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乙烯醇低端产品趋于过剩 高端市场前景广阔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杨宏萍
世界市场产需共升
近年来,世界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5年世界聚乙烯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38.0万吨,2013年增长到213.3万吨。今后几年,世界仍有多套聚乙烯醇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将建成投产,可乐丽公司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LaPorte新建一套4.0万吨装置,计划在2015年建成投产,还将扩增其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装置能力至2.4万吨,计划在2014年建成投产。加上中国大陆多套新/扩建装置,预计到2018年,世界聚乙烯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60.0万吨。
近年来,世界聚乙烯醇的消费量稳步增长,2008年总需求量为102.5万吨,2013增加到约140.0万吨,其中北美地区的消费量约占11.07%,西欧约占11.43%,中南美约占1.50%,中东欧约占1.21%,中东约占1.43%,亚太约占72.50%,其它地区约占0.86%。预计2014~2018年,世界聚乙烯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将达到170.0万吨。其中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亚太地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3%。
世界聚乙烯醇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粘合剂、织物浆料、造纸浆料和涂层、维尼龙纤维以及聚合物助剂等,其中用于生产PVB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2.5%,粘合剂约占12.7%,织物浆料约占17.5%,纸张浆料和涂层约占10.8%,PVA纤维约占11.0%,聚合物助剂约占23.0%,其它方面约占12.5%。
国内产能扩增迅速
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达到133.1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醇生产国家,其中采用电石乙炔法的生产能力合计为99.5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4.75%;采用石油乙烯法的生产能力合计为12.1万吨,约占9.09%;采用天然气乙炔法的生产能力合计为16.5万吨,约占12.40%;采用生物质原料的生产能力为5.0万吨,约占3.76%。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生产厂家(含广维和蒙维),生产能力为28.5万吨,;其次是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生产能力为16.5万吨,约占12.40%;再次是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11.0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26%。2013年我国聚乙烯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在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有多套新/扩建聚乙烯醇生产装置将建成投产,见表2。如果这些项目按计划实施,预计2017年我国聚乙烯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220.0万吨。
近年来,我国对聚乙烯醇的需求量稳步增长,2013年表观需求量为72.77万吨,同比增长约10.86%,2008~2013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68%。相应产品的自给率也不断上升,2005年为100.62%,2010年为102.47%,2013年为105.16%。近年来我国聚乙烯醇的供需平衡情况见图1。
近年来,随着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的不断开拓,我国维纶纤维用聚乙烯醇的消费量不断减少,而聚乙烯醇非纤用量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2013年我国聚乙烯醇的消费结构见图2。
表1 2013年我国聚乙烯醇的主要生产厂家产能统计 万吨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0.0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 16.5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6
湖南湘维有限公司 9.5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6.0
上海宝旺(集团)江西江维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公司 5.0
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 3.0
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 5.5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 3.5
石家庄化工化纤公司 2.0
长春(江苏)化工有限公司 4.0
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0.0
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 10.0
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11.0
广西广维化工有限公司 8.5
国电中国石化宁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0.0
合计 133.1
表2 我国新建聚乙烯醇装置统计 万吨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计划投产时间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 2014年
新疆青松维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5.0 2014年
新疆粤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0.0 2015年
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 18.0 2015年
宁夏宝塔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10.0
四川宜宾天原集团公司 12.0
中国天(香港)化工集团公司 14.0
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 10.0 2015年
高附加值产品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聚乙烯醇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向高低两极发展,即高聚合度(高粘度)、高醇解度的高精细化产品与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的特种产品发展态势突出,前者在高标号胶粘剂、高强高模纤维、沙泥增强剂等领域有良好表现,后者则为有特别要求的水溶性胶粘剂与水溶性纤维所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支高密高档纺织品内需与出口增加,高档造纸业、石油开采业发展速度加快,汽车工业更是蓬勃发展,汽车、建筑用安全玻璃需求快速上升,这些行业对聚乙烯醇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8年,我国对聚乙烯醇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00.0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2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聚乙烯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产品也实现了多样化,生产工艺技术正在逐渐向低碱醇解方向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生产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普通粘度和醇解度的常规产品,主要用于建筑胶粘剂、低档纺织浆料等领域,而用于高支高密、高档纺织品的纺织浆料、高档造纸用料、石油开采及汽车安全玻璃等用的聚乙烯醇品种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档造纸业、石油开采业发展速度很快,汽车工业更是蓬勃发展,汽车、建筑用安全玻璃需求快速上升,所有这些行业对聚乙烯醇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今后应该积极探索聚乙烯醇新的用途,不断开发新产品,完善产品结构。如开发水溶性PVA薄膜,加强高聚合度(高粘度)、高醇解度的高精细化产品与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的特种产品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膜、聚乙烯醇系高吸水树脂、功能性超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乙烯醇牛奶蛋白纤维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延长产品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聚乙烯醇生产普遍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聚乙烯醇,即石灰石-电石-乙炔-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这种工艺路线能耗高、污染大、成本高,特别是其中间产品电石属于国家限制类产品。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恰当的时机,应该适当发展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法,积极开发生物法装置,逐步实现多种生产工艺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