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烯烃产业发展将扭转聚烯烃供应格局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杨卫兰
煤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烯烃分离、烯烃下游产品制备等工艺过程。根据采用的工艺,甲醇制烯烃可分为MTO(Methanol to olefins)和MTP(Methanol to propylene)。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煤制烯烃均包括外购甲醇制烯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5套煤制烯烃装置建成投产(见表1),烯烃产能236万吨,下游装置产能为:聚乙烯40万吨,聚丙烯176万吨,乙二醇50万吨。国内甲醇制烯烃技术来源见表2。
商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行,给投资者以极大信心,推升了国内煤制烯烃项目的投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近40个在建或在开展前期工作的煤制烯烃项目(部分项目见表3)。这些项目若能如期建成投产,预计2015年我国煤制烯烃产能将达1500万吨,2017年将达1900万吨。
我国在建或计划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大部分项目位于西部、北方富煤地区或东部沿海消费市场集中、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富煤地区以建设煤制烯烃为主,沿海地区以建设甲醇制烯烃为主;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均参与其中,大型国有企业包括煤企如神华集团、中煤集团、陕西煤业、同煤集团,油企如中国石化、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电企如大唐国际、中电投等,民营企业有联想控股、富德能源等;③多数项目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要下游产品。
表1 国内已建成投产的煤制烯烃项目 万吨
企业 规模 开车时间 工艺技术 备 注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60 2010年8月 DMTO 2011年1月1日进入商业化运行。2011年和2012 年聚烯烃产量分别为50万吨和54.6万吨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 46 2010年10月 MTP 以劣质褐煤为原料,2012年3月转入试生产,2012
有限责任公司 年下半年逐渐实现70%负荷运行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 50 2010年10月 MTP 2011年4月转入试生产,2011年和2012年聚丙烯
产量分别为17万吨和40.5万吨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 20 2011年10月 SMTO 以外购甲醇为原料
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 60 2013年2月 DMTO 富德能源子公司,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烯烃下游产
品为乙二醇和聚丙烯
合计 236
表2 国内甲醇制烯烃技术来源
技术名称 技术提供方 技术应用项目/单位 备注
MTO DMTO/DMTO-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 仍有多个在建项目
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 项目、宁波禾元60万吨` 采用该技术
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甲醇制烯烃项目
SMTO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原石化20万吨甲醇制烯 仍有4个在建项目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和 烃项目 采用该技术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
MTO/OCP UOP/Hydro-Total/UOP 中电投/道达尔年产80万吨 在建
煤制聚烯烃项目
MTP MTP 德国鲁奇公司 大唐多伦46万吨煤基烯烃项 神华宁煤第2套
目、神华宁煤50万吨煤基 MTP装置在建
烯烃项目
FMTP 清华大学 大唐陕西府谷能源化工有限责 在建
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
20万吨聚丙烯工程
表3 我国部分拟在建煤制烯烃项目 万吨
公司 装置地址 产能甲醇制烯烃技术 下游产品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蒲城 70.0 DMTO-Ⅱ 聚乙烯、聚丙烯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9.5 MTO/OCP 丁辛醇
中安联合煤业化工有限公司 安徽淮南 60.0 S-MTO 聚乙烯、聚丙烯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 65.0×2 SMTO/OCC 聚乙烯、聚丙烯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鹤壁 60.0 S-MTO 聚乙烯、聚丙烯
鹤壁煤化
中国石化贵州织金60万吨聚烯烃项目 贵州毕节织金 60.0 S-MTO 聚乙烯、聚丙烯
中电投/道达尔年产80万吨煤制聚烯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80.0 MTO/OCP
烃项目
中煤能源伊犁煤电化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中煤陕西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靖边县 60.0 DMTO/OCT 聚乙烯、聚丙烯
神华陶氏陕西榆林项目 陕西榆林 220.0 MTO 丁辛醇、EO/EG、
聚乙烯、聚丙烯、
正丙醇、乙醇胺、
丙烯酸等
榆林市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 陕西榆林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 宁夏银川 50.0 MTP 聚丙烯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神华包头 60.0 DMTO
神华新疆煤基新材料项目 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工业区68.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港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久泰能源(准格尔)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60.0 UOP 聚乙烯、聚丙烯
山西焦煤山西焦化 山西洪洞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同煤集团 山西大同 60.0 DMTO 聚乙烯、聚丙烯
聚乙烯供应缺口将缩小
2012年我国聚乙烯产量1146.5万吨,其中煤基聚乙烯产量约3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2012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788.8万吨,对外依存度约40%。我国聚乙烯供求平衡及预测见表4。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和2017年我国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产能将分别达617万吨和707万吨。由于未来煤制烯烃项目在政策、市场等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假设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产能存在3种情景:乐观情景(即为拟在建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产能的80%),中性情景(即为煤制烯烃项目拟在建聚乙烯装置产能的60%),悲观情景(即为煤制烯烃项目拟在建聚乙烯装置产能的40%)。在这3种情景下,预计2017年我国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产能分别将达565万吨、424万吨和283万吨,3种情景下聚乙烯产能将分别达到国内总需求量的22.3%、16.7%和11.2%。
由上可见,未来5年,随着大量煤制烯烃项目的建设,我国聚乙烯供应缺口将缩小,对外依存度将降低,煤制烯烃将成为我国聚乙烯市场的重要力量。
表4 我国聚乙烯供求平衡及预测 万吨
年份 产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6 782 604.4 489.1 4.0 1089.6
2007 807 711.2 453.5 6.1 1158.6
2008 807 743.3 449.7 6.7 1186.3
2009 1187 780.2 740.9 6.2 1520.0
2010 1334 1006.3 735.8 15.8 1726.3
2011 1334 1097.5 744.3 32.2 1809.7
2012 1524 1146.5 788.8 28.8 1906.5
2017E 2450 1960.0 596.6 - 2536.6
聚丙烯供应将达到平衡
2012年我国聚丙烯产量1121.6万吨,其中煤基聚丙烯产量约8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2012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为390.9万吨,进口依存度约25%。我国聚丙烯供求平衡及预测见表5。
据统计,2015年和2017年我国煤制烯烃项目聚丙烯装置的产能将分别达800万吨和950万吨,基于与聚乙烯同样的原因,假设煤制烯烃项目聚丙烯装置产能存在3种情景:乐观情景(即为拟在建煤制烯烃项目聚丙烯装置产能的80%),中性情景(即为煤制烯烃项目拟在建聚丙烯装置产能的60%),悲观情景(即为煤制烯烃项目拟在建聚丙烯装置产能的40%)。在这3种情景下,2017年我国煤制烯烃项目聚丙烯装置产能分别将达782万吨、586万吨和391万吨,3种情景下聚丙烯产能分别将达到国内总需求量的37.6%、28.1%和18.8%。
从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大量煤制烯烃项目的建设,未来国内聚丙烯将由目前的供不应求达到供求平衡甚至趋于过剩。
表5 我国聚乙烯供求平衡及预测 万吨
年份 产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6 784 586.6 294.5 2.6 878.5
2007 830 713.1 307 3.1 1017.0
2008 926 733.1 278.9 4.2 1007.8
2009 1116 816.0 416.3 4.5 1227.8
2010 1316 980.0 386.8 8.3 1358.5
2011 1389 1110.4 377.8 16.6 1471.6
2012 1525 1121.6 390.9 14.2 1498.3
2017E 2800 2240.0 -160.0 - 2080.0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大量煤制烯烃项目的建设,将缩小我国聚乙烯供应缺口,有效地缓解我国聚乙烯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除MTO、MTP外,国内聚丙烯原料来源还有蒸汽裂解、FCC(流体催化裂化)、丙烷脱氢等工艺过程,相比于聚乙烯原料来源更广。未来国内聚丙烯将由目前的供不应求达到供求平衡甚至趋于过剩,煤基聚丙烯将对石油基聚丙烯构成威胁。
★建议
对于煤制烯烃项目,有以下几点建议:
(1)差异化发展煤制烯烃下游产品。沿海地区由于产品靠近消费市场,除生产便于储存和运输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外,乙烯下游产品可考虑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等,丙烯下游产品可考虑丁醇、丙烯腈、乙丙橡胶等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产品。西北部地区除聚烯烃外,煤制烯烃下游产品还可考虑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乙丙橡胶等,聚烯烃装置要调整品种结构,生产国内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品种,尽量降低同质化品种产量,以免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2)已建成项目和在建的煤制烯烃项目要在技术和装备上进行持续改进,节煤、节水、节电,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3)未来国内市场将呈现煤基聚烯烃、石油基聚烯烃、进口聚烯烃产品共存的局面,行业内兼并重组不可避免,煤基烯烃投资巨大,建议尚未开展前期工作的企业进入要慎重,避免巨额投资效益得不到发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