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中东乙二醇将继续主宰世界供应格局
2014年40期 发行日期:2014-10-17
作者:zhoukan2012

 

中东乙二醇将继续主宰世界供应格局
□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茂名分公司研究院 谭捷
生产、消费集中在亚洲
   近年来,世界乙二醇装置产能稳步增长。2006年世界总生产能力只有1955.5万吨,2013年达到2681.6万吨。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亚洲、中东和和北美地区,见图1。SABIC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含合资企业产能)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2.66%;其次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生产能力约占8.63%,见表1。
     2013年全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2359.4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等地区,其消费量合计达到2151.7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1.20%。预计到2018年,世界乙二醇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900.0万吨,产能出现过剩。
         1   2013世界前10大乙二醇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占总比例/%        生产装置分布
SABIC公司           339.4      12.66   沙特阿拉伯,中国大陆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231.4      8.63   中国大陆
台塑集团公司        198.0      7.38   中国台湾、美国
Shell化学公司       191.0      7.12   荷兰、加拿大、中国大陆、新加坡、美国
陶氏化学            124.0      4.62   加拿大,科威特、美国
SPDC公司            105.0      3.92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石油化工公司  91.0      3.39   科威特,加拿大
Lotte化学公司        84.0      3.13   韩国
信任工业公司         81.0      3.02   印度
河南煤化集团公司     60.0      2.24   中国大陆
小计                1504.8      56.11  
 
国内生产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截至2014年9月,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达到602.3万吨,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家。生产所用原料除了传统的石油裂解和催化裂化所产乙烯之外,还有利用电石炉尾气、甲醇以及工业弛放气中的H2和CO为原料来生产乙二醇。2014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
       2 2014年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生 产工艺     投产时间
中石化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8.0   SD氧化法        1998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0   SD氧化法        1996年,2012年停产
        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26.2   SD氧化法        1999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60.5   SD氧化法        2002/2007
        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10.5   Shell氧化法     1996
        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6.2   Shell氧化法     1996
        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     30.0   SD氧化法        2005
        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          55.0   DOW化学工艺     2010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36.0   DOW化学工艺     2009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    28.0   SD氧化法        2013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厂          20.0   煤化工          2014
中石油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20.0   Shell氧化法     2007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6.0   Shell氧化法     2000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15.9   SD氧化法        1996/2002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5.0   SD氧化法        1996/2002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36.0   Shell氧化法     2014
中海油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5.0   Shell           2006
其他    辽宁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20.0   SD氧化法        2010
        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 20.0   煤化工          2009
        河南煤化新乡永金化工公司    20.0   煤化工          2012
        河南煤化濮阳永金化工公司    20.0   煤化工          2012
        河南煤化安阳永金化工公司    20.0   煤化工          2012
        河南煤化洛阳永金化工公司    20.0   煤化工          2014
        河南煤化商丘永金化工公司    20.0   煤化工          2014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5.0   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3
        浙江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    50.0   MTO甲醇         2013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5.0   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2
       合计                         602.3
 
市场缺口巨大
     由于聚酯等工业的强劲需求,我国乙二醇仍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量为400.03万吨,2010年增加到664.41万吨,2013年进一步增加到824.62万吨,同比增长约3.53%。2014年(1~7)月份的进口量为500.81万吨,同比增长约5.51%。在进口的同时,我国乙二醇也有少量出口。2005年的出口量为1.23万吨,2010年为0.50万吨,2013年出口量为0.54万吨,同比减少约50.00%。2014年(1~7)月份的进口量为500.81万吨,同比减少约40.31%。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出口情况见表3。
  我国乙二醇进口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加拿大、科威特、新加坡和韩国。从近几年的进口情况来看,来自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进口量变化不大,而来自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却逐年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生产的乙二醇以乙烷为原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因此,近年来其乙二醇生产能力增长迅速,且其乙二醇几乎全部用来出口,我国则是他们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3 近几年我国乙二醇进出口情况统计     万吨
年份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量    进口平均价格   出口量   出口平均价格
                           /美元·吨-1            /美元·吨-1
2009            582.81      604.51      0.67      1068.18
2010            664.41      868.38        0.5      1581.02
2011            727.02      1184.53        0.6      1707.29
2012            796.53      1043.62      1.08       1292
2013            824.62      1068.4      0.54      1555.32
2014(1~7)月 500.81      1969.4      0.22       925.6
 
需求增幅将放缓
  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为707.50万吨,2013年增加到1204.08万吨,同比增长约8.38%,2008~2013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11.28%。相应产品自给率2008年为26.48%,2013年为31.56%。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图2。
     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93.0%,其中大部分用于纤维,小部分用于片基、薄膜与瓶子。另外约7.0%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我国聚酯产能经过前几年的过度发展,面临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装置的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聚酯企业逐步退出竞争。另外,近几年,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减少,对乙二醇等原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此外,我国纺织行业还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料、能源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由此将会导致对乙二醇需求量的减少。但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乙二醇在防冻液上的应用量将会有所增长。总之,今后几年,我国乙二醇的需求仍将会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将有所放缓,预计2018年我国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600万~1650万吨,届时仍需要一定量的进口,但进口量将会逐渐减少。
 
新建装置需谨慎
  (1)从供需方面来看,未来世界乙二醇的需求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该地区的产能虽然将得到较快发展,但消费量仍然大于产能,所需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中东地区因为消费量有限,所生产的产品仍将主要用于出口,且大都将出口到亚洲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供需将基本维持平衡。由于中东乙烯来源主要是乙烷,其乙二醇生产成本低,故中东地区乙二醇的生产状况将直接影响世界乙二醇的供应格局,其将继续主宰世界乙二醇市场。未来几年,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将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装置开工率不会太高,因此,我国乙二醇依然需要进口。现有生产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装置挖潜改造,扩大装置生产规模,加强技术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现有装置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再新建几套生产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以扩大生产规模,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但新建装置一定要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慎重决策,适度发展,不可一哄而上,尤其是采用煤化工生产乙二醇的生产装置。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未来石油乙烯法路线仍将是世界主要的生产方法。我国乙二醇生产技术仍将是石油乙烯法路线和煤制乙二醇等技术共存。由于目前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总体还处于商业化生产前期,尚未完全成熟,在加氢催化剂的稳定性、使用寿命,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工艺中一氧化碳脱氢反应器、催化耦联羰基化反应器、亚硝酸酯再生反应器等工程放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装置的耗水量、三废处理等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或改进因此。因此,今后应该加大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解决现有合成气羰化加氢生产乙二醇技术的难点和瓶颈,实现现有装置的满负荷运行,酌情开展新的示范;依托大型示范工程,重点解决草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器和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器等主要设备放大、合成水处理与回用,乙二醇精馏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等问题。对于石油乙烯法工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开发和使用新型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催化剂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从消费结构方面来看,生产聚酯仍将是未来乙二醇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但我国今后应该加大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油、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涂料、油墨等行业的应用开发力度,逐渐改变用途单一的局面,形成从生产到应用的有效产业链,以化解市场风险。
  (4)虽然我国煤制备乙二醇技术相对于传统石油路线法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中东以乙烷为原料的生产路线相比,成本优势不是十分明显,其产品仍将是国内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相关企业应该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避免在竞争中造成大的损失。
     5)今后几年,随着通辽金煤化工公司二期、内蒙古苏尼特碱业、陕西延长石油、新疆天智辰业化工、新疆美克化工、山西襄矿泓通煤化工等一大批煤化工制备乙二醇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将形成煤路线主要在西部,石油路线主要在东南部的格局。但下游聚酯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因此,如果不及时调整下游聚酯生产装置布局,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乙二醇行业的健康发展。
  (6)新技术开发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支撑。今后除了现有生产技术之外,还应该加快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碳酸乙烯酯法、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纤维素催化转化法合成乙二醇等新技术的开发,以推动我国乙二醇生产技术和聚酯产业的进一步快速稳定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