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4国际油气发展显现新亮点
2014年7期 发行日期:2014-02-28
作者:zhoukan2012

 

2014国际油气发展显现新亮点
 本刊记者   王艳丽
  随着美国经济继续引领全球复苏,量化宽松政策逐步缩减;新兴国家经济增速低位企稳,通胀压力有所缓解,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首次加速复苏,预计增速3.6%,较2013年明显提高。在全球经济形势和石油供需现状的影响下,预计2014年全球石油供应充足,需求将继续增长,增长量达到130万桶/日左右。国际油气发展有望出现新的市场开发热点和趋势:油价稳中趋降、深海石油勘探继续推进、国际油气合作开发显现亮点……
 
亮点一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面宽松 油价稳中趋降
  2014年全球经济较快复苏,石油需求继续增长。预计需求将增长130万桶/日左右,略高于2013年的增量。但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石油需求继续下滑,同比下降20万桶/日,而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下滑的情况相反,美国同比增长10万桶/日;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石油需求增长150万桶/日,亚太地区增幅最大,达70万桶/日,其次是中东和拉美地区,都将增长20万桶/日。
  从原油产量方面看,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234亿吨,产量约为9000万桶/日,储采比在50%以上。2014年石油将供应充足,剩余产能将大幅提高。非OECD国家供应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4年非OECD国家石油产量增幅为130~180万桶/日,增长主要来源于北美致密油、加拿大油砂、巴西深海石油。在OECD国家产量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全球石油供需将富余100万桶/日,供需宽度将比2013年扩大。
  在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的大环境下,2014年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将有所回落。加上当前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后,降低了市场资金规模,导致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重新流入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同时推动了美元升值,这些都将打压国际油价。
  值得关注的是,非OECD国家石油供应的持续增加减弱了OECD产油国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对国际油价市场的影响。但是地缘政治和某些国家局势动荡的影响仍不容忽视,特别是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问题,将是影响全球油价的关键。
 
亮点二 海洋石油勘探从大陆架到深海推进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已有资料表明,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深水是全球油气的重要接替区。
  与大陆架和陆上勘探钻井作业相比,深水作业的施工风险高,技术要求高,成本非常昂贵,但由于深水油气勘探储量规模大、产能高、回报高,促使各国不断向深水“探宝”。能源顾问公司Douglas Westwood最新发布的《2013~2017年全球深水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3~2017年全球深水项目投资将升至223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墨西哥湾、西非、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潮流。
  以巴西为例,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深海油气储量潜力巨大,这些石油有可能令巴西跻身全球重要的石油大国行列,并对国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巴西石油公司称,该公司和葡萄牙石油公司合作,在巴西桑托斯湾的卡尔卡拉油田钻井勘探时,发现了海底一条400多米厚的石油储藏带。随着巴西石油勘探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新的深海石油资源被发现。目前,巴西深海石油日产量已经达到18万桶。因此,到2030年,巴西有希望迈入全球十大石油资源国和十大生产国之列。
  在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因此南海被认为有潜力成为继“金三角”墨西哥湾、巴西和西非后,全球上第四大深水油气资源勘探海域,并有望成为中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其他原因,南海的深水油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2013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与加拿大赫斯基公司在中国南海合作的65亿美元能源项目启动。这项工程壮举意味着中国首家开启深水天然气项目,中国制造的浅水平台旨在抵御台风以及风速超过100英里的巨浪,并通过数百英里的海底管道运输天然气。   
 
亮点三 国际间油气合作开发呈新趋势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间在经济大项目上的合作日渐频繁,尤其是在油气领域。2013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合作快速发展,成绩斐然,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1.1亿吨。受苏丹项目复产推动,中石油油气权益产量达到5800万吨;中石化在收购尼日利亚、北海和埃及等在产项目推动下,油气权益产量首次超过3000万吨;中海油得益于尼日森的产量贡献,油气权益产量增长接近1倍,达到1800万吨。
  从各个油气大公司国际间油气合作开发的方式上来看,国际油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正朝着“大项目、小股权、大投资”的方向发展。
  (一)油气在各国政府间的合作回归本位。政府间的合作更聚焦于大构想、大经贸合作,如中国提出了与中亚国家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油气合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
  (二)更加注重与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构建长远的合作框架。如中国扩大和加深了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的合作。特别是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双方在俄罗斯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亚马尔LNG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协议。
  (三)海外油气并购出现投资项目大、股权比例小的特点。如在里海、东非深海项目等全球级大项目中,中国公司都通过参股方式开展合作,将投资重点放在盈利预期好的大项目上,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共担风险。
  (四)中国民营企业进驻海外油气市场。2013年也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最多的一年,多家上市民企开展海外收购,主要在页岩油和重油领域。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这种趋势将日益明显。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