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4硅产业盘点
2015年2期 发行日期:2015-01-09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58
 
2014硅产业盘点
 全国硅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联盟   仲伟科
  硅材料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于其丰富的来源,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石化替代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电子材料。我国硅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以高纯石英、金属硅/三氯氢烷、单晶/多晶硅、有机硅、硅铝合金、白炭黑等为主要分支的完整体系,某些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规模已经列世界前茅。
  2014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经营困难和风险等,硅产业也不例外。总体来说,我国硅产业发展平稳,压力和困难反而成为行业优胜劣汰的动力。企业则有的喜有的忧,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硅产业的各个子行业也各有一段精彩,足供年初岁末品评。
 
一、 金属硅/三氯氢硅 沉稳中见波涛
  作为硅产业的上游,金属硅(工业硅)/三氯氢硅(TCS)在2014年表现平稳。在环保等成本压力支撑下,市场价格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下降,整个形态是年中低两头高的V字型,下半年走势与石化系列的狂跌绝然不同,尤其是三氯氢硅借力APEC环保风暴和多晶硅开工率提升,反而来了个年末翘尾。但这段上涨行情能在大宗产品一片跌声下坚持多久,还需拭目以待。
  自从被工信部列为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关注对象后,金属硅生产近几年来面临的环保压力日趋增大。2014年各地政府坚持环保不达标坚决不允许开炉,导致很多企业即使丰水期也没有开炉。在我国金属硅生产大省云南,2014年的电价比往年都高,生产成本成为硬支撑。新疆地区新建产能比较多,环保标准起点高,开工情况好于其他产区。
  全国主产地统计来看,新疆和云南开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60%左右。全国2014年平均开工率约45%,产量166万吨左右,比2013年增长约11.4%。2014年前10个月我国金属硅出口72.6万吨,同比增长27.3%,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85万吨,创造历史新高,占产量的一半以上。
  从下游需求来看,2014年汽车、房地产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前10个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而2013年同期增长率为17.2%。2014年前11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为11.9%,2013年同期增速为19.5%。硅铝合金消费主要受汽车产业影响,其次是房地产等。2014年硅铝合金对金属硅需求的增长率在10%左右。来自有机硅的需求平稳,多晶硅产量的快速增长对金属硅需求增长贡献很大。
  2014年金属硅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应属宁波合盛,其次为永昌硅业和三新硅业。合盛的产量估计占全国总产量10%以上。
  虽然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抢眼,多晶硅生产火爆,但是三氯氢硅生产商却压抑了大半年,终于在第四季度展现笑颜。11月在北京召开APEC会议,北京周边地区包括山东、河北,环保压力突然加大,而这些地区恰恰是三氯氢硅及其原料液氯的主产区。于是,随着相关工厂停产或限产,在4800元/吨的水平上盘整了大半年的三氯氢硅价格,于10月中下旬突然飙升,年末达到5400元/吨,甚至超过了年初的价位。我国三氯氢硅最大生产商之一的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自APEC后一直不能恢复满产,这也可能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三氯氢硅来说,多晶硅和有机硅是其两个并重的市场,几乎各占一半。2014年三氯氢硅和多晶硅价格走势,却正好相反,前者是V型,后者却是倒V型,相当诡异,但仔细推敲又很合理。
  对于自身没有下游产业链,纯粹依赖外销的三氯氢硅企业,有两点新变化值得注意。一是经过2012~2013年大洗牌,目前开车的多晶硅企业都在降低成本上下足了功夫,冷氢化成为必然的辅助装置,三氯氢硅的消耗比大幅下降,个别企业四氯化硅副产率甚至为零。二是是硅烷流化床法将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国内江苏中能的硅烷流化床法技术已经在万吨级装置上成功应用,国外有两家多晶硅公司先后宣布将在中国建设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硅烷流化床法装置。
  我国三氯氢硅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不亚于金属硅,全国曾经有50多家年产能在万吨以上的企业,但2013~2014年开车运行的仅15家左右。连续几年不开车的设备已经报废,包括江苏中能和淄博齐泉这些自身消费三氯氢硅的企业。也有很多企业仍具备复产条件,一旦三氯氢硅在目前价位运行几个月,就有可能带来一批复产企业。虽然下游用户在购买原料时对相关杂质有特别要求,不会轻易更换采购地,但如果三氯氢硅价格超出了他们的忍受力,而他们又无法将上涨的成本传导下去,那么不妨换一个供应商。
  初步统计,2014年新加入或扩产的金属硅生产企业有:新疆新沛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包头市和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另外汝州市福瑞硅石有限公司和甘肃三新硅业的项目还在建设中。而三氯氢硅方面,仅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填平补齐项目完成,产能由1.5万吨扩建为2.5万吨;新安化工下属镇江江南公司的2.5万吨项目于2013年底建成,于2014年上半年进行试生产。
 
二、 多晶硅 给点阳光就灿烂
  新政策、双反、破产是多晶硅/光伏行业在2014年比较显眼的标签。对于多晶硅/光伏行业,2014年的阳光来的比较早。1月20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终裁的公告》,裁定美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仍维持53.3%~57%的原判,韩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则由2.3%~48.7%微增至2.4%~48.7%,但没有德国企业的事。中国近几年进口的多晶硅大概有80%来自这三个国家。紧接着,2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称2014年光伏的装机计划为14GW,这个数量较2013年增加4.5GW。这一年,涉及到光伏产业的鼓励支持政策陆续又出台了不少,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增加新疆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的通知》,《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等。2013年下半年开始恢复生机的多晶硅行业生产热情越来越高,受到财务危机影响的赛维LDK也恢复了生产。到了9~10月份,业内相关人士开始呼吁“限产”了,年内不断上涨的多晶硅价格也开始盘整,从11月开始阴跌。预计2015年多晶硅价格将步入下降通道。
  初步估计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12.5万吨,比2013年增加50%以上。前10个月我国共进口多晶硅8.13万吨,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26.6%。全年22万吨的消耗量,扣除电子行业,仍相当于33~38GW的装机量。根据初步估算,我国前11个月新增光伏装机约6GW左右,估计很难完成国家能源局14GW的全年目标,这与我国多晶硅消费水平相去更远。工信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是上半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达15.5GW,同比增长34.8%,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3.5GW。说明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有70%以上依赖出口,因此,国际贸易摩擦也就难免。
  3月,继美国与欧盟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关税后,一向宣称对中国光伏产品不设壁垒的澳大利亚突然宣布考虑也将对中国提起双反调查。3月19日,中欧多晶硅争端和解。5月又传出日本、印度亦考虑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双反。8月14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决定自9月1日起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冬天来临的时候,加拿大也加入了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的阵营。美国商务部12月16日宣布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方将征收“双反”关税,同时认定中国台湾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将征收反倾销税。
  11月行业内接连发生了2件并购大事:中国蓝星集团11月24日宣布,同意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EC太阳能,并会将其与2011年收购的另一部分挪威资产埃肯公司进行合并。保利协鑫于11月30日公布要出售80亿元的硅片资产,希望借此降低该公司的短期负债,提高保利协鑫多晶硅业务的生产及技术能力。但12月19日,这家公司又公告终止出售硅片业务。
  另外,2014年我国多晶硅行业有的企业退出了,有的企业扩产了,也有新建计划宣布,见表1。如江苏阳光抛弃多晶硅业务,剥离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后者开始破产清算。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川投能源公告该公司参股33.14%的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破产清算。10月航天机电发布公告,将对其持有的参股公司内蒙古神舟硅业剩余投资计提减值1.2亿元到2.47亿元。乐山电力投资者建议乐电天威进入破产保护程。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宣布破产。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10月21日向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美国破产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
            1 2014年我国多晶硅扩产及新项目计划           万吨
公司                                 地址    新增产能       备注
陕西有色集团/REC硅材料公司      陕西榆林        1.9     2月签署协议。
使用FBR技术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疆石河子      0.6     12月开始调试
宜昌南玻硅材料公司              湖北宜昌        0.3     5月达产
武汉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6.0     5月签约
保利协鑫(江苏中能)            江苏徐州        2.5     9月建成并试产
赛维LDK                         江西新余        0.5     7月恢复生产
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巴彦淖尔 0.5     11月并线投产
SunEdison公司/某中国公司        中国            2.0~3.0 10月宣布
 
三、 有机硅 精细化发展有前途
  中国有机硅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世界硅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个别产品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供求平衡看,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已经过剩,目前进出口基本持平,有可能在2015年出现净出口。2014年前3个季度,中国进口了9.05万吨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同比下降12.1%;出口8.86万吨,同比增长28.6%。
  我国有机硅产业中,生产单体的基本上都是大型企业,生产制品的则大中小型企业都有。从2014年的经营情况看,在不同的子行业、企业规模和产业链布局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劣之分,但上游单体企业盈利困难,下游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见表2)。
  我国有机硅最大的下游产品是硅橡胶,而硅橡胶,尤其是室温硅橡胶,最大的终端应用领域在建筑行业。2014年房地产建设增速放缓,对硅橡胶的整体需求增长有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业内的领先者没有影响,比如回天新材。在硅橡胶系列中,LSR是行业内最近关注的焦点,有的企业把LSR当做新的业务突破点。2014年石油价格暴跌,合成橡胶价格大幅下降,天然胶市场价格全年跌幅更达到50%左右,硅橡胶在与乙丙橡胶、天然橡胶等的竞争中价格劣势在加大。
  硅油的消费有所转变。2013年个人护理方面对硅油的需求快速增长,2014年则有放缓趋势,这可能有反腐行动的因素。我国纺织领域对硅油的需求保持平稳,其他消费领域没有突出的亮点。
  硅烷偶联剂在2014年的消费稳定增长,行业内兼并重组暗流涌动。由于宏观经济有通货紧缩情况,利润率普遍下降,企业盈亏估计各占一半。年中,由于杂化胶市场需求拉动,乙烯基硅烷曾经一度供不应求。
  2014年有机硅行业有几件大事引起普遍关注。
  4月2日,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迈图高新材料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目的是减轻债务压力。这对有机硅行业几乎是一场地震。横向看,化工其他行业的一体化巨头也都在收缩业务,例如拜耳、陶氏化学、朗盛、道达尔。再看看国内有机硅领军者蓝星新材,有种迹象表明产业链太长并非好事,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也许更好。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单体生产子公司江苏利洪硅材料有限公司,于2014年完成交接。江苏利洪年产7.5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投入试生产,后续将对原建设中的14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进行续建。
  四川硅峰正式宣布挂牌出售单体装置,包括3万吨老装置和7万吨新建装置。新装置建成一年多以来并未投产。
  2014年新建扩建项目:蓝星星火20万吨新装置4月已经有一套开始试生产。湖北兴发化工集团宣布计划投资建设20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一期工程。三友化工有机硅单体二期10万吨项目11月开始调试,预计2015年初投产。由台湾勇连企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1万吨硅橡胶制品项目9月在江西永修正式开工建设。硅宝科技新津5万吨有机硅密封胶项目部分生产线11月已开始试生产。蒙古佳辉硅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硅一期8万吨项目进展顺利。
               2 2014年前三季度部分有机硅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万元
代码     公司股票简称      主要硅业务                  其他业务
                     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 净利润   同比/%
SZ:000830   鲁西化工    有机硅单体、硅橡胶          化肥、有机化工产品等
                        929394      15.77   30215 11.40
SH:600409   三友化工    金属硅、有机硅单体、        PVC、烧碱、纯碱、粘胶纤维
                      RTV、HTV
                      907793      4.41   37633 12.37
SH:600141   兴发集团    有机硅单体,RTV、硅油       磷化工、氯碱、化肥等
         (宜昌科林)
                     885174      2.48   52308 269.33
SH:600299   *ST新材     有机硅单体、HTV、RTV        石化、环氧树脂、工程塑料、
                                                       氯丁橡胶等
                        760576      26.73 -64364 减少10
SH:600596   新安股份    金属硅,TCS,有机硅单体,   草甘膦
                      白炭黑,硅烷,HTV、RTV、LSR
                      589819      13.81  9440  -73.31
HK:00189    东岳集团    有机硅单体、白炭黑、HTV、   氟硅材料,制冷剂、氯碱等
        (上半年)    RTV
                      351183      9.89   19463  2.25
SZ:002091   江苏国泰    硅烷偶联剂、浸渍剂          锂电池、贸易
                        437734      0.32   16655  4.17
SZ:002010   传化股份    硅油乳液                    有机氟、染料、顺丁橡胶、皮革
                                                    助剂等
                        384359     30.61   15433 47.62
SZ:002709   天赐材料    硅油乳液、硅橡胶            锂电池 
                       99895       17.91    5051  -3.72
SZ:002054   德美化工    硅油乳液                    印染、造纸助剂、印刷助剂、涂
                                                    料等
                         88076     -0.84    7076  -22.88
SZ:300041   回天新材    RTV                         其他胶黏剂、太阳能电池背膜
                         61553     35.70    7651  25.60
SZ:002211   宏达新材    有机硅单体、硅油、          塑料、设备
                      HTV、RTV   
                      55070        -3.13   682    扭亏为盈
SZ:300019   硅宝科技    RTV、偶联剂                 设备
                         37037     16.48    5903    5.05
HTV:高温硅橡胶;RTV:室温硅橡胶;LSR:液体硅橡胶。
 
四、STC搅局,气相白炭黑厂家急寻原料
  6月四氯化硅(STC)供应紧缺,让气相白炭黑厂家很纠结,原料四氯化硅价格直线上涨,另一种可选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价格也积极跟进,一时间曾经让我国多晶硅生产厂头痛的STC成了香饽饽,价格从1500元/吨一直飙升到3000元/吨。11月价格开始回落,但年底仍在2600元/吨左右,让白炭黑生产厂家很头痛。虽然有两种原料可选,工艺也很接近,但切换原料对于任何一个生产线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2014年多晶硅开工率提高,STC供应本应随之提高。但多晶硅企业目前拼的是成本,降低消耗是生存的根本。目前开工的多晶硅企业几乎都开动冷氢化装置,而且STC转化率都很高。这就使得STC市场供应量不增反减。长远来看,白炭黑企业转向使用一甲基三氯硅烷(MTCS)是一种趋势,未来随着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产能增多,来自多晶硅行业的STC供应可能日趋减少,单体企业副产的一甲基三氯硅烷目前没有产率降低的迹象,也没有出现新用途。
  7月14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签署意向书,双方将在江苏省徐州建立合资公司,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和高纯四氯化硅。该厂年产能超过2万吨,计划于2016年建成投产。
  初步估计,2014年国内气相白炭黑行业产能利用率约在60%左右,产量约6万吨,比2013年略有增长。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