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NG出口的最新动向及其对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战略与信息研究室黄格省
【编者按】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巨大成功,产量快速增长,在满足本国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同时,正在加速实施LNG出口战略,可望成为LNG出口大国之一,将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贸易格局尤其是对亚欧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为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美国LNG出口的最新进展情况,本刊编发《美国LNG出口的最新动向及其对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专稿,供参考。
“页岩革命”使美国在2009年以6240亿m3的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2013年产量更是高达8541亿m3,产量地位的更替使美国天然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生逆转。由于美国页岩气产量大幅增长,北美天然气价格从2008年的10美元/MMBtu,跌至2012年不同时期的3美元/MMBtu以下,2013年虽有小幅上涨,但与亚欧坚挺的天然气价格存在巨大价差,为此,美国正开始实施将部分页岩气以LNG(液化天然气)形式向追求低成本天然气的亚洲和欧洲市场出口,美国也有望随之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这预示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将对世界天然气贸易格局、LNG交易价格乃至亚欧天然气定价机制产生重要影响,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
美国LNG出口的潜力与最新动向
产量过剩和低价优势,使美国其LNG出口具备市场竞争力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由于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2006~2012年,美国天然气净进口量由955亿m3下降至428亿m3;目前天然气在美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约为3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预计2014~2015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将超过消费量150亿m3以上。从价格方面分析,按照2013年美国Henry Hub天然气基准价格3~4美元/MMBtu计,美国天然气液化后运到亚洲的价格估计约为11~12美元/MMBtu,这与目前亚洲高达15美元/MMBtu以上的进口价仍有不小的价差,可见产量过剩和低价优势,使美国LNG出口具备市场竞争力。
出口项目申请数量增加,项目审批提速
LNG出口需要得到美国能源部(DOE)和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的批准。能源部负责审批出口商提出的出口许可申请,能源监管委员会负责审批新建或改造LNG设施建设许可申请,以确保这些设施符合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规定。2012年,萨宾帕斯(Sabine Pass)项目获得这两个机构的双重批准,年出口能力1600万吨,是至今美国唯一获得双重批准的LNG出口项目。2013年5~9月,能源部又相继批准了佛里波特(Freeport)、莱克查尔斯(Lake Charles)以及科夫波因特(CovePoint)3个LNG出口项目申请,年出口能力分别为1320万吨、1500万吨和525万吨,目前这3个项目尚需等待能源监管委员会的批准。另外还有16个项目已向能源部提交了申请,规划LNG每年总出口能力为16292万吨。2012~2013年,美国分别与英国、西班牙、印度、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LNG进口商签署了出口协议,到2013年底,美国签署的协议LNG出口量达到5505万吨,其中出口亚洲2665万吨,欧洲2840万吨。
出口设施改造已开始实施,将于2016年实现LNG出口
美国出口LNG可充分利用原有LNG进口设施。此前,在高涨的天然气价格刺激下,美国仅在墨西哥湾地区就建了7座LNG接收站,近几年由于国内气源充足,大部分接收站处于闲置状态,目前正在对这些接收站进行改造以用于LNG出口,以节省投资、避免浪费。EIA预计,依照现有产量判断,美国可望在2016年实现LNG出口并成为LNG净出口国,2016年可供出口的LNG为1100万吨,到2020年可达到5750万吨。如果墨西哥湾和东西海岸的11座LNG接收站如期实施改造,预计2016年具有350万吨出口能力,2017年为1200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1.27亿吨,成为全球LNG出口大国之一。EIA同时预测,LNG出口可使美国GDP增加156亿~736亿美元。
即使这些LNG出口项目申请能顺利通过审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LNG出口设施的改造也需要4~5年才能全部完成。此外,美国LNG出口也遭到国内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认为出口会使美国天然气超额生产,引起国内气价上涨,损害美国利益,这无疑会让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变得更加谨慎。
美国LNG出口对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一是改变世界LNG贸易流向,增加消费国LNG进口选择
美国LNG出口将改变全球LNG贸易流向,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全球LNG主要由中东、北非和南亚等国家流向亚太的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及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未来美国LNG出口,原来以美国为目标市场的卡塔尔、加拿大、非洲等国的LNG也将主要转向亚太市场,从而增加亚太地区消费国LNG进口选择,促进消费国天然气资源引进来源多元化。
二是加剧资源国之间的竞争,使出口国的贸易收入受到冲击
美国出口LNG会削弱卡塔尔、澳大利亚等传统LNG供应国的优势,并与管道气资源形成竞争,影响俄罗斯、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出口战略,使传统资源国面临更多的竞争和价格压力。近期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不仅使欧盟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逐渐陷于困境,也给俄罗斯的油气收入带来冲击,为此欧洲正在谋划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措施,从而削弱俄罗斯对欧洲地区能源供应的控制,而俄罗斯也在调整策略,试图扩大向亚洲国家的出口。对美国来说,乌克兰危机更为其向欧洲出口LNG提供了契机。
三是有望改变天然气定价机制,影响全球LNG和天然气交易价格
长期以来,全球天然气贸易价格一直与石油价格挂钩,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LNG合同价水涨船高,因此LNG采购商寻求从传统的(也是目前较贵的)与原油关联的LNG合同价格中脱离。相比之下,美国天然气定价基础采用亨利中心(Henry Hub)天然气基准价格,比世界其他地区要低廉得多。由于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长期以来承担着不合理的“亚洲溢价”。具体来看,2013年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价格为3.71美元/MMBtu,英国平衡点交易(NBP)天然气年均价为10.56美元/MMBtu,日本LNG进口价格为15.74美元/MMBtu。如美国天然气价格以4美元/ MMBtu计,美国LNG出口到亚洲的价格约为11~12美元/MMBtu,远低于亚洲各国LNG进口价格。如果美国LNG出口采用HenryHub天然气基准价格定价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亚洲溢价,使LNG进口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也有助于推进建立在Henry Hub基准价格机制上的更为公平合理的天然气交易定价模式。
我国天然气进口现状及对策
目前我国天然气来源有国产天然气、进口天然气、进口LNG等多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根据该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m3,累计合同期30年。由此来看,我国天然气进口从布局上已经形成东北(俄罗斯天然气)、西北(中亚天然气)、西南(缅甸天然气)及海上进口LNG四大来源通道,为弥补国产天然气的不足提供了保障。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2013年我国国产天然气1210亿m3,其中常规天然气1178亿m3,页岩气2亿m3,煤层气30亿m3;进口天然气534亿m3,表观消费量1692亿m3,成为居美国、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0.5%,而且未来数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增长,2020年对外依存度估计将上升到34%以上。但在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仅4%,远低于全球天然气23.8%的消费比例。按照国家规划要求,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500亿m3,2017年达到3300亿m3,2020年达到4000亿m3。长期来看,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仍将持续,拓展进口气来源、保持进口气源多元化、价格合理化,符合我国未来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状况,为此,美国LNG也有望成为我国进口天然气的新选择。从长远考虑,我国应始终坚持进口气源多元化战略,在提高国产气产量的同时,不断扩大进口量,同时加大页岩气、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确保天然气市场供应和我国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