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橡胶产业告别高利润时代寻求新增长点
□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周文荣
2014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继续增长,产量和消费量略有下降,装置能力发挥率降至56%的新低,进口和出口总量小幅回落。原料丁二烯产量增加较多,进口量大幅回落,国内场价格继续回落。受世界经济回复乏力和国际天然橡胶供应充足价格极低的影响,合成橡胶产品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至新低。
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达518.0万吨,同比增长4%
2014年,全国有5套合成橡胶生产新装置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29.0万吨。至2014年年底,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特种橡胶,下同)装置能力达518.0万吨,同比增长4%。
新建投产品种有乳聚丁苯橡胶、乙丙橡胶和异戊橡胶。主要装置为:浙江维泰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上海中国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7.5万吨三元乙丙橡胶和中国石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4.0万吨三元乙丙橡胶,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异戊橡胶和新疆独山子天利实业公司3.0万吨异戊橡胶。其他合成橡胶在建装置,多数放缓了建设速度和投产进度。
主要合成橡胶产量294.4万吨,同比下降1.1%
2014年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产量294.4万吨(不包括合成胶乳和特种橡胶),比2013年减少3.2万吨,同比下降1.1%。这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主要合成橡胶年度总产量连续15年持续增长下,出现的首次下降(详见图1)。受进口天然橡胶挤压国内市场的影响,丁苯橡胶和异戊橡胶的产量较上年下降较多,特别是普通异戊橡胶受低价格天然橡胶的影响,已建成投产的装置普遍处于停产状态。相反,卤化丁基橡胶、溶液聚合丁苯橡胶、乙丙橡胶、高档丁苯热塑性橡胶,以及一些特殊用途高档产品的产量与上年相比,仍呈增长态势,产品结构正在改善。
2014年全国合成橡胶产量按企业分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含合资关联企业)产量占42.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含合资关联企业)占26.9%,其他企业占30.7%。
合成橡胶进出口总量略有回落,净进口量减少2.6万吨
2014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回落至148.5万吨,比上年减少4.3万吨;出口量19.6万吨,较2013年减少1.7万吨。2014年我国合成橡胶产品净进口量为128.9万吨,较上年减少2.6万吨;其中主要合成橡胶净进口量为107.5万吨,较上年减少2.6万吨,同比减少2.4%。其中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和异戊橡胶各胶种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均下降;进口量继续增长的是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且全年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进口量在20万吨以上的品种依次是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和丁二烯橡胶。
2014年合成橡胶出口总量19.6万吨,与2011年历史最高值相比减少了9.6万吨,降幅达33%;其中主要胶种出口量13.6万吨 ,如扣除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方式的出口量后,主要胶种国产品实际出口量为10.8万吨,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不足4%。2014年主要合成橡胶出口量在1.0万吨以上的胶种,按出口量排序依次为: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苯热塑性橡胶和丁基橡胶。
主要合成橡胶胶种表观消费量下降,国产胶种市场占有率为73.3%
2014年全国主要胶种的表观消费量为401.9万吨,较上年减少5.7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七大基本胶种表观消费量为326.4万吨,减少约6.0万吨。受进口低价格天然橡胶影响较大的胶种是丁苯橡胶和异戊橡胶,表观消费量下降较多,但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消费量仍呈增长态势。
2014年国产主要胶种的市场占有率为73.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国产胶占有率达80%以上的有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丁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占有率达60%以上的有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但是2014年国内卤化丁基橡胶和乙丙橡胶仍主要由国外产品占领市场,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很低。
持续多年的合成橡胶产能扩张规模大大超过了市场需要增长量,形成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总体发挥率从2008年的84%逐年持续下降至2014年新低(56.8%)。装置能力发挥率按胶种统计,丁苯橡胶装置降为64%,丁基橡胶装置不到55%,异戊橡胶装置不足10%。
主要合成橡胶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回落
国际天然橡胶供应量持续多年高于市场消费量的增长,导致橡胶库存增加,天然橡胶国内市场价格从2011年初开始持续4年处于回落态势,也带动了国内合成橡胶价格长期处于跌势,并进一步影响着原料丁二烯价格趋向。2014年进口合成橡胶到岸价格持续回落,全年合成橡胶进口平均到岸价格继续下降7%,有的品种下降10%以上。
2014年国产合成橡胶市场价格持续回落,给国内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困难,企业经营亏损面继续扩大。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回落至低点,进一步影响到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和异戊橡胶装置的运行效率。2014年合成橡胶行业内的大多数装置降低开工负荷,有的装置长期闲置甚至全年停产。
丁二烯进口量与平均价格双回落
2014年国内有中国石化武汉乙烯和中石油四川石化乙烯共2套装置进入正常生产,增加乙烯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丁二烯产量。2014年来自国内传统乙烯产业的联产丁二烯总体资源量较2013年增加幅度较大;近年建成的国内首套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面临产品更低价格,产量继续大幅度下降。
2014年全国共生产丁二烯244.1万吨,与2013年相比产量增加8%。由于丁二烯国内产量的增加和合成橡胶市场低迷,2014年我国丁二烯原料国际市场的采购量大幅减少,丁二烯进口量下降至23.0万吨,同比减少45%,进口平均价格回落12%。
2014年全国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为263.5万吨,较2013年增加2.0万吨,其中国产丁二烯市场占有率为93%。
在橡胶市场低迷和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双重影响下,2014年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继续大幅回落,年底市场价格创10年来新低。
2015年展望:中低速增长成“新常态”
2015年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发展,以轮胎制造业为主的橡胶工业对橡胶的需求量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市场需求中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2015年国内将继续有一批在建装置建成投产,主要是乙丙橡胶、丁基橡胶装置,国内合成橡胶的装置总能力将进一步扩大。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国内装置能力将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进口产品继续挤占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2015年国内传统石脑油乙烯装置没有新建或扩建装置投产,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传统石脑油乙烯成本的下降有利于提升装置开工率增加乙烯产量,同时会增加国内联产丁二烯的产量和供应量,但其增量有限,不足以改变全国丁二烯仍需进口的局面。
国际天然橡胶供过于求而形成的市场低价将继续打压合成橡胶价格,原料供应不匹配和市场继续低迷,使合成橡胶装置的经济效益面临着严峻考验。合成橡胶同质化严重、通用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合成橡胶通用产品长期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将更重视特殊专用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开发,加强节能降耗和安全环保工作,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
随着国家强化环保和节能政策,市场对合成橡胶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日益提升。开发自有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技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多生产高价值的专用牌号将成为合成橡胶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