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供应持续增加 竞争日趋激烈
□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研究院 谭捷
近几年,受乙烯原料轻质化,合成橡胶产能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丁二烯供应短缺,价格大幅攀升,加上乙烯裂解碳四馏分原料基本被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垄断,不少合成橡胶民营及外资合资企业只能寻求其他生产工艺来获得丁二烯,从而刺激了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的复苏。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工艺是碳四抽提法和丁烯氧化脱氢法并存,其中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装置不断扩增
随着我国多套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为丁二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裂解碳四原料,加上下游合成橡胶和树脂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先后建成多套丁二烯生产装置(详见表1)。截至2013年12月份底,我国丁二烯的总产能已经达到341.9万吨,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其中中石化的生产能力为173.8万吨(含合资企业),约占总产能的50.8%;中石油的生产能力为88.6 万吨,约占总25.9%;中海油为15.5万吨,约占4.5%。我国丁二烯生产企业不少配套建有下游装置,如中石油吉林石化配套建有丁苯橡胶以及ABS树脂装置;中石化齐鲁石化建有丁苯橡胶以及聚丁二烯橡胶装置;中石油独山子石化配套建有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SBS装置;中石油抚顺石化配套建有丁苯橡胶装置;山东齐翔滕达、山东玉皇以及山东天弘化学等均配套建有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等。
2014~2017年,我国仍有多家企业准备新/扩建丁二烯装置,其中大型石化企业仍采用碳四抽提法,其他企业则大都准备采用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如果这些项目能按计划实施,预计2017年我国丁二烯的总产能将达到约495.0万吨,其中丁烯氧化脱氢法的生产能力占比将由2013年的14.04%增加到约29.9%,民营等其它企业的生产能力占比将由2013年的18.7%增加到33.1%。
表1 2013年我国丁二烯主要生产企业统计 万吨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21.0 DMF法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13.5 ACN法和DMF法各一套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11.0 DMF法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16.4 1套ACN法,2套DMF法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15.0 DMF法
广州石油化工公司 3.4 DMF法
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4.5 ACN法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0 NMP法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2.0 NMP法
福建炼化公司 12.0 DMF法
镇海炼化公司 16.0 ACN法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20.0 ACN法
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 13.0 NMP法
武汉石油化工公司 13.0 ACN法
中石化小计 173.8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23.0 ACN法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13.5 ACN法
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17.1 DMF法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18.0 NMP法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14.0 DMF法和ACN法各一套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3.0 ACN法
中石油小计 88.6
中海油壳牌(惠州)石油化工公司 15.5 NMP法
中海油小计 15.5
蓝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3.0 NMP法
辽宁辽阳金兴化工厂 3.0 ACN法
辽宁华锦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0 ACN法
山东齐翔滕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5.0 丁烯氧化脱氢法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18.0 丁烯氧化脱氢法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 15.0 丁烯氧化脱氢法
其它小计 64.0
合计 341.9
进出量呈上升趋势
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丁二烯的进口量为11.12万吨,2009年进口量达到29.77万吨。随着国内多套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进口量开始减少。2011年进口量为18.30万吨,同比减少约15.16%。近两年,由于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多套新建装置建成投产,对丁二烯的需求增加,进口量2013年又大幅度增加到37.05万吨,同比增长约7.45%。同时,我国丁二烯也有出口。2007年出口量为2.47万吨,2010年达到10.23万吨,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约149.5%。2013年的出口量只有0.82万吨,同比减少约79.24%。
消费需求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合成橡胶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255.53万吨,同比增长约15.71%。2013年的表观消费量为254.06万吨。产品的自给率由2009年的85.39%增加到2011年的95.09%,2013年达到88.56%。近年我国丁二烯的供需情况见图1。
我国丁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丁苯热塑性弹性和ABS树脂等。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有多套丁二烯下游装置将建成投产,预计到2017年我国顺丁橡胶、丁苯橡胶、SBCs、丁腈橡胶、ABS树脂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将达到360万吨。加上在丁苯共聚胶乳、己二腈和己二胺等方面的需求量,预计到2017年我国对丁二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20.0万吨,而届时其生产能力将达495.0万吨,85.0%的装置开工率达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仍将是我国丁二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而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丁腈橡胶。
市场价格振荡下行
2012年1月,我国丁二烯的市场价格为21000元/吨,2月份价格达到全年最高值,为27500元/吨,随后,由于下游需求低迷以及大量较低价格丁二烯的进口冲击。丁二烯市场持续下跌,到12月底降至14600元/吨。进入2013年,我国丁二烯市场价格仍保持在低价位运行。1月份市场价格为14200元/吨,2月份上涨到全年的最高价格,为15500元/吨。此后,价格开始下降, 12月份市场价格为11000元/吨,同比下降约24.66%。详见图2。
发展建议
随着大批新装置的建成投产,未来丁二烯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有关企业应该加快旧工艺技术的新改造,提升现有装置技术水平。加大新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力度,进一步降低能耗和物耗,使我国丁二烯生产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除传统领域,还应该扩大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如将其转化为丙烯,或用于生产己二腈等化工产品。
随着今后几年一些民营企业涉足丁二烯行业,中石化和中石油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另外,除了常用的碳四抽提方法外,随着齐翔腾达和山东万达等企业丁烯氧化脱氢工艺的工业化,拓宽了我国丁二烯的来源。但也应该注意到,与主流的碳四抽提法生产丁二烯项目相比,现有的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还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工艺不够稳定等问题,大面积上马存在隐忧。此外,原料正丁烯还有可能存在供应不足的风险,价格或将随之水涨船高,进一步压缩丁烯脱氢制丁二烯的生存空间,加上传统的碳四法生产丁二烯新工艺有望在近期取得技术突破,因此不要盲目上马丁烯脱氢制丁二烯项目。
近年来,国际市场出现丁二烯可获得货物数量大幅下降,而需求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