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化工园区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物流贸易等快速发展新局面的大背景下,化工园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无地招商”模式已成为热门话题。展望未来,中国化工园区如何获取新的发展空间?如何打破“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固有思维模式?
无地招商新模式 成就化工园区“内涵式”增长
化工园区“受制” 投资、发展环境
在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水平偏低,乙烯、芳烃产品对外依存度高,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石化产业布局亟待优化。去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首次对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安全环保优先、科学合理规划、提高产业效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则,搞好石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促进。”会议强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要以现有产业基地和优势企业挖潜改造为重点,促进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严格环评、科学论证,做好项目选址,避免盲目违规乱上。切实加强安全环保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排查隐患,从严查处环境违法事件。”
近年来,化工园区成为支撑中国化工行业强劲增长的有生力量。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调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381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42家,省级化工园区22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118家,企业入园率达到45%左右,对于行业的集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目前,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园区4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23家,100亿~500亿元的中型园区84家。
化工园区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其有利于产业集约、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集中治理,成为化学工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直接方式。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设置在化工园区等专业工业园区内,并严格准入条件。对不在规划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制定 “关、停、并、转(迁)”计划,推动重大危险源过多或分散、安全距离不足、安全风险高以及在城市主城区、居民集中区、饮水源区、江河水资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等专业工业园区。不能搬迁的,限期转产或关闭。工信部《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强调,新建危化品企业进园入区率达到100%;搬迁企业进园入区率达到100%。
然而,当前我国的化工园区最为尖锐的问题是投资及发展环境制约了园区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对全国各地的土地情况进行整顿,土地使用批准权限上收,并规定了严格的使用政策,使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和新项目难以按计划顺利实施。
寸土寸金如何“无限”发展?
在土地日趋紧张的态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寸土寸金之地谋求“无限”的发展?很多城市打出了“无地招商”牌,一改“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传统思路,用尽量少占用甚至不占有土地的方式来吸引投资商,拓展内涵式增长之路。
所谓“无地招商”,一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发展“楼宇经济”;二是对一部分容积率低的工业园区进行二次改造,对有多余土地的老企业进行增资扩容;三是利用现有多余厂房发展配套服务产业。“无地招商”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化工园区来说,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
近年来,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自身的情况,也在摸索其特有的发展之路。提出了增资扩股、腾笼换鸟、收购兼并、配套服务业和登记注册等5种无地招商模式,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宁波走出一条土地瓶颈制约下的发展新路。首先,积极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生存现状进行“摸底”,对经济运行质量高的企业,鼓励其增资扩股或收购兼并其他企业,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对一些产品销路不畅、效益低下的企业,则通过腾笼换鸟或收购兼并的办法,让这些企业腾出厂房,引入适合的接替企业。对未按期开发建设的土地依法收回,盘活存量,安排新批项目。其次,提高利用外资层次和门槛,将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生态环保型项目上,着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民企引进外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第四,加大服务业和“园区楼宇经济”的招商力度,将物流、贸易、检测、投资管理、工程估算、科技创新平台、化工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行业作为另一个选商方向。第五、吸引跨国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设立研发中心作为园区“无地招商”的重要内容。此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通过高质和高效的“亲商”、“安商”服务,吸引那些企业主场不固定、流动性作业特点强的企业以及企业总部到园区注册登记。
从战略发展眼光来看,集约用地将成为各城市开发区和化工园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土地将不再是招商引资的第一吸引要素。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土地指标有所限制的情况,各化工园区“惜地如金”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新举措因地制宜,正在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无地招商”是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法宝。它为国内城市破解眼前土地资源的“燃眉之急”找到了新路,也给这些城市优化投资结构提供了契机。未来,化工园区将加速推广“无地招商”的新模式,更好地借用外力推动园区科学发展,为建设国际化、外向型、生态化、智慧型化工园区开启招商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