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环保高压下 无机盐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5年4期 发行日期:2015-01-23
作者:zhoukan2012

 

环保高压下 无机盐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问立宁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这次环保法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完善区域限批制度;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相关举报人的保护;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加大环境违法责任等十二个方面。
  新《环保法》的实施,可制约重污染行业的无序扩张,对无机盐行业影响明显,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高压。行业中一些利润薄弱、环保成本高的企业,将面临搬迁甚至是关停的危局。
 
一、环保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无机盐发展迅速,无机盐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硫化碱、氰化物、二硫化碳、铬盐、连二亚硫酸钠、钡化合物、锶化合物、硅化物、锰化合物、钼化合物等。2013年我国无机盐产品产能达到11000万吨,总产量7700万吨,销售收入2780亿元,实现利税420亿元,出口量达到1974.69万吨,创汇131.1亿美元,分别比2010年年均增长16.26%、12.56%、1.39%、9.02%和5.99%。
  随着我国无机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区陆续发生了一些重金属污染事故,如广西柳州某锌品厂污水和大气污染事件、湖南省绥宁县某锰业公司污染事故、广东北江流域镉污染事故、云南陆良铬废渣非法倾倒事故,这些污染事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根据《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2012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据测算,其中无机盐工业排放污水量约为4.18亿吨。2012年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2423.7万吨,其中无机盐工业废水COD排放量约1.9万吨。无机盐行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工艺洗涤用水和蒸发冷凝水排放,该部分水企业基本不外排,循环用于生产中;用于生产场地(因跑冒滴漏引起的)清洗,设备、器具、操作岗位洗涤水;由于生产排尘、物料外漏等原因,造成初期雨水污染;厂区浴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排放污水及有渣场的渣场渗水等。主要控制污染物有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六价铬、总铬及涉及产品的相应污染物等。
  根据《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2012年,全国工业SO2排放量为1911.7万吨,据测算,无机盐工业SO2排放量约为8.26万吨,占全国工业SO2排放量的0.43%。2012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44.4万吨,其中无机盐工业的粉尘排放量为6.8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1.53%。无机盐行业的废气的主要来源于:在原料处理、混配、研磨、进出炉窑、焙烧和输送等过程中产生的含工业粉尘的废气;在焙烧和干燥工段,窑炉产生的含二氧化硫、颗粒物等为主的废气;产品生产过程的粉碎、包装工段会产生含颗粒物的工艺废气;在浸取或萃取过程产生的各种酸雾(如硫酸雾等)、氨气等。主要控制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雾及涉及的相关污染物等。
 
二、环保高压倒逼行业优化升级
    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整个无机盐行业影响较大。短期来看,中小型企业受影响明显,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或被责令整改,或直接被“封停”。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体无机盐行业朝着节能、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对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精细化率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如果《环保法》严格落实,黄磷、铬盐、其它涉及重金属的无机盐产品等将受到限制而减少市场供给。
  从前在环保执法力度不强时,企业往往宁肯被罚款也不愿意进行环保投入。今年新《环保法》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哪怕落实到50%,现在的污染大户都得关门。新《环保法》增加了一些新条款,如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通过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产业、企业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第二十三条支持企业为改善环境转产、搬迁、关闭;第三十一条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环保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及社会诚信档案。来形成激励和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激励企业积极的减排行为,严惩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行业排放标准的趋严,无机盐企业的环保成本将大幅提高。事实上,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国家意志,从上到下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更加重视,对于无机盐行业的环保核查也正在逐渐变得更为严格。而政策及标准的制定,其目的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依靠政策、标准引导和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深层调整。可以说,严苛的环保政策及行业排放标准正倒逼着无机盐产业的升级调整。
  当前无机盐企业的投入已经不是在产能和规模上扩张了,而是转移到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上了。虽然目前原材料企业效益不太好,有一些困难,但从长远来看,环保投入可以改善行业竞争态势,不投入环保的企业,其生存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更加严格的环保约束对于行业中的优势企业无疑是一种激励,也更加激发出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中的潜力。
    新《环保法》对于无机盐行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无机盐企业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就需在科技含量和绿色健康上下功夫,加快产品升级调整的步伐和技术创新力度,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消除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此外,应将目前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低价竞争优势,转变为技术含量高、抗风险冲击强的高质量竞争优势。
 
三、清洁生产时不我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环保法》运行之前,国家对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早已提高。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区域,控制力度比较大。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已经持续在环保上增加了投入,例如湖北兴发集团近些年针对黄磷生产过程的尾气及排渣水汽等问题,不断地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已完成了“熄灭安全火炬”、排渣水汽的无组织排放变为有组织冷凝回收利用等项目,改变了以往的污染局面。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企业面临环保成本增加的问题。以无机盐行业的铬盐生产为例,据现在的核算,环保成本基本在1000多元/吨,而在之前是很少的。因此,企业应一方面积极开展环保治理行动,做到循环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创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传统有钙焙烧工艺需排放含六价铬的铬渣约2.2吨/吨产品,而采用液相法工艺后,渣中几乎不含六价铬,排放量约0.6~0.8吨/吨产品,且通过深加工后成为无机颜料,可达到无固废排出。
    今后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工作,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规划计划、生产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目前单纯地依靠末端治理已很难解决企业面临的环保问题,必须通过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排放纳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优化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现有环保设施完好率、有效率,最大限度发挥环保设施的功用。另外,要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将环境成本纳入到决策考虑范围,通过成本管理行为的实施来提高环境效益,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