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27
双酚A生产亏损行业面临多重困难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蓓
双酚A(Bisphenol A,BPA),化学名称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又名二酚基丙烷,白色晶体,可燃,微带苯酚气味。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苯及稀碱液等,微溶于四氯化碳,几乎不溶于水。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双酚A由两分子苯酚和一分子丙酮缩合而成,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有硫酸、氯化氢和离子交换树脂。
欧美市场发展放缓亚洲成为未来发展之重
世界双酚A的生产发展很快,且生产高度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双酚A行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双酚A市场需求放缓,未来几年,亚洲地区将成为双酚A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2013年全球双酚A产能超过620万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2013年国外主要双酚A生产企业见表1。
表1 2013年国外双酚A主要生产企业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Bayer公司 127.5
SABIC公司 114.0
三井化学 42.5
台湾南亚塑料 42.0
Dow公司 39.5
韩国锦湖化学 30.0
韩国LG化学 30.0
合计 425.5
国内企业利润缩水 新建项目计划延后
2006年开始,我国双酚A开始进入大幅扩能阶段。近几年,双酚A产能快速增长,2012年总产能约为60万吨。2013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化工行业盈利大降,双酚A生产也受到影响,企业生产利润大幅下降,下半年多数双酚A企业处于亏损生产状态,导致原定于2013年建成的项目都推后投产,推后项目包括:台湾南亚塑胶的15万吨装置、利华益维远12万吨装置、上海拜耳20万吨装置、中沙(天津)20万吨的装置及扬州实友化工的双酚A装置。
2013年双酚A的总产能约为73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台湾长春化工新投产的13.5万吨装置。
目前国内生产双酚A的企业主要有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无锡树脂厂和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和台湾长春化工等6家。未来随着近100万吨新建双酚A项目的投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国内双酚A的产能将会有大幅度提升。2013年国内主要双酚A生产商见表2。
表2 2013年国内主要双酚A生产商情况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0
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 21.0
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 12.0
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 2.5
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 15.0
台湾长春化工 13.5
国、内外消费结构差异大
2013年,全球双酚A总消费量超过500万吨,其中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占总消费量的67%;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占总消费量的30%;另外双酚A还能用于生产新型合成材料树脂,如聚醚酰亚胺、聚砜树脂、聚芳酯、苯氧基树脂等,2013年全球用于该领域的双酚A占总消费量的3%。亚洲是双酚A的最大消费市场,其次是西欧和美国。2013年全球双酚A消费结构见图1。
2013年我国双酚A的消费总量约为110万吨,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与国外消费结构相反,我国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占总消费量的66%,而用于聚碳酸酯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8%,其他6%用于生产阻燃剂、聚砜树脂、聚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我国双酚A的消费结构与国外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2013年中国双酚A消费结构及预测见图2。
大多数环氧树脂产品被国家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双高”范围,预计未来环氧树脂的发展将趋缓。而聚碳酸酯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材料项目,是国家产业化政策扶持的重点,近几年,国、内外公司在中国计划新建多套生产装置,如果这些装置如期投产的话,必将带动双酚A用于聚碳酸酯的消费量,预计未来5年在此领域的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比例将有所提升。预计2018年双酚A的消费量将超过160万吨,环氧树脂仍是我国双酚A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其次是聚碳酸酯领域,见图3。
价格一路阴跌 与原料走势相悖
2011年中国双酚A市场受到原油下跌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步入下行通道,10月份最大跌幅超过5000元/吨,触及价格低点。进入2012年,国内双酚A价格开始震荡上扬,但5月份后,受欧债危机发酵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际原油暴跌,双酚A价格跌破12000元/吨的低点。而后,随着国际原油连续上涨,2012年底时价格回升至13700元/吨。
2013年1~2月份,由于原材料苯酚、丙酮价格上涨,推进双酚A价格步入上行通道,价格超过14000元/吨,2月时价格更是涨到15000元/吨附近,3月份产品价格开始进入下跌通道。4~6月份,价格回落至12500~13500元/吨区间内。7月份双酚A现货暴跌至12000元/吨,成为全年最低点。但是由于8月初中石化三井12万吨的双酚A装置进入检修期,产量下降,导致市场整体货源供应偏少,因此8月价格止跌反弹,但是仍难冲破13000元/吨,9月份后,市场再度进入下行通道,11月份价格触底,跌破7月低点12000元/吨。12月份市场价格有所反弹,但幅度不大。
2013年下半年,双酚A价格跌势与原料走势反差明显,生产陷入全线亏损状态。特别是10月份之后,双酚A原料市场,苯酚的价格经历年中大跌后,反弹至10000元/吨之上,而丙酮受货源紧张影响,价格居高不下、整体呈现上升态势,11月份高端商谈达10000元/吨。2013年10月份后,生产1吨双酚A约亏损1000元以上。2011~2014年我国双酚A价格走势见图4。
进口量持续增长
我国双酚A的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近5年,除2010年外,进口量都在50万吨以上。2013年,国内双酚A需求增长,国内企业由于生产利润出现负值而控制生产,促进双酚A进口量的增长。2013年进口量达到58.6万吨,环比增长约8.7%,进口均价环比去年也有小幅增长,见图5。
我国对双酚A的出口一直非常少,2012年前双酚A年出口量约6000~7000吨,到2012年时出口量下降到334吨左右,2013年出口量有小幅增长,达到430吨,增长100吨左右,见图6。
行业面临多重困难
当前我国双酚A行业面临生产利润缩小、进口品打压、新产能激增、市场竞争升级等多重困难。
2013年我国双酚A行业惨淡,虽然整体需求量较2012年有较大增长,但是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不断攀升,挤压生产利润空间,多数生产企业处于低盈利、甚至亏损经营状态。
我国双酚A市场历年都进口大量产品,进口产品均价相比国内产品价格有一定优势,目前已占领一半国内市场份额,对国内企业造成竞争压力。
近几年有多家生产企业新建双酚A装置,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预期产能将翻番,届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双酚A的供应局面也将发生较大转变,进口量将下降,而出口量有所上升。
当然,双酚A行业也是有利好的方面,其一,随着近几年下游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行业的大幅扩能,将促进双酚A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其二。上游苯酚、丙酮行业的大幅扩能,将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原料价格也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所下降,将降低双酚A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其三,行业内将新生一批拥有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树脂产业链的化工企业,这些一体化企业将有利于双酚A整体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