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大而不强现状亟待改变
2013年13期 发行日期:2013-04-07
作者:□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康宝祥 田利明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大而不强现状亟待改变

□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康宝祥 田利明

  2012年,染料行业开局总体保持平稳,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不景气现象,特别是欧盟债务危机引起经济大面积下滑,国外纺织服装订单不稳定,直接给我国染料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行业统计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趋缓,出现下降的趋势。出口量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很少出现过,企业经营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困难。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更为突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2013年我国染颜料生产和进出口仍将面临困难的局面,行业将全面进入低速平稳发展期。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情况和染料行业总体趋势基本相同,行业整体运行出现下滑趋势,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从2012年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看,2012年纺织印染助剂出口2.9万吨,同比下降5.2%;出口创汇7100万美元,同比下降3.5%;纺织印染助剂进口5.9万吨,同比下降9.9%;用汇2.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4.7%。进出口同时出现下降情况,预示国内外市场萎缩,需求总量下降。从运行趋势看,2013年仍将处于低速发展的态势。

 

出口单价有所提升

  2012年纺织印染助剂出口总量是2.9万吨,同比下降5.2%。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出口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情况:出口量2009年同比下降21.2%2010年同比下降1.8%2011年同比下降31.2%2012年同比下降5.2%;出口创汇情况也基本一致,由2008年的1.2亿美元,降至2012年的7100万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对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整体产生很大影响。

  2012年纺织印染助剂出口国家80个、比2011年多4个。出口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合计2.3万吨,占全部出口总量的80%;出口前十的国家创汇额合计5833万美元,占全部出口创汇总额的82.2%。排出口前十的国家全部是在亚洲。在所有出口国家中,亚洲地区的出口量占总量的93.1%。在所有出口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达到60%。市场前景预期非常好,是助剂出口企业的重点关注的国家。中国香港依然是我国印染助剂最大的出口中转口岸,多年来排在第一的位置。新加坡退出前十位,对马来西亚印染助剂出口排第十(见表1)。

  受多种因素影响,2012年印染助剂出口单价有所提高,出口平均单价为0.2459万美元/吨,比2011年提高1.8%2011年出口平均单价为0.2416万美元/吨)。近年来,随着我国印染助剂制造水平的提高,各项成本因素的上升,印染助剂出口单价呈逐年上升势头,企业应该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创汇能力和水平。

            1  2012年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统计           

出口国家和地区  出口量      同比/%    创汇/万美元   同比/%

中国香港        6451.3      -20.32      1828.93     -12.67

孟加拉国        2805.8      13.68      438.90     2.16

泰国            2523.9      -2.07      554.83     -0.53

印度            2338.0      5.97       645.52     13.48

印度尼西亚      2266.8      59.99       370.76     45.63

台湾省          2252.4      -9.11      478.10     -9.85

韩国            1151.2      -10.23      516. 80     0.66

越南            1107.8      -17.50      581.77     -9.87

日本            1056.0      -9.62      296.22     -0.40

马来西亚        946.9      30.45      120.67     43.51

 

进口需求明显下降

  2012年我国全年纺织印染助剂进口总量为5.9万吨,同比下降9.9%;进口用汇总额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4.7%。全年进口总量、进口用汇总额下降都在10%以上,下降幅度较大,表明国内市场需求下降明显。

  2012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口国家是37个,比20114个。其中进口前十位的国家的进口量合计为5.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88%;用汇额2.03亿美元,占进口用汇总额的88.7%。前三位的依然是亚洲的中国台湾、印度、日本,前三位国家的进口量占全部进口量的55.3%(见表2)。

  2012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口单价为0.3876万美元/吨,同比下降5.6%2011年进口平均单价为0. 4104万美元/吨)。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的提高,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进口单价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印染助剂进口单价同比下降应该是一个好的势头。

        2   2012年进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统计    

进口国家和地区  进口量      /%    用汇/万美元   同比/%

中国台湾        12228.9     -1.23      2827.22     -8.09

印度            11541.5     20.40      1856.02     19.49

日本            8868.7     -26.12      7951.65     -21.95

德国            6245.5     -11.80      2884.74     -4.48

韩国            5278.5     -7.24      2047.98     -6.02

美国            2840.7     -38.73      1492.77     -34.84

越南            1633.5     -22.56      264.38     -13.56

意大利          1279.8     30.05      427.26     34.57

荷兰            1067.4     -28.21      413.50     -31.71

泰国              995.9     -9.81      112.28     -20.81

 

产品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印染助剂出口由2008年的5.7万吨,下降到2012年的2.9万吨,下降幅度接近50%,而且是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趋势,对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制造技术、产品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行业现状是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不多,行业结构布局需要调整,产品缺乏创新性。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纺织印染行业的需要,但总体上技术含量高、专用高档纺织印染助剂仍需要大量进口。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生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合资与独资企业约占8%10%左右。约80%纺织助剂产品以表面活性剂为基本原料,20%是功能性助剂。目前,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共计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而我国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共有29个门类1500个品种,其中主要品种约200个,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存在以下问题:

  行业入门低,企业数量多  目前,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企业数量多,集中度小,上规模的企业屈指可数。投资一个小的纺织印染助剂厂只需十几万、几十万就可以入行。这是造成纺织印染助剂企业多、增长过快的因素之一。纺织印染助剂由于生产设备少,建设周期短,大部分原料从市场采购,简单的复配、乳化加工后,即可分装上市进行销售。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加上整个行业缺少统筹规划、宏观调控,造成了近年来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厂家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也是缺少品牌、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源所在。

  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能力过剩  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相近,形成你有我有、性能接近、量小重复、争抢市场、互拼价格的市场局面。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产量过剩的现状。这和我国染料的生产加工有很大区别。染料生产企业经过市场整合、细化,基本形成一类产品由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生产,市场基本稳定的格局。这种市场模式对纺织印染助剂行业今后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重复配轻合成,缺少核心产品  复配增效技术是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起到了丰富产品、增加功能的作用。有些关键原料经过合成后,也要通过复配、乳化,稀释成一定浓度后进入市场。但合成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偏小,这是我们缺少核心产品的关键所在。有相当一部分纺织印染助剂企业没有合成或很少进行合成,主要依靠采购原料、复配进行生产。造成了目前重复配轻合成、缺少核心产品行业现状。

  高性能纺织印染助剂仍然依赖进口  高性能纺织印染助剂仍然大量依赖进口。近几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口量基本保持在7万~8万吨、耗用外汇2亿美元左右水平上。特别是高性能有机硅、氟整理剂、酶制剂、树脂等品种基本被欧美和日本垄断。

  标准化工作滞后,缺乏统一标识  大部分国产纺织印染助剂的质量指标只有常规和通用指标,缺少特性指标,缺乏统一标识。纺织印染助剂从方法标准到产品标准都存在严重滞后问题。现有的一些行业标准如:固色剂、柔软剂、分散剂等产品标准已经不适用当前的市场要求。这是造成目前市场上产品混乱的主要根源之一。纺织印染助剂标准制修订工作必须抓紧进行。

 

环保、绿色成行业发展趋势

  走合成技术和复配增效技术并重之路  核心产品必须有合成技术作为支撑。复配增效技术在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还将是纺织印染助剂企业产品研发、丰富产品和改进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合成技术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重视。合成技术将是企业个性化、创品牌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关键。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合成技术和复配增效技术并重的趋势。

  开发清洁型、节约型纺织印染助剂将受到青睐  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绝大多数印染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特别是在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之后,清洁型、节约型纺织印染助剂是企业的首选。在巨大的环保压力下,企业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面注入了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高效、节能、短流程、低温、可降解助剂的开发将受到纺织印染企业的欢迎,是今后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方向。

  寻求纺织印染助剂出口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出口呈连续下滑趋势,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出口量、出口额都将出现增长势头。受国内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及恶劣的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将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纺织化学品的贸易竞争,纺织印染助剂的出口增长是必然趋势。经过业界同仁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生产的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高档纺织印染助剂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为纺织印染助剂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企业要关注国际纺织加工业的转移动向,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会给企业出口带来商机。

  欧盟化学品注册和产品安全认证是未来产品的通行证    绿色的和环保的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染化料企业源头控制的理念和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品的生态安全、化学品测试认证会逐渐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随着贸易国出台的各项法规的不断增加和完善,企业应该关注自己的产品安全问题,以符合各国法规要求。染料及纺织化学品产品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高度注,发展绿色染料已经成为主流。

  环保、绿色是今后纺织化学品发展的主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国家政策和规定,染整行业正大力推广、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纺织印染助剂和染料除要具有行业所要求的牢度和应用性能外,还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质量指标,如要有好的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不能含有环境激素、重金属离子及甲醛质量分数不能超过限定值,对纺织印染助剂中含有的致癌芳香胺有机卤化物(AOX)、多氯二噁英(PCD)等在加工中必须禁用。环保、绿色将成为今后纺织化学品发展的主流。

 

 

  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要改变目前大而不强的现状,彻底改变以量取胜,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局面。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将出现稳步持续增长。高速发展的纺织工业为我国纺织化学品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内需市场。纺织印染工业高新技术不断注入,新纤维不断涌现,也给纺织化学品生产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力争早日实现我国纺织化学品强国的目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