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二甲醚市场前景堪忧
2013年28期 发行日期:2013-07-19
作者:zhoukan2012

 

二甲醚市场前景堪忧
   久泰能源集团营销中心 陈巧莲
      近几年来,二甲醚产能过度扩张,产品用途过于单一,相关政策缺乏扶持,市场环节衔接不力,发展道路惨遭封堵。不少燃气供应单位操作不规范,掺烧安全隐患滋生,其他市场拓展阻力重重,二甲醚市场前景堪忧。
产能持续增长
  截至2013年5月底,全国共有二甲醚生产厂家86家,总产能1100多万吨,其中,河北12家,产能21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8%,河南12家,产能160万吨,占14%,山东10家,产能120万吨,占10%,这三个地区占全国二甲醚总产能的40%。另外,二甲醚厂家在华南、两湖和西南分布也较多。2012年底,新疆广汇80万吨二甲醚投产,标志着西北二甲醚比重在大幅提升,但该装置一直处于停车状态,对市场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
  2013年国内在建二甲醚产能约900万吨,其中有4套共计40万吨装置已经建成,计划年内投产,包括临沂远博化工20万吨、河北承德宽清新型燃气15万吨、河北唐山海港新格瑞能源5万吨和重庆德雅化工5万吨。
海外市场有开拓潜力
  国内市场 与产能快速增长相对比,市场需求相对并没有较大变化,下游应用开发不力。在国内二甲醚的消费结构中,民用燃料占到了绝对主导地位,为94%,车用燃料仅为2%,其他用作发泡剂、气雾剂等占到4%,而民用燃料中90%以上用于与液化气掺混。
  海外市场 目前主要出口流向东南亚地区,以越南、泰国为主,这些国家进口二甲醚也主要是作为液化气的掺混原料,通过1000~2000吨的船来装运,每年约3万吨。海外市场的拓展,延伸了二甲醚市场的应用区域,如果出口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将有效缓解我国二甲醚产能过剩问题。
行业发展挑战重重
  1.用途过于单一,掺混安全问题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如上文所述,90%以上二甲醚用于液化气掺混,掺混行为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且操作过程极不规范,部分二级站、三级站为获取暴力,掺混比例高达80%,产生安全隐患。2012年“3.15”央视曝光液化气掺混二甲醚事件,尤其是广东、华东、沿江等区域成了重灾区,在广东已经把二甲醚掺混定性为作假,并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处理。随着国内掺混事件的屡屡曝光,使本就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二甲醚行业举步维艰。2012年国内开工率也从2011年平均40%左右下降到36%水平,关停企业及整改后生产其他产品数量剧增。
  2.缺乏国家政策指引,应用领域拓展受限 我国《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标准》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钢瓶标准》编制程序基本完成,颁布实施日期不确定。汽车制造商及运营商缺乏政策指引,对新能源认识不足,缺少开发动力,认为目前对于现有能源的研发已基本到位。在没有相应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推广二甲醚在汽车上的使用。
  3.宏观经济低迷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近5年,但世界经济仍然没有完全恢复,面临着金融危机后遗症的许多严峻挑战,欧元区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受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其经济增长在2012年也明显下滑。由于经济环境仍处于弱势,二甲醚行业发展受到影响,预计2013年全年,由于经济复苏微弱,二甲醚开工率仍将保持在低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