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过剩产品举步维艰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桑建新
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大增,煤价大幅度下跌。甲醇需求旺盛,价格上涨。醋酸等产能过剩煤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困难,企业日子艰难。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和煤制芳烃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年内建成首个煤制天然气和煤制芳烃示范项目。煤制天然气等因环境问题,引发国内外大讨论。
煤炭进口量大增,出口量减少,煤价下跌,国家出台政策抵制煤炭进口
2013年前10个月,我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进入冬季煤炭需求高峰期,随天气不断变冷,南北方民用电量将不断增长,煤炭产量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中国煤炭工业协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9亿吨,同比下降0.3%。其中,10月份产量3.2亿吨,同比增长1.6%。预计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与上年持平。
从中国海关总署了解到,前10个月,累计进口煤炭26118.72万吨,与上年同期的20374万吨相比增加了28.20%。其中,10月中国煤炭进口量为2473.74万吨,环比下降3.88%,同比2012年10月的2141万吨提高了15.54%; 1-10月,累计出口煤炭631.84万吨,与上年同期的803万吨相比减少了21.32%。其中,10月份中国出口煤炭40.42万吨,环比减少17.53%,同比2012年10月的44万吨减少了8.14%。预计2013年我国进口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加25%以上,出口量同比下降约20%。
目前进口煤冲击不仅影响沿海地区,而且影响到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煤炭市场,甚至波及重庆等西南地区。
受进口煤炭冲击,2013年我国煤炭价格大跌。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为例,2012年平均价格为698元/吨,2013年平均价格为588元/吨,同比约下降15.8%,每吨降幅110元。
煤炭价格下跌导致国内煤炭企业利润下降,不得不减产。为此国家出台进口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对褐煤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自2013年8月30日起,取消褐煤(税号:27021000、27022000)的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该政策的出台作用明显,虽然动力煤价格8月仍然走低,但成功扭转了价格的阴跌走势,7月开始国内煤炭价格走强。
国内甲醇需求旺盛,产量、进出口量均增加,产品价格上涨
甲醇是煤炭重要的下游化工产品,我国甲醇60%以上由煤生产。2013年我国甲醇制烯烃建成项目进展顺利,对甲醇的需求增加,导致产量、进出口量增加,产品价格上涨。
据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3 年 1~10月国内甲醇累计产量2354.03万吨,较 2012 年 1~10 月累计总量 2139.67万吨增加了10.02%;10月国内甲醇产量267.75万吨,环比提高1.33%,同比增加23.50%。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10累计进口甲醇415.63万吨,与上年同期399.69万吨相比约增加了4.0%。10月我国甲醇进口29.51万吨,环比约下降5.0%,同比下降 37.6%。2013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甲醇54.67万吨,与上年同期3.57万吨相比增加1431.14%。10月我国甲醇出口6.11万吨,环比增加169.16%,同比增加42393.5%。
2012年.我国甲醇全年平均价格约2785元/吨,2013年平均价格约为2814元/吨,价格上涨1.0%。
醋酸产能过剩,产量和进出口量大幅度下降,价格下降
据官方统计显示,国内冰醋酸2013年1~10月累计产量355.87万吨,略低于上年同期的产量356.47万吨。其中,10月产量38.34万吨,与上年同月39.55万吨相比,产量减少了3.06%。
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1~10月累计进口7989.36吨,进口量较上年同期的14246.90吨相比下降了43.92%。2013年1~10月;累计出口168374.56吨,较上年同期309797.09吨下降45.65% 。
因国内冰醋酸产能过剩,新项目推迟投产。河南义马气化厂20万吨冰醋酸装置原计划于2013年4月份投料开车,河南义马气化厂20万吨冰醋酸装置投产时间又一次推迟,至12月上旬尚未投产。河南永城龙宇煤化40万吨装置缓建。
2013年虽然原料甲醇价格上涨,但醋酸价格不升反降。2012年国内醋酸平均价格约为3001元/吨,2013年在原料甲醇价格上涨的情况,醋酸年平均价格为2913元/吨,约下降3%。
煤制烯烃项目又添新军,新建拟建项目众多
2012年,我国煤制烯烃项目4个,产能176.5万吨,产量提高了约一倍,增加至138万吨。
2013年,国内有2个煤制烯烃项目开车成功。宁波禾元化学60万吨MTO 2月投产;惠生(南京)清洁能源29.5万吨MTO 9月26日开车成功。截止2013年底,国内共有6套煤制烯烃装置建成投产,烯烃产能265.5万吨。
商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行给投资者以极大信心,推升了国内煤制烯烃项目的投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近50个在建或在开展前期工作的煤制烯烃项目。这些项目若能如期建成投产,预计2015年我国煤制烯烃产能将达1500万吨,2017年将达1900万吨。
煤制天然气建设提速,建成项目2个,核准项目总产能达495亿立方米/年
截止目前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获批项目已达9个,总产能为495亿立方米,投资金额超过2900万元,均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大唐赤峰和新疆庆华2个项目。截止2013年12月,中国建成大唐克旗一期20亿立方米和新疆庆华一期13.5亿立方米2个项目,产能达33.5亿立方米。其中大唐克旗项目一期已于2012年7月底打通全部流程,2013年底向北京正式供气。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13.5亿立方米2012年底程全部机械竣工, 2013年6月试产生产出出合格天然气,8月20日产出的煤制天然气进入西气东输管网,计划2013年年底实现达标达产。
当前各地上马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热情很高,规划的煤制天然气新建拟建项目众多。除上述9个项目外,内蒙古呼伦贝尔华能伊敏煤电公司60亿立方米项目、新汶矿业集团(伊犁)20亿立方米等项目虽然没核准,也在开工建设。截至2012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已建、在建、获批和待审批的)共计40多个,总产能已达1902.5亿立方米,项目主要分部在新疆和内蒙古。其中,新疆作为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重要地区,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近30个,年产能超过1000亿立方米。其中,庆华、新汶矿业、中电投等企业的20个煤制气项目已列入新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总产能达到767亿立方米。内蒙古煤制天然气总规模达到400亿立方米,大部分项目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或者将申请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煤制芳烃首个示范项目建成,通过国家鉴定
煤制芳烃技术从2003年以来技术攻关,清华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发成功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和便于大型化工业生产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的连续反应再生技术。我国率先突破煤制芳烃工业技术。目前清华大学的FMTA和山西煤化所的MTA均已工业化应用。
截止2013底,我国只建成陕西华电榆横煤化工有限公司万吨级中试装置和内蒙庆华集团10 万吨甲醇制芳烃装置,国内总产能达11万吨。陕西华电榆横煤制芳烃示范项目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先行建设万吨级煤制芳烃中试装置,同时启动百万吨级工业示范项目,规模为300万吨煤制甲醇和100万吨芳烃装置。2012年,万吨级甲醇制芳烃中试试验装置在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年1月13日,第一次投料原料甲醇转化率高于99.99%,油相产物中甲基苯(主要指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的含量达到90%以上。截止1月15日中午15时,原料甲醇累计进料约100吨,装置平稳运转54小时,工业试验装置实现了一次点火成功,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打通关键流程。2013年3月18日,该项中试技术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委托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试结果显示,3.07 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2013年3月,由赛鼎公司设计的内蒙庆华集团10 万吨甲醇制芳烃装置一次试车成功,项目顺利投产。这是赛鼎运用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开发的“一种甲醇一步法制取烃类产品的工艺”专利技术设计的我国第一套甲醇制芳烃装置。
另外,国内煤制芳烃新建拟建项目5个,总产能445万吨,在建产能165万吨。见表1。
表1 我国建成和在建煤制芳烃项目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 地址 开工/投产日期 备注
建成项目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1 陕西榆横 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FMTA工艺,
2013年1月13日试生产
内蒙古庆华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 内蒙古阿拉善 2013年3月22日建成 2009年开工建设,
采用赛鼎公司和
中科院山西煤化
所MTA工艺,可
年产芳烃75 千吨、
液化气22. 5千吨、
干气3. 4千吨
合计 11
新建拟建项目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100 陕西榆横 2011年3月27日开工, FMTA工艺,300万
预计2015投产 吨/年煤制甲醇和100
万吨/年芳烃装置
宁夏庆华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100 宁夏吴忠 2009年开工,预计 固定床甲醇制芳烃
(一期30) 2014年建成 烯烃联产工艺,产品
为对二甲苯(6.6万t/a)
和丙烯(4.75万t/a)
新疆中基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5 新疆乌鲁木齐 2012在建,预计 赛鼎公司和中科院山西
2014年建成 煤化所MTA工--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 新疆五家渠 2012环评,预计 赛鼎公司和中科院山西
2014年建成 煤化所MTA工艺,
唐山境界实业有限公司 220(一期20)河北乐亭 2012年开工,预计一期2014年建成
合计 445
煤制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10年以前,全球只有南非沙索公司的三个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商业化生产,油品总产能约750万吨。2012 年,我国煤制油示范装置运行取得新突破。包括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装置,潞安、伊泰间接液化示范装置都已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产能仍为175万吨,与上年持平;但4个企业的生产装置稳定生产能力提高,装置开工率达到91.4%,产量为160万吨,较上年提高28.4%。2013年我国煤制油生产企业见表2。
随着示范装置的稳定运行,煤制油的技术和经济性已经得到验证。国内几大煤制油项目均有“扩军”的规划,为的是提高规模效益,形成在成品油市场上的竞争优势。2013年国家发改委松绑煤制油,神华集团宁夏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潞安集团540万吨煤制油项目、伊泰集团200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开工建设一期的新建拟建项目产能达2098万吨,大部分计划2015年左右建成。
表2 2013年我国煤制油主要生产企业 万吨
序号 公司名称 区域 产能 备注
1 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有限公司 华北 10 间接煤制油
2 潞安矿业集团 华北 21 间接煤制油
3 伊泰集团 华北 18 间接煤制油
4 神华煤制油公司 华北 108+18 直接煤制油+间接煤制油
合计 175
煤制天然气等化工因环境问题,引发国内外大讨论
美国杜克大学 / 美商Truncellitos and Yang谘询顾问公司杨启仁教授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表文章《中国合成天然气革命》,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也引起了中国产业界的讨论和思索。中国相关媒体也组织了学者进行讨论。《南方周末》于10月18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于2013年48期纷纷组稿展开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