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出口屡遭质疑
工信部规范发展再发力
本刊讯 8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对于上诉机构维持专家组关于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裁决,中方感到遗憾。而当前稀土行业发展存在一些突出症结问题,包括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盗采走私引发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下阶段工信部将继续推进3项重点工作,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
这位负责人指出,出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并完善对高污染、高耗能、消耗资源性产品的综合管理。这也是对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中方认为,世贸组织既强调贸易自由,也尊重自然资源主权,并允许成员采取必要手段实现资源保护目标。中方将认真评估世贸组织裁决,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加强对资源类产品的管理,促进资源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表示,当前稀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不容乐观。干勇指出,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稀土价格持续下跌。中国稀土工业协会统计的稀土价格指数从2013年8月26日的202点下跌到今年8月1日的148点,说明稀土供应仍大于需求。轻稀土镧、铈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0%,过剩局面在加剧;而重稀土氧化钇的产量也出现严重过剩,导致镧、铈、钇氧化物价格在上述统计期间内下跌40%左右。因此,通过开拓镧、铈、钇终端应用市场,拉动需求,大幅度减少库存,是稀土发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产能过剩,盗采走私也导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汪德勇说,如今稀土私挖乱采十分猖獗,广东省今年上半年就处罚了10家企业。非法盗采、无指令性计划生产等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而且形成了集开采、生产、流通、走私为一体的黑色利益链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