要,对全国粮食产量九连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期起,本刊将连续报道农药大宗产品2012年市场盘点,以飨读者。

 

草甘膦独领风骚

  草甘膦2011年全球销售额达到41.9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2.7%2011年国内草甘膦产量有所下滑,全国总产量只有29.17万吨,而生产集中度大幅提高,前5家企业的产量达24.9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5%2012年,草甘膦经过年初的微弱缓冲后,价格涨势很快。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上涨趋势。三季度呈现梯状大幅上涨局面,季度涨幅高达32.05%。第四季度伊始,高涨不断的草甘膦产业进入调整期,涨幅放缓。年末国内草甘膦市场以平稳为主。与2011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40.58%。目前部分地区成交价在35500~36000/吨。详见图1

  2012年第二、三季度草甘膦产业出现涨价热潮,主要原因在于:行业整合与环保承压、10%水剂退出市场增加废液处理成本、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张。

  首先,在2008年的高峰期,草甘膦产业迅速发展,当时行业门槛较低,主流企业大幅度扩产,中小企业也加入市场,以至在2009~2011年草甘膦产业过剩,市场供过于求。在此期间市场一直在消耗前期库存,价格随之急剧走低;企业无利可图,一些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技术不强的企业纷纷停工退出市场。而2011年淡季贸易商储备不足,使得2012年旺季出现无货可供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20128月将草甘膦行业纳入重点核查对象,部分中小企业被动承压,开工受限,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格局,带动价格一路走高。

 

  其次,10%草甘膦水剂正式退出市场,这样一来,企业不仅会失去原本用废液制成的10%草甘膦水剂的销售份额,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处理废液。而且,甘氨酸路线的草甘膦企业生产的副产物氯甲烷市场需求一直低迷不振,企业无法及时处理副产物,使得甘氨酸路线的草甘膦产量受限。生产成本的提升和产量的受限同样带动草甘膦价格的上扬。

  再者,近些年全球能源需求旺盛,由于石化能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性,各国各地开始注重生物能源的开发。以玉米、大豆等为主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对草甘膦一系列除草剂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推动草甘膦价格持续走高。

  但进入10月份以来,草甘膦价格出现高位回调迹象,近期该特征更为显著。主要原因或在于:随着价格的大幅上涨,草甘膦行业的盈利情况明显改善,新安股份等龙头企业纷纷扭亏为盈,前期退出市场的中小企业也逐步复产。目前国内草甘膦产能约50万吨,其中新安股份8万吨、福华化工7万吨,两者合计约占行业总产能30%12月份福华化工新增4万吨产能投产,全行业总产能增加10%。在下游需求未增加的情况下,新增产能的投产,使得供需的弱势平衡被打破。

 

 

百草枯起死回生

  百草枯是快速触杀型灭生性的联吡啶类除草剂,由于其杀草谱广、起效速度快、使用方便、不杀根、能保持水土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100多种作物上得以应用,其全球用量仅次于草甘膦,是第二大除草剂,1962年在英国首先上市,1978年引入我国,已在全球服务了整整50年。百草枯2011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4%。中国以超过5.6万吨的产能、近4万吨的产量占据了全球百草枯产能和产量80%的份额,成为全世界百草枯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

  百草枯的滥用、误服,尤其是百草枯中毒后的无法医治成为百草枯的“喀硫斯之踵”。世界上许多组织和国家对禁用和限用百草枯的呼声越来越高。1983年在瑞典百草枯首次被禁用以来,先后在芬兰、丹麦、美国等23个国家被限制或禁止使用,欧盟2007年停止使用,中美洲地区也逐步加强对该产品的关注。20113月,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提议将200g/L百草枯液体制剂列入《鹿特丹公约》附件3,此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各国对百草枯产品的担忧。而《鹿特丹公约》组织将对百草枯水剂极度危险制剂的身份进行定位,这将对百草枯出口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124月,农业部、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第1745号公告,为百草枯水剂撤销登记、停止生产和使用列出了时间表。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前10个月百草枯母药每月产量都在3000吨上下波动,总产量32234.59吨,与2011年同期产量基本持平。从2012年和2011年各月销售走势图来看(见图2),并无明显变化。上半年整体销售好于下半年。前10个月百草枯价格呈现一路上涨的趋势,10月份价格已经达4.7万元/吨(折百价)。

 

 

2,4-D  喜忧参半

  2,4-D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选择性激素类高效有机除草剂。1941年被发现后,于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生产,中国在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2,4-D目前是一个热点产品,全球销售额位列草甘膦和百草枯之后。国外企业主要有陶氏益农、纽发姆和印度的Atul等几家公司,产能均在万吨以上。国内也有多家企业生产,包括常州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等。2,4-D近几年的发展总体平稳向上,生产工艺和装置不断提升。国内产能达到4.8万吨,需求量为8000吨左右;国外产能超过3万吨;全球总需求量约为5万吨,产能过剩明显。2011年我国2,4-D产量约4万吨,销售额合计8.96亿元。20112,4-D全球销售额达到5.8亿美元,位列除草剂第三位,同比增长30.3%。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21~10月份我国2,4-D累计产量达到26716.28吨(折百量),累计销售27732.28吨,产销平衡,价格上下波动不大。随着20124家新获得登记以及多家在产企业扩大产能,2,4-D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2,4-D原药近一年产销量和价格走势见图3

  2,4-D产品行情不断趋热,主要原因包括:①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小麦等大宗作物上用量增长;②随着抗2,4-D转基因作物的即将商品化,对2,4-D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③有些杂草已对草甘膦产生了抗药性,而2,4-D可以替代防除;④国外公司逐渐减少产量,到我国市场采购,从而引起国内2,4-D供应紧张。

  2,4-D也面临环保、打假等诸多问题。2,4-D市场行情一路走高,但价格没有上涨,关键原因是2,4-D生产了将近70年来,地下非法工厂太多。虽然合法企业组织力量去打假,但效果不明显。而且一些地下工厂还通过出口公司,开具出口证明,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使得非法生产得以生存。2,4-D的废水、废气问题严重,如果操作不当,还会产生二噁英,企业环保投入很大。而非法生产企业不进行“三废”处理,所以成本低,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还保持有利润空间,严重破坏了2,4-D行业秩序。

  如何才能使2,4-D不重蹈草甘膦的覆辙?前中国化工集团农化总公司总经济师郑先海先生提出4点建议:第一,解决废水和气味问题;第二,坚持打假;第三,控制产能扩张;第四,通过控制出口来对非法生产进行威慑。

 

乙草胺过剩严重

  酰胺类除草剂在除草剂系列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氨基酸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而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的主要代表产品,是其中活性较高的一种。乙草胺非常广谱,主要用于花生、大豆、玉米和棉花等旱田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效果突出,且价格低廉,因而农本低,性价比高。作为成熟的旱田除草剂,自1989年在我国诞生以来,年产量加速递增, 1998年就成为万吨级产品。经过数年推广已成为我国除草剂市场的支柱产品,每年4~7月和9~10月都是乙草胺的用药旺季。乙草胺自孟山都公司创制、开发市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史,为化学除草的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2011年,乙草胺全球销售额达到5.3亿美元,同比增长8.2%。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21~10月份我国乙草胺累计产量45518.18吨(折百量),累计销售49463.59吨,价格稳定在2.2万元/吨左右,见图4

  国内乙草胺原药经过2011年的低谷之后,2012年春季行情转好,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统计,大连瑞泽、江苏常隆、山东侨昌和山东滨农等企业均有不错的产量,但是从企业反映看,行情不容乐观。

  当前乙草胺行业产能过剩,近两年原药企业仍在不断增加。至20125月,乙草胺原药登记企业32家,单剂和复配制剂登记企业超过600家。江苏常隆、山东滨农、南通江山、山东中石药业、杭州庆丰等11家主要生产企业产能14.6万吨,产量在5万吨左右,其中一半用来出口,产能过剩,价格在1.9万~2.2万元/吨徘徊。国外乙草胺的生产企业主要为美国孟山都公司,产能约为2万吨,我国进口乙草胺制剂折百量60007000吨,与出口量基本持平。近期,欧盟已经对乙草胺提出禁用时间表,其他国家也会跟进,未来出口预期不容乐观。

  乙草胺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甲叉法和醚法(氯乙酰氯原料),甲叉法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不产生氯甲基醚化物等致癌物,废水量少,仅为“醚法”的1/4,符合FAO的标准,2010年工信部已明确将“甲叉法酰胺类除草剂生产技术”列入“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2008年,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全套甲叉法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8000吨生产装置,201111月正式开车,效果良好;20096月,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建成了2万吨甲叉法生产装置;杭州庆丰和中石药业也有部分装置采用甲叉法生产。

  乙草胺属于常规除草剂品种,生产和使用还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主要的剂型有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其中乳油污染相对严重;由于其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目前该产品几乎无利润。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