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88
2013年MMA供需相对平衡 价格弱势稳定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周春艳
国内产能增加
随着近年来国内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产业发展及外资企业的引入,早期的MMA生产企业如苏州安利公司、辽宁抚顺有机玻璃厂和上海制笔厂等已相继停产, 一批外资企业相继建成。目前我国MMA生产企业共6家,分布在东北、华东、华南及西南等地。2012年随着吉林石化一套10万吨MMA装置投产,国内MMA总产能达到56.8万吨(不含裂解PMMA产能)。其中,东北地区MMA装置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第一位,约占48%;华东地区则占第二位,约占34%;华南地区占据第三位约16%;西南地区占2%。2012年我国MMA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
随着国内MMA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的MMA生产装置也在建设之中。三菱丽阳璐彩特国际公司在中国建设的一套10万吨的MMA装置,预计2013年投产。山东易达利化工在荷泽的2万吨MMA装置目前正在试生产,预计2013年会正式投产。重庆紫光二期9万吨MMA项目预计也在2013年投产。
表1 2012年我国MMA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生产工艺
三菱丽阳璐彩特国际公司 9.3 异丁烯法
惠菱化成(三菱丽阳合资) 9.0 异丁烯法
吉林石化公司 20.0 丙酮氰醇法
赢创德固赛公司 10.0 异丁烯法
黑龙江龙新化工公司 7.5 丙酮氰醇法
重庆紫光 1.0 丙酮氰醇法
合 计 56.8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我国MMA消费结构为:PMMA占60%,表面涂料占23%,塑料加工助剂ACR和MBS占12%,其他占5%,PMMA是MMA最主要的用途。
近年来,我国MMA市场需求仍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2011年我国MMA表观消费量为43.2万吨,2012年为52.2万吨,比2011年增加了20.8%。随着国内广告业、中高档家具业、建筑业、交通业、光学领域IT业的迅猛发展,PMMA产品将逐步由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扩展,加之汽车产量的增加,预计2012~2016年间,我国MMA消费量将以年均6.8%速度增长,到2016年将超过65万吨。2009~2012年我国MMA供需状况分析见表2。
表2 2009~2012年我国MMA供需状况分析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9 25 14.3 2.1 37.2
2010 36 9.8 5.9 39.9
2011 36 14.0 6.9 43.1
2012 33 23.9 4.7 52.2
注:MMA产量不包括裂解PMMA产量,进口和出口均为甲基丙烯酸酯的数量。
进口大幅上升
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全球经济仍呈现疲弱态势,国外MMA生产商纷纷向中国寻求市场,MMA进口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上升局面,出口量略有下降。2012年国内共进口MMA(注:进口和出口均为甲基丙烯酸酯)23.9万吨,比2011年同期上升70.7%,出口4.7万吨,比2011年同期下降31.9%。
价格低位盘整
2012年国内MMA终端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尤其是PMMA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未能对国内MMA市场形成有力支撑。受上游原料供应限制和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国内装置开工率普遍偏低。由于进口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国内外MMA价格竞争激烈。2012年上半年国内MMA价格与2011年同期相比价差达4000元/吨。在下游需求缺乏支撑,持货商库存压力高、油价下行等多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MMA价格不断下行,6月中旬,跌至14000元/吨。上半年平均价格在15745元/吨左右。下半年市场在外盘价格高企且部分装置检修背景下,进口船货保持偏低水平。虽成交缓慢,但中间商在成本支撑下,商谈重心较上半年小幅上移,平均价格在15375元/吨左右。全年平均价格在15560元/吨左右,相比2010年的18630元/吨下降了3070元/吨。
2012年国内MMA市场价格走势见图1。
前景展望
我国MMA行业正处于成长期,未来市场需求仍在不断扩大,从2012年表观消费量大幅增长的态势来看,MMA的市场远期仍然乐观。从近期看,市场人士对导光板市场的需求预期较为保守谨慎,对PMMA未来的开工率信心不足。而宏观经济对汽车、涂料、大理石等终端消费影响依旧。若国内产能得以顺利释放,而进口量能够保持正常水平,预计2013年MMA供需相对平衡, MMA价格保持弱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