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2年中国新型煤化工发展回顾
2013年7期 发行日期:2013-02-25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杨卫兰

2012年中国新型煤化工发展回顾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杨卫兰

  2012年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深入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发布;大唐多伦煤制丙烯项目正式转入试生产;两大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获批;河南煤业3个乙二醇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国内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完成试车;低阶煤提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煤化工产业政策

  2012年,国家发布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简称《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简称《产业政策》)。其中,共批复气化技术、合成技术、大型设备等18项重点示范内容以及内蒙古、新疆等省区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这两份文件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尤其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二五”期间我国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客观条件,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依靠科技创新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试验示范项目。

 

煤制油

  (1)煤制油示范项目实现安、稳、长、满、优的运行目标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108万吨煤制油与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煤制油分别是中国第一套煤直接液化与煤间接液化示范装置。2012110月,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3.6%;伊泰煤制油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2.8%。内蒙古煤制油行业累计实现利润4.8亿元,均创出投产以来各项经济和技术指标的历史最好纪录。截至20121130日,伊泰煤制油示范项目装置开车累计运行1087天,生产各种油品及化工品41.71万吨,实现了安、稳、长、满、优的运行目标,2012111月生产油品157916吨。

  (2)两大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获批 

  自20088月国家发改委紧急叫停煤制油以来,全国仅有神华鄂尔多斯108万吨示范项目得以继续推进,其他项目均被冻结。2012年,潞安集团540万吨煤制油项目以及神华集团宁夏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先后获批。这两个煤制油项目的放行,主要因素之一是神华鄂尔多斯108万吨、潞安21万吨和伊泰16万吨三个煤制油示范项目投产以来运转状况良好。

  (3)神华集团涉足成品油零售领域 

  20126月,神华集团首个自有加油站正式对外营业,该加油站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马家塔,主要销售其煤制油项目所产柴油。20125月,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有限公司在包头正式成立,该公司负责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的油品、聚烯烃产品在西北的销售。早在201023日,神华集团旗下两家煤制油企业——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已经获得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伊泰煤制油公司2010年获得成品油批发资格以来,企业经营一直处于产销两旺状态。

 

煤制乙二醇  

  (1)通辽金煤乙二醇装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优等品率达90% 

  截至20121219日,通辽金煤乙二醇装置连续开车近80天。运行负荷达到设计负荷的85%1122日起,乙二醇符合国标【GB/T 4649-2008工业用乙二醇】(主要指标紫外透光率)规定的优等品比例已达到85%以上,12月中旬在90%左右。

  (2)国内多套乙二醇装置投产 

  2012年河南煤业新乡、濮阳、安阳3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试生产进展顺利,前两个项目负荷已达50%左右,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永城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也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131季度投产。洛阳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实施顺利,截至20129月已完成投资10.03亿元(不含设备订购)。

  华鲁恒升5万吨合成尾气制乙二醇项目,应用公司自主研发催化剂,于20127月进行了投料试车,并全线打通工艺流程,试产出乙二醇合格产品。

 

煤制烯烃

  (1)大唐多伦煤制丙烯项目转入试生产,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MTO装置运行稳定

  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煤制丙烯项目(MTP项目)2012316日正式转入试生产。进入12月份以来,大唐多伦煤化工公司甲醇装置醇日产量突破3500吨。2011928日,该项目实现整套装置全线流程贯通,产出终端合格产品聚丙烯。

  2012年上半年,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累计生产MTO级甲醇99.35万吨,精甲醇2.35万吨,生产聚烯烃产品 28.6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55.13%,完成年度奋斗目标的52.13%,副产品累计生产硫磺6598吨,混合碳四4.81万吨,碳五以上产品1.91万吨,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68.73%71.79%60.63%。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96亿元,实现利润6.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56.11%,完成年度奋斗目标的50.5%2012年前三季度,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共生产烯烃产品43.9万吨,实现利润9.5亿元。

  (2)煤制烯烃商业化步伐加快,MTO项目注重C4综合利用

  据悉,国内建成和在建的MTO项目共计14套,其中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的建成装置1套,在建装置10套;采用中石化技术的建成装置1套,在建装置1套;采用UOP技术的在建装置1套,烯烃总产能700多万吨。

  与示范项目不同,国内在建的MTO项目副产C4综合利用受到重视。MTO装置副产C4中主要组分为丁烯,其中丁烯-1含量21.9%26.8%,异丁烯含量6.5%8.3%,顺-丁烯-2含量23.4%28.2%,反-丁烯-2含量34.6%37.3%。目前MTO项目副产C4的利用模式有MTBE/丁烯-1分离(神华包头、中煤鄂尔多斯MTO项目),混合C4烯烃歧化或催化裂解方法生产乙烯和丙烯(陕西蒲城采用DMTO二代技术;宁波禾元、浙江兴兴、采用OCT技术),混合C4生产2-丙基庚醇(2-PH)(神华包头、延长延安MTO项目),MTBE/丁烯-1分离+OCT组合技术(中煤榆林)。

 

煤制天然气

  (1)国内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试生产

  2012728日,大唐国际克什克腾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国家示范项目一期甲烷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天然气。这一关键性生产试车节点的告捷,标志着大唐国际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全厂工艺流程全部打通。

  (2)新疆煤制天然气将进入西气东输管网

  管道为发展煤制天然气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满足国内的天然气供应、助推新疆优势资源转化,中石油统筹考虑了新疆地产天然气、进口天然气以及煤制天然气等气源,规划建设5条出疆管道、8座煤制气集气站和14条煤制气接入支线,其中煤制气支线管道全长约430公里,在疆管道建设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规划的5条管道加上已建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预计中石油在疆管道外输能力将达2570亿立方米,其中输送煤制气能力为1130亿立方米。

  中石化也已规划建设新粤浙、新鲁两条天然气管道,并与华能、华电、国电等企业签订了煤制气购销框架协议,再加上中石化自己投资建设的准东8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预计2015年管道外输能力将达480亿立方米。以上管道建设可有效地解决我国煤制天然气出疆问题。

  (3)煤制天然气产量首入天然气五年规划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预计2015年末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约150亿~180亿立方米。重点是继续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已核准煤制气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标。“十二五”期间,开展煤制气项目升级示范,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规模。

 

低阶煤提质

  中国低阶煤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统计,截至1992年末中国查明煤炭资源共有10176.45亿吨。其中,褐煤1291.32亿吨,占12.7%;低变质烟煤4320.75亿吨,占42.4%。随着勘探开发的进展,近年来中国低阶煤的资源量、探明保有资源量不断增加,分布区域也不断扩大到新疆等区域。

  低阶煤的煤质特征决定了它不宜长距离输送,一般只能就近利用。降低水分、提高能量密度、防止自燃是低阶煤提质处理的关键性问题。低阶煤脱水提质是低阶煤发电、成型、气化、液化、焦化和加工水煤浆等综合利用的前提。低阶煤提质包括干燥(成型)提质、热解(干馏)提质和其它特殊方法提质。近两年国内低阶煤提质投资活跃,技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总的来说,2012年我国新型煤化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2013年,我国新型煤化工将在产业政策指引下,依靠科技创新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试验示范项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