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缺口大 国内MIBK生产需提速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周春艳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 张冬梅
世界生产消费集中于欧、美、亚
2012年底,随着韩国锦湖化学甲基异丁基酮(MIBK)装置扩产完成,世界MIBK总生产能力达到约45.5万吨。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约为9.3万吨,约占世界MIBK总生产能力的20%;欧洲地区5.9万吨, 占13%;亚洲地区20.7万吨,占45%。沙索化学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MIBK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 6.0万吨,约占世界MIBK总生产能力的13%;其次是韩国锦湖化学公司5.5万吨,占12%;再次是塞拉尼斯化学公司5万吨,占11%。2012年世界MIBK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2011年世界MIBK总消费量约为31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这3个地区的消费量约占世界MIBK总消费量的90%,其中亚洲地区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6%,北美地区约占18%,西欧地区约占16%。世界各地区MIBK供需情况及预测见表2。
世界MIBK的主要消费领域是溶剂,约占总消费量的 61%,其次是橡胶防老剂,约占总消费量的24%,其他用途还包括炔类表面活性剂等。MIBK下游产品的生产正在从世界发达地区转移到亚洲,特别是中国。预测未来几年亚洲地区对橡胶防老剂需求增长率将达到8.5%(日本除外),而美国和西欧在此消费领域的增长率为1.0%~1.5%。受亚洲地区需求的拉动,预计未来几年世界MIBK消费年均增长率为3.8%,到2016年世界MIBK的总消费需求将达到约37.5万吨。
国内需求稳步增长
2012年浙江新化公司在浙江建德市的1万吨 MIBK装置开车,我国MIBK总生产能力达到约9.9万吨。2012年国内MIBK生产厂家共计6家,生产工艺均采用丙酮一步法,产能情况见表3。
近年来,随着防老剂和涂料等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MIBK的需求量稳步增长。2008年,我国MIBK的表观消费量为6.17万吨,2012年达到10万吨, 2008~2012年均增长率达到约13%。虽然国内MIBK装置负荷提升,但现有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MIBK产能发展速度缓慢,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仍需要大量进口货源补充国内市场。近年来我国MIBK的供需情况见表4。
国内MIBK主要用作橡胶防老剂和溶剂等。其中防老剂约占55%,溶剂约占21%。预计未来几年国内MIBK需求增长率将达到9.8%,而在橡胶防老剂方面的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6年,国内MIBK需求量将达到约15万吨。
2012年全年进口MIBK约2.67万吨,同比增加29.7%。进口主要来源地为南非、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由于国内主要生产商都经历计划内或计划外装置停车,国内市场供应紧张,导致全年进口增长近三成。目前国内MIBK生产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MIBK的需求保持强劲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MIBK进口量还将保持在2万吨以上。
由于国内MIBK企业规模较小,受到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制约了我国MIBK工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议国内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原料优势,扩大装置规模,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快开展催化剂研发工作,实现催化剂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
表1 2012年世界主要MIBK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厂家 生产能力 占世界总能力百分比/%
萨索尔化学公司 6.0 13
锦湖P&B化学 5.5 12
塞拉尼斯化学公司 5.0 11
壳牌化学公司 4.5 10
美国陶氏化学 3.4 8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0 7
三井化学公司 3.0 7
罗地亚公司 2.5 6
李长荣化学公司 2.4 5
三菱化学公司 2.0 4
合计 36.6 83
表2 世界MIBK消费及需求预测 万吨
地区 2011年 2016年E 2011~2016增长率/%
北美 5.60 5.93 1.2
中南美 1.68 2.08 4.4
西欧 5.00 5.20 0.8
中东欧 0.70 0.78 2.2
非洲 0.40 0.45 2.4
中东 0.30 0.36 3.7
亚洲 17.24 22.53 5.5
大洋洲 0.11 0.12 1.8
总计 31.03 37.45 3.8
表3 2012年国内主要MIBK生产企业及能力统计 万吨
企业名称 生产能力 备注
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学品厂 3.0 丙酮一步法,2套装置
浙江宁波镇洋化工公司 1.5 2007年底建成,丙酮一步法
江苏泰州石油化工公司 1.5 2008年投产,丙酮一步法
江苏镇江李长荣化学公司 2.4 2009年投产,丙酮一步法
浙江新化公司 1.0 2012年投产,丙酮一步法
山西翔宇化工有限公司 0.5 正在扩产
合计 9.9
表4 近年来我国MIBK的供需状况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吨 表观消费量
2008 2.78 3.40 55 6.17
2009 3.85 2.78 184 6.61
2010 5.41 2.72 133 8.11
2011 6.26 2.06 1168 8.20
2012 7.33 2.67 1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