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钛白粉市场回暖 行业发展趋于理性
2014年36期 发行日期:2014-09-19
作者:zhoukan2012

 

钛白粉市场回暖 行业发展趋于理性
□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 任敏
国际环境拉动钛白粉市场复苏
  1.出口大幅增长
  美国房地产市场自去年以来逐步回暖,今年5月份新房销售量升至近五年来新高。美国房地产复苏拉动钛白粉外需增长,带动全球钛白粉贸易流向和价格变化。1~6月份,我国钛白粉累计出口27.5万吨,同比增长56.7%,增速大幅增长。而同期全国钛白粉累计进口量为9.4万 吨,同比增加218 吨,增幅仅为2.4%。
  2013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290万吨,产量215.5万吨,出口40.30万吨,进口19.37万吨,实际表观消费量近194.6万吨。预测今年全年钛白粉进口数量将同比持平,维持在20万吨左右,出口数量大增至60万吨。见图1。
  2.外销拉动价格
  2014年第一季度钛白粉行业形势依旧萎靡,2季度后国际形势有所好转,例如,四川龙蟒4~6月外贸总量连续三个月超1万吨,对该企业去库存起到一定效果。受外销拉动,各大企业纷纷宣布涨价。继4月金红石型钛白粉连续两次调涨300元/吨、6月4日、7月3日各调涨300元/吨。但值得注意的是,单单依靠外贸来拉涨国内市场有难度,实际上出口尚可的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商集中在四川龙蟒、山东东佳、佰利联、中核钛白、山东道恩、济南裕兴、宁波新福、江西添光、安纳达等近十家,其中个别大型生产商的外销占比已过半,依然有调涨意愿,其他多数的生产商依然受困国内市场僵持疲软,其相对更为理智,并不盲目跟从,多根据企业自身生产、库存等情况个性化调整。
  与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一路飘涨相比,锐钛型钛白粉要理性很多,广西、四川等主产地区价格相对偏弱,低于10000元/吨(含税)的价格较多,华中、华东等地区生产商价格相对较高,在10300元/吨左右,目前主流的锐钛型与金红石型价格差近3000元/吨之多,主要由于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出口相对较少,生产商之间竞争激烈。
  3.国际环境回暖
  根据海外钛白粉巨头康诺斯(Kronos)、特诺(Tronox)2014年二季报:特诺2014二季度单季净利润200万美元,较2013年同期扭亏;康诺斯单季度净利润3310万美元,较2013年同期大幅扭亏。康诺斯开工率再创新高:康诺斯钛白粉开工率在经历了2013年连续4个季度的下滑后,进入2014年后强势反弹,二季度开工率较一季度提升7%至97%,接近满产状态。受益于北美涂料以及建筑市场的强劲复苏,特诺钛白粉销量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3%,企业库存不断下降,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产品销量大于产量的良好态势。
  从国际钛白行业巨头的表现来看,海外行业需求回暖,行业盈利复苏。全球行业改善有望进一步带动国内钛白粉企业盈利改善。
 
钛矿依然弱势运行
  2014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钛精矿100.7万吨,同比减少17.8%。
  自4月中旬以来,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随着四川龙蟒的几番调涨,市场价格“水涨船高”,而之后的3个月攀枝花原料钛精矿的价格走势并没有受此利好传导。钛白粉连涨,缘何钛精矿弱势难改?分析原因有:
  其一,攀西地区钛精矿主要供应国内钛白粉生产商,而目前国内的整体交投市场弱势冷清,远不如外贸市场,由于品牌效应,国际市场走货较好的生产商并不多,大多数的生产商仍然受困行情冷清,故此对于原料钛精矿的采购比较谨慎,价格打压也较为严重。
  其二,从1~6月的进出口海关数据来看,澳大利亚、莫桑比克、越南、印度、韩国等国家在进口矿来源国中名列前茅,共累计进口100.67万吨。攀枝花钛精矿运抵华东等地区,其成本与进口可用于生产钛白粉的矿价格相差不多,加之进口矿品质等优势,有些生产商优先选择了进口矿。
  其三,山东的多数生产商多数采购沂水地产钛精矿,其品位等指标与攀矿相差不多,但整体价格高于攀矿,目前大概市场价格在1050元/吨(含税)左右,与攀矿运抵价格相差无几,所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部分生产商均优先选择附近矿源,从市场价格来看,山东沂水的钛精矿利润相比攀矿要稍好。
 
发展中挑战和机遇并存
  1.扩能步伐大大减缓
  两三年前,公开的扩能和新建钛白项目多达28~30个,涉及的综合产能达160万~18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计划投产,到2015年,行业的总产能将陡增至420万~440万吨。但事实是,除几个氯化法项目和少数硫酸法项目以外,绝大多数项目是处于进度延缓或搁置状态,有的已经取消。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大约束了行业的无序发展,前几年,由于钛白形势的一片利好,众多钛白项目纷纷上马,但随着两年来产能的扩张、市场的疲软,很多项目已停止或流产。从去年至今,真正开工的新项目仅有宁波新福、攀枝花东方钛业、广西大华、河南佰利联、中核钛白、南京钛白旗下徐州钛白化工公司等少数。
  2.脱硝领域受追捧
  由于燃煤电厂和各种工业锅炉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强制性脱硝政策,各个电力集团及钢铁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脱硝改造时间表,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全面建设脱硝系统。因此,脱硝市场很快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最常用最高效的脱硝技术,该技术使用大量脱硝催化剂,因而脱硝催化剂的市场潜力巨大。纳米钛白粉是脱硝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占其重量的80%~90%。随着脱硝催化剂需求的快速增长,纳米钛白粉的市场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根据环保部预测,到2015年需要新增脱硝容量8.17亿kW。“十二五”期间火电厂的SCR催化剂市场总需求量为80万m3,平均每年16万m3。2016~2020年间,火电厂装机量还会增加,且脱硝催化剂的寿命约为3年,需要定期更换,因而,新装机所需的SCR催化剂加上更换的SCR脱硝催化剂,总和会超过100万m3,平均每年20万m3。每方催化剂需要纳米钛白粉的量约为0.5 吨,则“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对钛白粉的需求和为8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对钛白粉的需求将达10万吨。
  随着国内SCR脱硝催化剂生产的快速发展,作为最主要原料的专用型二氧化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虽然在国内某些应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仍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但SCR脱硝催化剂用二氧化钛的国产化已经成为现实。由于颜料级钛白粉市场的长时间持续低迷,脱硝领域的“有利可图”,使得各大企业纷纷关注,已有多家企业或准备或已投身脱硝钛白的生产。例如,金浦钛业与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3月6日签署技术使用许可合同;中核钛白就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署了技术合作研发框架协议,合作领域将包括不限于脱硝钛白、钛钨粉及钛钨硅粉产业化技术,蜂窝状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废弃脱硝催化剂回收再利用技术等。
  3.环保压力促使产业升级
  4月24日,环保法修订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以高票通过,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办法(草案)》。此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预计将成为年内出台的重要政策之一。
  随着国家新的经济政策、环保法规的逐步实施,钛白行业的发展挑战重重。重重挑战的背后,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应对环保压力,广大的下游涂料、纸张企业也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而他们的升级势必会对钛白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转型升级,向着节能、绿色环保、高新产业方向迈进。同时,环保政策的升级,势必迫使一部分落后企业退出。
  随着环保政策的完善和环保理念水平的提高,钛白粉企业的环保状况有明显改进,绝大多数企业都建有环保装置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废副达标排放。各企业因地制宜,创造出有鲜明企业或地区特色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硫-钛”、“硫-磷-钛”、“硫-铁-钛”、“硫-铵-钛”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