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MMA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14年47期 发行日期:2014-12-05
作者:zhoukan2012

 

MMA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蓓
欧、美、日市场发展放缓 亚洲成为未来发展之重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浇铸、挤出片材和模塑料,其次是表面涂料。近年来世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电脑和平板电视大量采用液晶显示器(LCD)替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使LCD的消费量持续增长。此外,广告牌用品、汽车配件、人造大理石等在亚太地区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带动了MMA和PMMA的需求,MMA和PMMA已成为亚太地区今后的投资热点。世界各大生产厂商都十分看好亚洲MMA市场前景,纷纷计划在亚洲新建和扩建MMA项目。普通PMMA产品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属于市场成熟产品,发展放缓。
  2013年世界MMA的生产能力约为432万吨。最大的生产企业是日本三菱化学,产能达到135.7万吨,其次是赢创57.4万吨,排在第三位的是陶氏化学47.5万吨,这三家公司的合计产能超过世界总产能的一半。其他企业还有住友化学、韩国湖南石化、日本旭化成、中国台湾台塑、韩国LG化学等。
  预计2014年世界MMA生产能力将增至483万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
 
国内生产集中 异丁烯法主要由外资企业采用
  2005年后外资涌入中国投资MMA项目,到2013年中国MMA产能达到62.5万吨,产量为34.7万吨,2008~2013年MMA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和5.1%。
  目前国内生产MMA的企业主要有4家企业。国内最大的MMA生产企业是吉化集团,产能超过20万吨,采用丙酮氰醇法(ACH法)生产。世界最大的两个MMA生产商日本三菱化学和赢创德固赛都在中国建有工厂,产能分别为19.3万吨和10万吨。另一个MMA生产企业是民营企业,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其他几家较小的MMA生产企业,装置都未正常运转。预期未来几年,中国将形成以吉化集团、三菱化学、赢创德固赛为主的MMA竞争格局,这3家公司MMA产能占到中国总产能的81.6%。
  2013年国内主要MMA生产商见表1。
1 2013年国内主要MMA生产商情况   万吨
企业名称                        产能
中石油吉化集团                  21.7
三菱化学公司                    19.3
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0.0
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      7.5
 
国、内外消费结构相近 PMMA直接影响MMA的发展
  世界MMA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PMMA)的浇铸、挤出片材和模塑料,其次是表面涂料。目前,国外加工企业正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PMMA树脂,比如国外企业已推出PMMA与ABS共混的工程塑料产品,该产品既保留了ABS良好的加工性、韧性,同时又兼具PMMA优异的耐候性、表面硬度和光泽性等优点,使得PMMA/ABS合金具有比ABS好得多的耐候性、耐刮擦性和光泽,该产品广泛运用于要求外观亮丽的各种电器、电子及复杂制件外壳等。
  2013年世界MMA消费结构见图1。PMMA模塑料是LCD面板的主要原料,LCD需求的迅速增长大大促进了光导用PMMA切片和粒料的生产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的需求增长强劲。未来PMMA仍将是MMA的最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MMA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生产PMMA产品,其次是用于生产塑料加工助剂ACR、MBS和表面涂料。PMMA俗称有机玻璃,产品通常可分为浇注板、挤出板和模塑料。我国PMMA生产企业有数百家,其中大部分为PMMA浇注板生产企业。目前我国PMMA主要消费领域为广告灯箱、标牌、灯具、浴缸、仪表、生活用品、家具等中低端市场,但在高端市场还处于空白。
     2013年中国MMA的总消费量为53.3万吨,消费结构见图2。
  未来几年,PMMA的消费仍将是MMA消费增长较快的领域。在中国,MMA在防射线PMMA、光学纤维等特种PMMA的应用领域尚属空白。随着国内广告业、中高档家具业、建筑业、交通业、光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对PMMA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产品将逐步由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扩展。PMMA还可用于制造LCD导光板,我国LCD需求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PMMA的生产。预计2013~2018年用于PMMA领域的MMA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11.6%。
 
MMA价格与原料走势相近
  2011~2012年MMA整体价格呈平稳下滑态势。2013年初,价格继续下落至15200元/吨。2013年MMA价格走势总体呈“V”走势,第1季度价格稳定在15200元/吨左右,4月份后价格猛降至14300元/吨,其后半年基本维持在这个价格左右。自9月份开始价格回升,到10月份时达到16000元/吨以上,至年底价格变动不大。图3为中国MMA在 2011~2014年价格走势。
 
国内企业生产有限 MMA进口量保持高位
  中国MMA约占甲基丙烯酸酯进出口总量的95%。MMA近年来进口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从2012年后,进口量升至20万以上。2013年MMA进口24.5万吨,同比增长2.5%;出口5.2万吨,同比增长10.6%。主要进口海关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我国MMA出口相对较少,2009~2011年都是5万~6万吨,2012年出口量下降到4.5万吨左右,2013年有小幅增长,达到4.7万吨,增长0.2万吨左右。
 
整体行业发展平稳 新工艺国产化是关键
  2013年我国MMA行业发展平稳,需求量稳步增长。2013年MMA价格虽有所下降,但是与其原材料价格走势相近,因此边利有小幅下降,但还是维持在较高的获利水平,生产企业处于良好经营状态。
  中国MMA传统生产主要采用ACH法生产,但由于工艺特性,上游原料环保等原因,发展受限。新兴的异丁烯法的工业生产目前主要被国外合资企业垄断,国内虽然新建成了异丁烯法的工业化生产装置,但目前生产还不稳定。待突破技术垄断后,我国的MMA生产必将有较大的飞跃。
  未来有几套新建装置将陆续投产,预计2015年MMA的供应量将有大幅提升,预计到2018年, MMA行业将摆脱目前依赖进口的局面,基本达到自给自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