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绿色环保是橡胶助剂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2015年4期 发行日期:2015-01-23
作者:zhoukan2012

 

绿色环保是橡胶助剂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许春华
一、新《环境保护法》使环保法律跟上了时代发展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部凝结了中国环保治理智慧、总结了经验教训、对症下药的成熟立法,是一部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
  新《环保法》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而且,首次制定了对违法者动用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的环境监测机构及相关运营机构均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主管领导、环保监管负责人将“引咎辞职”。
  新《环保法》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使政府与全民都动员起来保障新环保法的实施。
  新《环保法》的实施将对绿色环保、国计民生作出重大贡献。橡胶助剂作为精细化工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苯、苯胺、二硫化碳等,实现绿色环保是橡胶助剂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面对新环保法的实施,橡胶助剂行业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在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清洁生产工艺、降低三废排放等方面下功夫,依法办事,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二、坚持科技进步,以环保、安全、节能为中心,发展绿色化工
  2001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就在全行业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橡胶助剂的清洁生产”的意见。并逐步贯彻“坚持科技进步,以环保、安全、节能为中心,发展绿色化工,打造世界橡胶助剂强国”的方针。十余年来,经历了产品结构调整、替代有毒有害产品和大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做大做强的历程。目前,我国橡胶助剂的产量已由2001年占世界15%发展至占世界70%以上,拥有了在全球的话语权,实现了清洁生产引领中国橡胶助剂走向世界的目标。详见表1。
  1.产品结构调整 替代有毒有害产品
  本世纪初,仲胺类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曾经是促进剂主要产品,占同类产品的30%以上,由于这类产品性能好,在轮胎工业中应用广泛,故危害也更大。大力开发伯胺类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成为当时行业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万吨级NS示范性生产线”的推动下,短短三年时间内4万吨NS投入了产业化运行,基本上完成了促进剂品种的亚硝胺致癌产品的替代。
  防老剂D的β-萘胺致癌问题也于2008年被国家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目录,从法规上予以取缔。防老剂4020和RD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橡胶助剂产品的绿色化率已达92%以上。
  2.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
  清洁生产工艺路线的开发和实施是确保助剂生产全过程实现绿色环保的重要措施,我国橡胶助剂行业自本世纪初开始大力实施推动清洁生产的国策,逐步引领中国橡胶助剂走向世界。
  (1)2002年,子午线轮胎原材料国产化项目硅烷偶联剂si-69的全封闭清洁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前三位的偶联剂生产大国。
  (2)2004年,对苯二胺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清洁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国防老剂4020大品种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橡胶助剂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特种功能性产品开发”通过了国家验收:①开发了氧气氧化生产NS的清洁生产技术;②万吨级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黄生产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③建成了万吨级清洁预分散剂型产品的生产线;④开发了生化法与多效蒸发并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使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2%,COD排放低于60。
  (4)2012年,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万吨级防老剂RD生产技术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功开发了2、3聚体含量高的TMQ产品。
  (5)2013年,以溶剂法替代传统酸碱法的生产促进剂M的清洁生产产业化技术通过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实现无废水排放,清洁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2001~2013年我国橡胶助剂产量占全球的比例            %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助剂产量/万吨   14  18    21  25    30    39   47    52   66    76  
     82     89  100
世界助剂产量/万吨   88  92    96 103    105  112   117  114   108  124
    129    130  141
占世界比例       15.9 19.6   21.9 24.3 28.6 34.8 40.0 45.6 61.1 61.3
    63.6 68.5 70.9
 
三、贯彻新环保法,提高清洁生产新水平
  尽管从本世纪开始,橡胶助剂的清洁生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说已经站到了世界前列,但与新《环保法》要求相比,橡胶助剂行业清洁生产仍然任重道远。
  1.促进剂M的无废水排放技术有待加快
  促进剂M是橡胶助剂最早开发的传统产品,由于它本身具有促进剂的作用,同时又是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原料,因此耗量较大,年产量超过20万吨。传统的生产工艺在合成后的精制过程多数采用酸碱法进行,每吨产品会产生30~40吨废水。近年来,通过改造,此方法的废水排放大量下降,但仍然有5~8吨废水产生,离完全实现M生产无废水排放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加速对M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无废水排放,仍然是行业的重中之重。
  2.次磺酰胺类和DM类产品环保新工艺亟待推广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和DM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氧化工艺获得成品,传统工艺中多数采用次氯酸钠等作为氧化剂,导致产生大量含盐有机废水,治理难度大。目前NS的氧气氧化工艺,DM的双氧水氧化工艺,虽然开发成功但还未获得全面推广。
  3.橡胶助剂的预分散技术需大力推广
  橡胶助剂的预分散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它既是清洁技术,也是助剂产品剂型的发展方向,仍需加大推广力度。
  4.产品绿色化步伐仍需加快
  橡胶助剂产品结构调整解决了大宗产品的亚硝胺有毒有害产品的替代,但仍有少数产品如部分秋兰姆类产品、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的产品以及五氯硫酚类塑解剂的毒性问题尚未全面解决,必须继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现产品绿色化的步伐。
  5.清洁生产技术资金投入不足
  清洁生产工艺过程、三废的治理过程均需相当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大型重点企业在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以致以促进剂每吨产成品的三废治理投入均在1500元左右,甚至更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成本;而有些中小企业治理投入不足,加上新环保法施行刚刚起步,还存在侥幸心理,造成这些企业在产品售价上具有优势,致市场出现不公平竞争,这种状况亟待需要通过行业自律得到解决。
  总之,中国橡胶助剂工业发展源自于绿色环保,但它们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坚持科技进步,坚持绿色环保。通过新环境保护法贯彻的这一契机进一步提高我国橡胶助剂清洁生产的水平,继续通过清洁生产引领中国橡胶助剂走向世界。
  目前橡胶助剂行业已掀起了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及精细化管理的新高潮,这一措施必将促进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使行业在建成世界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使中国橡胶助剂在为全球橡胶工业服务跨上新的台阶。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