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始于言 关怀践于行
——访陶氏化学大中华区公共事务总监 马立新
□ 记者 薛洁 吴军
日前,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以下简称“JA中国”)合作,将小学课程《我们的城市》纳入北京市地方课程体系。据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约有7万名小学生从这一国际性的教育课程中受益。《我们的城市》是针对中小学生推出的、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目的的一门选修课程,由JA中国设计开发、陶氏化学全力支持。“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陶氏非常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并致力于通过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植根于未来的建设者心中”,谈及为什么会支持这一项目,陶氏化学大中华区公共事务总监马立新先生充满感慨。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巨头,陶氏化学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CSR)长期植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擎动未来 理念先行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自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以来,其理念迅速传播。时至今日,“CSR”已变成产业界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是对陶氏而言,CSR却是长期植根于公司文化和DNA中很重要的一点。
“陶氏整个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盈利最佳、最受尊敬的科技型化学公司’,由此可见,我们对于追求商业成功和贡献社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一视同仁。可以说,在陶氏,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促进企业的发展。”马立新如是说。
作为一家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高新材料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是陶氏化学的长期战略。2006年,公司启动了为期十年的“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义了七大努力方向:产品安全领域的领导者;可持续化学;人类健康与环境的本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效率与能源节约;创造突破,缓解全球危机;推动社区发展和成功。
相应的,陶氏化学在选择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时也有明确的布局,以“正直诚信”、“以人为本”、“保护我们的地球”三大价值观为指导原则,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四大方向,即推动可持续发展,用公益事业推动创新,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以及社区的成功。一方面,陶氏化学以期通过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专长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公司也希望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战略互相助力,帮助企业保持健康的文化并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点滴落地 关怀求实
在中国,陶氏化学把“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贯穿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之中,扎根于在华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每一个地区,与当地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等展开密切合作,致力于成为本土化的优秀企业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自2005年以来,陶氏化学在大中华区累计投入约5300万元,在促进能力建设、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与创新、推动社区成功和赈灾救援五大方面开展了多种项目。采访中,马立新如数珍宝般地与本刊分享了公司在华这些年的旗舰公益项目。
分享最佳实践 促进能力建设
陶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针对其在全球的所有分支机构及雇员,还充分体现在各类相关的公益项目中,指导战略之一就是帮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标准。通过与中国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一系列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如与国家安监总局合作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项目、与国家环保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的安全操作与应急响应预备项目、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合作的提高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项目等,旨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最佳实践与中国中小企业进行分享,帮助提高中国本土化企业的行业标准,向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迈进。
根植先进理念 倡导可持续发展
年轻人是未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陶氏认为在他们中根植可持续发展理念至为重要。目前,陶氏在华支持开展多个教育项目,广为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陶氏与JA中国合作开展了《我们的城市》中小学生选修课程,推动职业教育等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教育中小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根于未来一代,同时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职业起航”、“就业研讨会”、“模拟就业日”、“移民学校”和“社区学校”等培训,指导他们的求职和职业规划。
此外,自2009年起,陶氏还在高校开展了“陶氏可持续发展创新挑战赛”旨在鼓励并提倡前瞻性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对那些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并付诸热情和承诺的大学生及教授表示肯定。而台湾“企业永续创业竞赛”是陶氏支持的另一重要赛事,2013年,陶氏还将继续赞助和支持该竞赛。这一赛事还将扩大到中国大陆地区,就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的话题,推动和促进两岸高校学生的交流。
重视科普教育 鼓励科学创新
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在每一天的衣食住行中,化学的身影无处不在。为此,陶氏化学大力开展各种公益科普教育项目,如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设立陶氏化学实验室,2013年初,首个试点实验室在天津科技馆启动。今年,为鼓励广大高中学子更加喜爱化学科学,陶氏大中华区成为了第27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唯一官方合作伙伴,并通过优化竞赛试题、帮助筹备推广该赛事官网、在冬令营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知识分享等,推动这一比赛的可持续性,提高其学术水平以及影响力。
推动社区发展 创造美好未来
陶氏化学始终坚持帮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公司与“中华仁人家园”在华开展了多个项目,先后帮助上海、张家港以及广东韶关、四川邛崃等地的老人、低收入家庭以及受灾家庭等特殊家庭重建家园。此外,陶氏在推动社区发展方面,还开展了建设希望学校、清洁海滩、鼓励阅读科学类书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等项目。
开展赈灾救援 真情温暖灾区
爱,让一切变得不同。近年来,陶氏为中国多个赈灾救灾和灾后重建项目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地区遭受台风“莫拉克”袭击……无论是灾情后第一时间,还是灾后重建,陶氏化学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可谓是“天灾无情人有情”。
燃烧自我 激情奉献
如此庞大的公益项目体系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每一个陶氏员工的积极参与。“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是否成功,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对陶氏而言,除了与公司的商业战略相匹配,能够充分发挥公司优势、满足社会需求、对构建企业良好的声誉具有积极作用以外,能否带动员工一起发挥专长积极贡献社会,也是我们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马立新指出。陶氏志愿者是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核心元素。陶氏大中华区的员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组织“V-care”,积极参与公司发起或支持的公益活动,不仅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从中体会人文关怀理念,培养“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自2007年以来,陶氏中国志愿者的累计服务时间已超过3万小时。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氏化学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至今在华投资额已超过10亿美元。就销售额而言,大中华区已然成为陶氏的第二大国际市场。时光律动,回首来路,一个“负责”的陶氏形象跃然纸上。陶氏企业社会责任,答长远,行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