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沧州渤海新区:打造环渤海地区新兴工业化基地
2014年50期 发行日期:2014-12-26
作者:zhoukan2012

 

沧州渤海新区:打造环渤海地区新兴工业化基地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沿海,北依京津,南连齐鲁,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一港一市三园四区”,即黄骅港、黄骅市、中捷产业园、中捷产业园、南大港产业园、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骅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区、南排河海洋经济产业园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海岸线130公里,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战略新兴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中,将京津冀区域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即西、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优化调整区、南部制造业与耕作区和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沧州渤海新区依托自身的区位和产业基础,成为南部制造业发展区和东部临港产业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首都经济圈的“四区四带”空间格局中,沧州渤海新区是临海文化发展区、滨海发展带一区一带的重要节点。
 
一、黄骅大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域内的黄骅港地处渤海湾穹顶处,已建成2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是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也是中西部和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出海口。
  目前新区现正在加快建设一批原油、液体化工 、LNG、煤炭、矿石、散杂货、汽车滚装等5-20万吨级码头,到2015年黄骅港吞吐量将达到3亿吨,集装箱突破150万标箱。以港口为龙头,渤海新区域内多条国道、高速、铁路密集交互,构建起了与京津、周边省份和中西部地区快速通达的“大通道”,成为了我国北方海公铁综合交通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随着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的通车,在黄骅港和荷兰鹿特丹之间形成了世界上最短的亚欧大陆桥。
 
二、九大园区,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
  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临港物流产业园区 石化产业园区 黄骅汽车产业园区 南大港生态产业园区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海洋经济产业园区    中欧产业园区 黄骅港综合保税区
  按照“港口导向、港产联动、突出特色、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了《渤海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了26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装备、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临港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了大芳烃产业链、烯烃产业链、盐化产业链和煤化工产业链,具备了1000万吨炼油、300万吨重交沥青、15万吨TDI、63万吨PVC和36万吨烧碱的石化产业基础;冶金装备产业,已形成了普碳钢和特钢两大产业链,聚集了中国一重高端冷轧板、北汽40万辆整车、中钢8万吨镍铁、河北钢铁集团千万吨特钢等一批重点项目,具备了600万吨装备新材料的产能。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1000万吨特钢、1000万吨炼钢的能力;电力能源产业,坚持以煤电为主,热电、风电和光伏发电为补充,重点抓好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以海水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海洋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具备了252万千瓦火电和10万千瓦风电的能力,最终将形成1000万千瓦发电的能力;现代物流产业,以城市商贸物流、煤炭物流交易、化工品物流交易、建材集散物流和油品集散物流等枢纽性物流中心为主要方向,规划建设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等一批专业物流园区,“三心、六通道、十八节点”的临港现代物流产业链正在形成。
 
三、政策支持 助力企业发展
  渤海新区是国家和河北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叠加地,极具发展活力,投资回报丰厚。渤海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全面纳入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是河北省确定的金融创新试验区,更是河北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和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被誉为"增长极上的皇冠",在用地用海、行政审批、金融创新、能耗和环境容量等方面有着比其他地区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
 
  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渤海新区正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加速崛起新的难得历史机遇。沧州渤海新区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放眼全球的战略思维和争创一流的实干品质,掀起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设热潮,谱写着沿海强区、壮美新区的时代史诗,锻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皇冠上的明珠。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