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 产业影响几何?
□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当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油气资源摆动巨翅,不只是亚马逊丛林腹地可能刮起飓风,全球的能源、金融、商品和产业市场都将迎来一场风暴。原油价格跌落将持续多久?能源结构多元化难上加难?中国原油储备正迎来最好时机?成品油将迎来“九连跌”?国企地炼的生存环境将冰火两重天?天然气、页岩气、煤化工、轻烃、化工产业影响几何?本期中国化工信息特别制作的专题,将共同关注油价下跌对能源、炼化、化工各产业的影响。
自今年6月开始,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整体跌幅超30%——美国WTI从6月均价105美元/桶附近开始逐级下滑,至11月底已跌至68美元/桶;与此同时,北海布伦特价格更是从最高时的112美元/桶附近,一路下滑至72美元/桶,创下四年以来的最低纪录。11月27日,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拒绝减产,使得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问题仍然难以得到解决。
油价低位将持续 最终回升是趋势
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龚金双分析,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多种原因。一是供需宽松度加剧;二是为争夺市场份额,沙特提高了原油产量,不再自动充当平衡角色;三是欧美有意制衡俄罗斯;四是国际金融等环境打压油价。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稳步退出QE等,使美元稳健上行,打压油价。他在《国际油价急转直下 石化市场整体受益》一文中指出,近期油价会相对稳定,OPEC会议和伊核问题将是影响国际油价的关键所在,而中期来看,预计油价会相对较低,但由于多因素的交织,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仍将上升。资深石油化工专家朱和教授也预计此次油价较低的时间将会持续一、二年左右。而后,国际油价将可能会触底反弹,振荡上行,回升到原先90~100美元/桶的水平。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他对油价走势的观点。他认为,总体来看,国际石油价格缺少风向标,市场处于没有“警察”疏导的状况,当前还看不到油价控制的信号。11月27日举行的OPEC成员国会议中仍然拒绝减产,因此后市油价继续下探几成定局。
增加储备好时机 完善体系最重要
近期的油价下跌,很多观察者将之与中国增加原油储备联系起来。不可否认,油价低位时期的确是石油储备补仓的好时机。厦门大学林伯强就表示,目前的油价是石油储备的好时机,但是他也提醒,考虑到可能对市场价格的冲击,短期从国际市场上购买非常大量的石油需要谨慎。而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则认为低迷的油价不仅为中国的石油储备创造了“补仓期”,还让中国企业赢得了大步“走出去”的历史机遇。那么,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董秀成在《完善国际石油储备体系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一文中指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成为常态,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低吸高抛”,有利于平抑国际原油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怎样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得到需要的石油资源,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迫切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主要由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原油,而中东、非洲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可以平抑国际突发事件对原油市场的冲击,为我国赢得较为充分的反应时间。我国当前的石油战略储备大概仅有30天的储备量,相对美国、西欧等国家的90天常规储备量的距离还相当大。因此,我国还有待加大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力度和加快其建设的进度。
石化大局将受益 供求关系定乾坤
至于低油价带来的影响,龚金双在文中也指出,国际油价的下跌整体而言石化行业是受益的。但是,化工产品市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企业实际盈利情况具体分析。对产能过剩或库存较高的化工子行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化工子行业影响不一 供需格局决定市场走势》一文分析短期内,油价下跌对大部分化工子行业影响趋于负面,但中期而言,部分供需格局向好的子行业将是主要受益者。预计后市不同产品走势将出现分化,供需格局良好的子行业产品价格有望逆势走强。
而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于春梅对于油价下跌对炼化以及化工行业的影响持悲观态度。她认为油价下跌对下游油品消费行业有利,如交通运输业。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上游开采行业收入将大幅减少,天然气、煤炭等为原料生产同质化产品,而产品价格由石油路线确定的子行业,如煤制烯烃等,其竞争优势也面临削弱。自6月以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幅度超过30%。这对炼油和下游化工企业的盈利无疑会造成巨大影响。尽管油价下跌降低了化工行业原料成本,但也对终端产品的售价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市场需求低迷,存货高企,对化工行业来说整体效应是负面的。
煤化工全线迎挑战 深度调整竞生存
我国煤化工近年来发展迅猛,煤化工产业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油价长期高位运行而获得。但中科合成油唐宏青教授认为,目前煤化工企业的利润通用的“分段核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大型煤化工企业都是煤炭集团的一部分,影响煤化工企业利润的三个部分:采煤、运煤、煤加工的利润都在这个集团里面。它们之间要有一个平衡。
唐宏青在《煤化工 坚持配角地位 在油价波动中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指出,目前的油价下跌基本上是一个正常现象,煤化工企业不必惊慌,原油价格本质上波动性很大的,只要坚持“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补充”这一发展理念,煤化工产业就不会因油价波动而垮掉。分项目类型来看,现代煤化工的三个项目,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都在接受这场考验,煤制气与油价关系不大。煤制烯烃经得起油价降至70美元的考验,煤制油的情况也类似。唐宏青表示,煤化工企业现在要做的是适应即将到来的调整期,进行技术创新、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油价下跌 轻烃利用表现“冷”or“热”
高油价曾驱动我国的轻烃"热",但面对当前的油价急剧下跌,轻烃市场将表现如何?在《油价涨与跌 轻烃利用表现“热”与“冷”》一文中,专家分析,轻烃资源主要包括炼化企业副产的轻烃、进口轻烃和油气田、煤化工等轻烃,但轻烃定价更多取决于国际贸易。由于进口轻烃将主要来源于天然气价格较低的美国、中东等地,资源数量较大且平衡价格较低。我国汽油和石化产品需求旺盛,总体看,即使国际油价长期保持在70~80美元/桶水平,轻烃利用仍有竞争性价格优势。另有消息称,目前成品油价格"九连跌"已成定局,国营石油公司成品油价格大幅下跌,成交亦受到打压,C5作为调油原料的部分严重受阻,而在国家税务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C5调和进入油品市场的门槛不断提高,因此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无疑导致C5市场的寒冬提前到来。
截至本刊发稿之时,正值OPEC决定拒绝减产之时,油价的滑铁卢再次下探。但据本刊记者对业内人士的采访来看,石油炼化、轻烃、煤化工等关联行业并未对本轮油价的下跌产生太多的恐慌情绪。一方面,对油价走势行业普遍认为长期来看,油价仍会回升。另外一方面,下游企业也普遍表示尽管油价下跌短期内会对库存产品形成压力,但是整体的供求关系仍是影响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同时,油价的下跌也为倒闭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无论油价涨跌,练好内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