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乙烯市场缺口仍然可观
2014年45期 发行日期:2014-11-21
作者:zhoukan2012

 

乙烯市场缺口仍然可观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郭贞姬 范玉丽
亚太产能继续快速扩张
  2013年世界乙烯产能为1.49亿吨,同比增长2.3 %,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新加坡、伊朗和中国。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在83%左右,同比增长3%,但仍处于低位。
  近几年,新加坡的乙烯工业发展较快,2012年新加坡乙烯产能为278万吨。2013年5月,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第二套蒸汽裂解装置投产,新增乙烯产能260万吨。
  至2013年年底伊朗乙烯产能达到673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5%,跻身世界乙烯前五强,在中东地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化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伊朗具有丰富的廉价乙烷资源,其11座乙烯裂解装置使其在国际石化品出口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预计2014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640万吨。在北美,由于页岩气大发展带来丰富和廉价天然气液原料,将助推乙烯产能快速扩张,如陶氏化学、雪佛龙菲利普斯和埃克森美孚等都在积极参与美国新一轮乙烯建设大潮。2017年前美国乙烯新建扩建概况见表1。而相比之下,欧洲乙烯工业还将继续遭受高生产成本的影响,因为欧洲大部分的乙烯装置是基于石脑油原料,而原油价格较久处于高位。中东生产商还会继续享受相对廉价和受补贴的天然气液原料优势,但是,未来新建乙烯工厂能否继续获得较廉价原料还不确定,这将会导致中东地区新建乙烯产能放缓,预计2014年、2015年中东新增乙烯产能分别为110万吨和46万吨。亚太地区将继续成为新增乙烯产能集中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2013年,受下游衍生物市场和石化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世界乙烯消费增速放缓,全年乙烯消费量约1.33亿吨,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的速度继续增长,即需求量每年将增长600万吨,到2017年总需求量接近1.58亿吨。
  2013年全球乙烯消费结构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最大消费领域为聚乙烯,约占乙烯总消费量的61%,环氧乙烷约占14%,二氯乙烷约占11%,其他应用领域的消费占8%。2013年世界乙烯消费结构见图1。
           1 2017年前美国乙烯新建扩建概况      万吨
公司名称           产能        公司名称         产能
道化学              195     利安德巴塞尔        83.9
埃克森美孚          186     台塑(美国)化学    80
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 150     西方化学品          50
萨索尔              150     Equistar化学        22
西湖化学            104     巴斯夫              17
 
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程度提高
  2013年国内新增乙烯产能为222万吨,总产能达到1920万吨。国内乙烯装置产能主要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装置,占国内乙烯总产能的88.4%,其中,中国石化下属乙烯生产厂家为15家(包括上海赛科、南京扬巴、福建联合石化、天津中沙石化和中韩武汉石化5家合资企业),共有15套装置,总产能达到1023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53.3%;中国石油下属乙烯生产厂家为6家,共有10套装置,总产能为511万吨,占26.6%。
  我国乙烯工业产能快速增长,乙烯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升,2013年乙烯生产企业平均规模达到76.8万吨,同比增加2.3万吨;乙烯装置平均规模64.0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高于世界52万吨的平均规模。2013年乙烯装置开工率仅在75%~85%,主要因为乙烯下游装置检修较多。
  近两年,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有小规模乙烯装置的关停,如东方石化公司15万吨装置从2012年9月10日停车至今;吉林石化15万吨装置从2013年3月20日停车至今;抚顺石化公司15万吨装置从2013年5月停车检修至今未再启动;上海石化14.5万吨装置2013年11月25日永久停役。
  2013年国内乙烯总产量为1635万吨,同比增加9.2%。其中,中石化产量为985.91万吨,同比增加40.31万吨,占国内乙烯总产量的60.3%;中石油产量为398.11万吨,同比增加44.16万吨,占24.3%。截至2013年底国内主要乙烯生产装置情况见表2。
  预计2014年国内乙烯新增产能约200万吨左右(四川乙烯于2014年3月已投产)。其中,来自煤制烯烃的产能增加将达到115万吨,占新增产能的一半以上。因为国内烯烃价格持续走高,而上游原材料煤炭和原油的价格明显分化,煤炭价格2014年以来一路下跌,而原油价格较久居高不下,所以与油制烯烃相比,煤经甲醇制烯烃(MTO)在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受到市场关注。未来国内乙烯新增产能将主要依赖煤化工以甲醇制烯烃,预计2015~2020年间煤制烯烃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519万吨。近几年国内主要新建和扩建大型乙烯项目情况见表3。
  表2 截至2013年底国内主要乙烯生产装置情况 万吨
企业名称           生产能力      产量    乙烯收率/%   双烯收率/%
中国石油               
 大庆石化           120       76.00       35.72       49.45
 吉林石化1#           15       2.20           -           -
 吉林石化2#           70       71.16       32.62       48.58
 抚顺石化1#           14       4.30           -           -
 抚顺石化2#           80       34.24       31.16       46.84
 辽阳石化             20       15.13       32.68       50.01
 兰州石化1#           24       13.50       32.94       46.59
 兰州石化2#           46       49.66       31.01       47.26
 独山子石化1#         22       24.54       35.30       49.82
 独山子石化2#       100      107.38       34.05       50.34
小计                 511      398.11      
中国石化               
 镇海炼化          100       111.08       33.20       49.34
 燕山石化           71        72.30       30.81       45.72
 齐鲁石化           80        72.30       32.59       47.43
 扬子石化           80        70.55       31.40       46.31
 上海石化1#        停役        13.70           -           -
 上海石化2#         70        81.64       33.67       49.63
 茂名石化          100       112.55       32.69       48.15
 广州石化           21        22.50       33.66       49.21
 天津石化           20        22.21       33.46       48.67
 中原石化           18        12.80       34.65       50.72
 东方石化           15        停产            -           -
 上海赛科          114       116.67       30.97       45.81
 南京扬巴           74        71.90       30.60       46.70
 福建联合           80        71.40       31.40       46.08
 中沙天津          100       108.64       30.98       46.67
 武汉乙烯           80        25.67       29.86       43.76
小计                1023       985.91          
地方石油化工               
 辽宁华锦化工1#     18        14.57       34.10       47.34
 辽宁华锦化工2#     45        52.91       32.17       47.48
 
3 近几年国内主要新建和扩建大型乙烯项目情况       万吨
企业名称    现有规模    投产后规模    计划投产时间
广东中科        0          100         2016
上海石化        70          150         2014
扬子石化        70          160         2015
海南炼化        0          100         -
惠州石化        95          195         2016
 
国内市场缺口巨大
  2013年,随着乙烯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单体乙烯表观消费量达到1785万吨,同比增长9.5%,单体乙烯自给率为89%,但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增加3.4%,达到3421万吨,乙烯自给率约52%,还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
  目前,国内60%的乙烯用于生产聚乙烯,是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其次是用于生产PVC,占乙烯消费量的23%。2013年我国乙烯的消费构成见图2。  
  随着我国建材、家电、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聚乙烯、苯乙烯、合成橡胶等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从而可以带动乙烯的消费市场,预计2014年单体乙烯需求量将增加9.0%,达到1945万吨,乙烯当量需求量将达到3595万吨,当量乙烯需求量缺口仍较大,将继续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乙烯需求的增加使我国乙烯进口贸易越来越活跃,进口量保持较快上升趋势,进口量由2006年的11.74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170.4万吨。与此相反,国内乙烯出口量急剧下降,出口量由2006年的12.87万吨下降到2013年的34吨,见表4。
           4 近几年国内乙烯进出口情况          万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进口量   11.74 50.98   72.12 97.46   81.54 106.04 142.25 170.38
出口量   12.87   4.97   1.42    1.54    3.35    0.97   0.001 0.0034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1)未来乙烯生产将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炼化一体化发展
  新建乙烯装置将以百万吨级为主,装置规模将继续扩大。例如,计划2014年之前投产的世界新建乙烯装置项目中,卡塔尔石油/埃克森美孚的新建乙烯装置规模为160万吨、印度伊莎古吉拉特石化和委内瑞拉Polimerica的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均为130万吨。世界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也逐年增加,沙特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已达到91万吨;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77万吨;北美地区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65万吨。特别是,中东资源国家已将完善石油工业上中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炼化工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利用其廉价天然气资源优势,在其国内与跨国大公司合资就地建设和到国外与有市场前景的国家合资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
  我国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武汉石化和四川乙烯等一批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的投产,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64.0万吨,较去年增加8.0万吨,高于世界52万吨的平均规模。目前,国内乙烯工业基本形成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聚集区,乙烯产能分别占国内总产能的26%、29%和13%。
  (2)美国乙烯工业将重新赢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美国由于页岩气的大力开发,使美国乙烯生产商减少石脑油而选择更为低廉的页岩气作为乙烯原料,因为其原料成本仅是石脑油的30%~40%。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使得廉价乙烷产量大幅增长,增速比乙烯产量略快,该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将继续低于原油价格(在相同能量单位基础上),美国供应商将最大限度生产天然气凝析液,由此以天然气副产物为原料的乙烯装置得到更快发展。美国天然气价格较欧亚低,且其乙烯工业及下游高端产品生产具备技术优势,美国乙烯及其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将较以前会有较大的降低,并重新赢得竞争优势。
  (3)乙烯裂解原料结构将继续向轻质化方向发展
  从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液体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重看,北美地区最高,为84.3%,中东地区为77%,西欧和亚太地区分别为36.3%和32.6%。从石脑油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重看,亚洲和西欧分别高达60.1%和59.7%,北美地区仅为6.7%。预计2020年全球乙烯产量将增加5200万吨,其中,乙烷、LPG和液体原料的使用量将分别增加44%、14%和41%。世界乙烯裂解原料中,乙烷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3%,LPG的年均增速为0.2%,石脑油需求将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
  (4)国内乙烯生产技术国产化和乙烯产能布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乙烯生产技术不断升级和提高,大型裂解炉、裂解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大庆石化120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的技术工艺包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完全国产化。抚顺石化大乙烯建设中,国产设备达到72%,实现关键设备乙烯压缩机组的国产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以煤等非石油基原料制乙烯的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神华包头煤化工等多个示范项目已投产。
  随着我国扩大开放,获得批准的中外合资乙烯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外资在华乙烯权益产能,以及在全国总产能中的占比将继续增加,我国乙烯工业布局逐渐面向全球。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石化优势明显,近年来合资产能不断提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国内三大石化公司都与外资合作建设了乙烯项目。如最近中国石油正在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资建设中俄东方石化项目中包含一套百万吨乙烯装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