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天然气市场活力显现 助推下游利用行业有序发展
2013年36期 发行日期:2013-09-13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10
 
天然气市场活力显现 助推下游利用行业有序发展
□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段兆芳 孙文宇
  城市燃气、交通运输、工业用气和天然气发电是我国天然气利用的主要行业。2012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快速扩张,行业竞合加剧。天然气汽车数量快速上升,交通用气量增长迅速。天然气发电稳步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电力供应中发挥了重要调峰作用。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相关工业用气行业发展缓慢,导致工业用气比重出现下降。受利用政策和经济性制约,我国天然气化工生产规模继续萎缩。
 
城市燃气行业
  1. 城市燃气规模持续增长,行业整合步伐加快
  2012年我国城市燃气规模持续上升,城市燃气公司销售量继续保持增长,中华燃气、华润燃气、北京燃气、中国燃气和新奥燃气销量411亿立方米。中华燃气是最大的城市燃气公司,2012年天然气销量达到119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15.5%;华润燃气、北京燃气、中国燃气和新奥燃气分别增长28.5%,22.7%,25%和20.2%,见图1。未来我国城市燃气规模将继续扩大,2012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我国城市燃气天然气供应规模约1200亿立方米,交通用气和分布式能源用气将快速增加。
  随着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外资港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2012年,主要城市燃气公司加快整合进程,中石油、中石化等天然气生产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加速天然气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拓展城市燃气业务。10月,中国石化与中国燃气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燃气将销售中石化的液化石油气,同时,双方的合资公司还将利用中国燃气的城市燃气管网和中石化的加油站网络,改建为成品油和压缩天然气两用加注站点,共同开拓车用及船舶加气市场。
  2. 分布式能源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建成一批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
  我国非常重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出台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10个左右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2012年6月,发改委确立首批四个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包括华电集团位于江苏泰州的医药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工程、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分布式能源项目、北京燃气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能源中心项目、华电集团湖北武汉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中央财政将对首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天然气利用政策》等均把发展分布式能源作为重点方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电网企业研究解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并网和上网问题。
  尽管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华电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等企业已规划建设多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中国燃气、中华煤气、新奥燃气等燃气企业也积极开拓分布式能源领域。2012年,四个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西安北客站、中山三角镇等项目开工建设,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20年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
 
交通运输用气行业
  2012年,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船用LNG领域开始试点工作。我国交通运输用气行业的发展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价格政策的制约,进一步理顺价格机制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关键。2013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用气量快速上升。
  1. PM2.5指标等因素助推天然气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汽车快速发展,保有量从0.6万辆增至2011年的100万辆,年均增长59.2%,为同期世界天然气汽车增速(25.1%)的2倍多,已建成加气站1350座。我国天然气汽车主要分布在四川、乌鲁木齐、西安等资源丰富地区,以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利用为主。2012年,交通部扩大燃气汽车试点范围,推动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10月,山西汽运集团被列为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开展城际道路运输推广天然气汽车应用试点单位。全国多省市将可入肺颗粒物PM2.5纳入环境考核指标,天然气汽车可以大幅降低PM2.5排放,因此各地纷纷引进天然气汽车或者将原有燃油车辆进行改装,2012年底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148万辆,同比增长48%(见图2)。国内天然气汽车产量不断增加,2012年天然气汽车产量约15.8万辆,同比增长38.3%。其中,双燃料轿车产量8.8万辆,同比增长30.4%;双燃料客车产量1.4万辆,同比增长51.1%;天然气客车产量4.1万辆,同比增长30%;其他类型车1.6万辆,同比增长92%。
  2. LNG汽车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清洁车用燃料发展重点
  与燃油车相比,LNG汽车尾气接近“零排放”,汽车噪声可减少40%,能有效降低汽车运行成本。2012年以来,我国积极加快LNG加气站建设步伐,推广LNG汽车利用。各地方政府纷纷制订发展规划,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江苏省印发了《江苏省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实施方案》;四川广安市出台《新购、改装LNG汽车财政补贴办法》,对2013年前新购、改装的LNG汽车按3000元/辆的标准给予财政补贴;北京、广州等地引进和投运上百辆LNG城际客货和公交车。2012年年底,我国LNG汽车保有量增至7万辆,LNG加气站数量上升至400座,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南、华北地区。新疆、山东、广东位居前三位。2012年10月,发改委公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将天然气汽车列为优先发展类,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未来我国LNG汽车发展潜力巨大。
  3. 船用LNG领域扩大试点工作
  LNG作为船用燃料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程度尚低,只有少数国家在轮渡、游轮等进行定点运输的船舶上使用了LNG作为船用燃料。近两年,我国开始尝试将LNG代替柴油用作船用燃料,开展了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的试点工作,长江、赣江、京杭运河的一些试点船舶试航运行效果较好。2012年10月,安徽省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方案通过审查,将对7艘船舶进行试点改造,进一步为全国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工作积累经验。
 
工业用气行业
  天然气可用于陶瓷、玻璃、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工业燃料,还可用作制氢、合成氨、尿素化肥和甲醇产品。2012年,受经济影响,陶瓷、玻璃行业不景气,天然气用量增长缓慢。受利用政策和经济性制约,天然气化工用气增速下降。
  1. 陶瓷行业发展不景气,用气量增长缓慢
  2012年以来,受出口需求下降和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缓慢影响,我国陶瓷行业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建筑陶瓷产量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4%;但卫生陶瓷产量1.82亿件,同比上年下降9%,天然气消费量总体增长缓慢。
  我国陶瓷企业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炭、重油和水煤气等,天然气比重不足5%。国内主要陶瓷生产省市推出陶瓷产业改气政策,要求企业减少煤炭使用,鼓励或者扶持企业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广东清远市规定陶瓷企业2015年全部使用天然气,2013年3月底前将有第一批试点陶瓷企业将生产线改造试用天然气。福建闽清县出台文件推动陶瓷企业利用天然气,对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改用天然气,改用后连续投入使用天然气12个月以上的陶瓷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福建德化县已完成全部工艺陶瓷企业的LNG替代,要求2013年底前所有陶瓷企业完成LNG替代工作。未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对卫陶和建陶的需求将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压力下,清洁燃料天然气的利用将成为趋势。
  2. 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将促使玻璃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玻璃产业迅猛发展,平板玻璃产量由2000年的1.83亿重量箱增至2011年的7.91亿重量箱,年均增长14.2%。受国家宏观经济变化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2012年,我国玻璃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平板玻璃产量出现下滑,年产7.14亿重量箱,同比下降9.7%。预计2013年我国玻璃行业将回暖,产量小幅回升。
  我国玻璃燃料包括天然气、重油、煤焦油、焦炉气等。受油价上涨影响,平板玻璃企业逐渐选用天然气、石油焦、焦炉煤气等燃料替代重油。从环保和综合利用率看,天然气是玻璃行业的首选燃料;平板玻璃“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未来将扩大高端产品发展工程、增加精深加工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因此未来玻璃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3.传统天然气化工比重将持续下降,制氢项目发展潜力较大
  天然气在化工领域主要用来生产合成氨、甲醇和制氢。2007年国家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之前,我国天然气化工快速发展,消费量快速上升。2007年以来,受利用政策影响,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受到限制,化工用气所占比重由33%快速下降至2012年的15%左右。2012年10月,国家新修订的《天然气利用政策》规定,除可中断的天然气制氢项目外,新上天然气制甲醇和气代煤制甲醇均为禁止项目,进一步限制了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利用。未来我国天然气合成氨和甲醇将保持目前产能规模,化工用气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制氢的发展潜力较大。
 
天然气发电
  2012年,我国电力装机总量增速放缓。天然气发电因节能减排和鼓励天然气发电政策的影响,将呈现加快发展趋势。
  2012年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总量3827万千瓦,同比增长12%,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3.3%。其中,广东省天然气发电装机总量超过1100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30%。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天然气发电运行状况良好,发挥了很好的电力调峰作用。
  我国新建天然气发电项目呈现良好势头。2月,国家能源局发文同意江苏省华电扬州燃机项目(2×40万千瓦级)、华电戚墅堰燃机扩建项目(2×40万千瓦级)、东亚电力无锡燃机项目(2×40万千瓦级)三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7月,浙能长兴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核准,建设两台40 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11月,四川达州燃气电站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核准,年内全面开工建设,项目一期规划装机2×35万千瓦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国电重庆分公司在忠县规划建设的一期2×4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获开展前期工作批复。
  我国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调整了天然气发电的利用领域,规定除陕、蒙、晋、皖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外,其它地区均可建设基荷燃气发电项目。随着鼓励天然气发电配套政策的实施,我国天然气发电将进入历史性快速发展时期。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