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 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 孙善林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形式,因其可作为车用替代燃料而且具有优良的可再生特性、环保特性、较好的润滑性能及安全性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近几年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新的能源投资热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能源紧缺国家的关注。
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于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技术不断开发的基础上,许多企业投身于生物柴油的开发与生产中。民营资本最先进入生物柴油领域,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也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早期,这些企业多以廉价的植物油下脚料、地沟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生产,在没有国家政策扶持、税收补助的情况下,实现了较高的利润并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中流砥柱,而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则起步较晚,目前多处于原料林基地或者工厂的建设期,真正运营的项目相对较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生物柴油企业达到了比较好的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如唐山金利海、江苏卡特、邯郸隆海等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大陆共有56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规划产能超过300万吨,实际产能有184万吨;产量约95万吨,同比增长2.2 %。2013年我国生物柴油净进口量约为14万吨,出口量约75吨。预计2017年总产能将达到400万吨,产量达到120万吨,2012~2017年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4.9%,产量年增长率达到7.1%。2010~2013年我国生物柴油供需概况见表1。
面对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生物柴油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国家也加快了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制订,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确定了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为生物柴油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方针。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提出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我国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为完成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林业局、农业部及各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生物柴油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办法,这些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生物柴油项目投资建设的持续“升温”。仅从产能来看,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已颇具规模。但受原料短缺及其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平均开工率不高,约为30%,产量约为95万吨。原料成本一般占到生物柴油成本价格的70%~80%左右,近年来原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开工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企业每月采购原料的量较少且不固定,不能够满足正常开车需要,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生物柴油企业以间歇生产为主。
表1 2010~2013年我国生物柴油供需概况 万吨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企业数/个 45 51 55 56
规划产能 254.5 308.5 315 350
产量 50 65 88 95
进口量 - - 1.7 14
出口量/吨 - - 58 75
表观消费量 50 65 86.7 109
消费市场 替代燃料、燃烧油和化工产品三分天下
目前在我国生物柴油主要有3个消费方向:替代车用燃料、燃烧油和化工原料。
2010年以前,生物柴油作为可替代再生能源和替代车用燃料消费市场相对较小,目前部分用作于对燃油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轮船、农用车、卡车等。随着2010年中海油海南试点,生物柴油进入这个领域的消费量有所增加。到2012年,成品油市场逐渐认可了生物柴油的应用,当年用于替代车用燃料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约有35万吨。2013年,生物柴油在该领域的用量超过50万吨,预计在2014年可达到60万吨。
生物柴油尽管在锅炉等燃烧油市场中售价不高,但是由于质量要求低、加工成本低,企业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生物柴油在该领域的用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0%左右。
在化工市场,生物柴油主要用于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脂肪醇等产品,近年用于化工品市场的生物柴油量逐渐增加。由于受到化工市场需求影响,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预计市场达到一定饱和程度之后绝对数量不会继续增加,将基本稳定在40万~50万吨。2012年这部分消费量约为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48%,预计2017年市场份额将下降到41.6%,消费总量约50万吨。图1为2012年及2017年(预测)我国生物柴油消费结构。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生物柴油的下游市场主要针对加油站、发电厂、炼油厂、运输公司、化工企业以及船舶业等。
2013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7亿吨,其中进口224万吨。我国的柴油主要靠从石油中提取,而当前国内所需60%的石油需要从国外进口,缺口很大。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高涨,直接购买石油不仅增加了外汇消耗,而且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我国的柴油供应缺口一直比较大。因此,适时进行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发展可再生的生物柴油,提高石油的自给率,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生物柴油作为我国未来的替代燃油之一,面对每年上亿吨的燃油消耗量,其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生物柴油并未能进入成品油消费市场,只有少量的生物柴油用作车用替代燃料,目前只有中海油海南公司在海南进行B5生物柴油示范性推广项目使用B5生物柴油,取得了一定示范性效果。然而我国生物柴油产业以民营企业占大多数,而民营企业生产的大部分生物柴油基本上没能进入到成品油销售网络。因此生物柴油用于替代燃料并在柴油机上大规模使用尚待时日。
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与脂肪酸相比,脂肪酸甲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反应活性都更优良,这些特性使得生物柴油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多种化工品,如环氧脂肪酸甲酯、金属皂、脂肪醇、烷基醇胺等,这些产品多用于表面活性剂和塑料增塑剂等行业。这部分消费约占生物柴油总产量的48%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如河北金谷、江苏卡特等相继建设了生物柴油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生产线,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我国政府一直保持着对能源行业的强力管制,生物柴油行业也不例外。随着新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生物柴油企业的利好政策,譬如税收、补贴、强制搀兑比例等扶持政策都将会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大型石化企业亏损严重的现状下,市场普遍预期政府将放松成品油价格管制政策,不断上调成品油价格。届时,生物柴油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原料问题,地沟油等废弃油脂供应的不规范使得生物柴油企业无法享受一些国家赋予的扶持政策等。随着政府对废弃油脂的管理力度的加强,生物柴油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价格也有下降的空间。同时,正在制定的产业政策将对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销售网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道路将愈走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