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62
转型升级 调整产品结构成为染料行业发展当务之急
□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2014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我国染化料市场在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既有“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大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趋严的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染颜料行业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降低运行风险,行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了企稳回升的发展态势,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向好。但是行业内部表现参差不齐,行业龙头企业保持稳中有增趋势,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出口量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2015年染料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变数,内需市场是主要目标市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预期2015年染料工业将会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我国染料行业的区域性明显。国内染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地,2014年四个染料主要出口省市浙江、江苏和天津、山东的染料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1%。以上地区的生产状况和技术水平代表了我国染料行业的发展水平。行业在集中度、园区化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根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染颜料、中间体、印染助剂等行业经济运行趋势总体较去年同期保持增长趋势。全行业产量、销量小幅平稳增长,出口创汇额、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都有明显增长。
行业保持强势发展势头
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分析,2014年特别是上半年,我国染料行业没有受到国内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行业发展依然强势,各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各大生产企业业绩突出。业绩大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量稳步提高、染料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产销量同比均有较大增长,积极拓展市场,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2014年染颜料产量合计完成114.9万吨,同比增长3.8%;全年染颜料工业总产值完成571.8亿元,同比增长19.7%;销售收入累计完成538.5亿元,与同比增长16.7%;利税总额完成96.3亿元,同比增长55.5%;其中染料完成91.7万吨,同比增长2.5%。2010~2014年全国染料、有机颜料主要经济指标详细完成情况见表1。
2013年以来我国染料行业持续上扬的走势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染料行业整体业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染料工业提供品种繁多色彩鲜的染料;塑料、涂料、文教用品、建材等工业的发展,对高级染颜料的需要大大增加,带动了国内纺织品市场的好转,纺织印染行业的利好促进了染料行业的发展,染料行业景气度提升,销售数量扩展。二是染料价格曾经历了持续数年的低谷时期。从2013年年初,染料价格开始进入较为强劲的上升通道,产品毛利率的提升。三是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一些环保措施未能达标的企业减产或停产。
表1 2010~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万吨
年 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平均增长/%
工业总产值/亿元 409.1 429.3 441.0 477.7 571.8 8.7
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395.5 417.2 426.0 461.8 538.5 8.0
利税总额/亿元 42.3 41.0 41.6 61.88 96.3 22.8
染料产量 75.6 77.2 83.3 89.5 91.7 4.9
有机颜料产量 22.4 21.0 21.0 21.1 23.2 0.9
中间体产量 21.5 22.9 31.3 30.8 28.7 7.5
产量呈小幅增长态势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分析,2014年各类染料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呈小幅增长趋势。各类染料中分散染料、直接染料的产量小幅增长。分散染料在几大类染料中产量、出口最大,行业集中度远高于其他类染料;活性染料经过2013年产量和价格的高位增长后,2014年总体回归理性。从近两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活性染料的发展势头很强劲,同时活性染料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应用领域。另外,活性染料应用面增大。羊绒、羊毛、丝毛用活性染料的应用比例提高很快,扩大了新的市场领域。从环保角度讲,活性染料生产加强了传统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原浆干燥技术在棉用染色活性染料中的比例在85%左右。近几年印花用活性染料,通过工艺技术改进,原浆干燥比例不断提高,在提高品质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废水的排放。2014年各类染料产量同比情况如图1。
出口首次负增长
2014年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形势下,我国染料出口量出现负增长,这是我国染料出口持续多年连续增长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一现象值得大家高度重视。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染料出口27.1万吨,同比降低6.5%;出口创汇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综合我国染料生产经营形势,有几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
一是印染布生产总量同比下降的,染料的表观消费增加。受各种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印染布生产量同比下降,但国内的染料表观消费增长4.2万吨,没有下降反而上升。2014年我国染料产量91.7万吨,同比增加2.5%。根据各种信息分析,造成2014年染料消耗下降,表观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染料库存的转移。由于染料价格波动较大,部分染料中间体供需出现紧张。印染企业和中间贸易商为了规避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染料库存由原来的染料企业和中间贸易商,变成印染企业和中间贸易商。造成了染料的表观消费增加。
二是近年来染料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染料出口一直保持稳定上升的势头,但2014年染料出口量同比降低6.5%,这是我国染料出口持续多年连续增长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海关统计数据分析,分类染料统计结果只有靛蓝出口同比增加5.8%,其他类别的染料出口全部是负增长。其中产量最大的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的降幅分别是8.3%、4.6%。在出口前十的国家中只有对越南出口是正增长,对其他国家出口全部是负增长,其中韩国和印度分别下降17.1%、19.9%。下降幅度之大是最近几年罕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近几年,全球染料生产总量每年都有增加,国内外市场基本趋于平衡饱和状态,发展到目前染料总量应该达到了一个峰值。其二是染料价格波动原因,各国经销商在进口过程中对染料价格的预期判断不准,跟不上国内染料价格调整的节奏,只能压低库存降低风险,处于观望状态。
三是出口量下降,出口创汇额增加。2014年染料出口27.1万吨,同比降低6.5%;出口创汇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出口量下降,出口创汇增加主要受益于最近两年染料价格的持续增长,大企业、大宗品种在这一轮价格调整中都有很好的受益,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轮染料价格调整过程中,中国染料对拉高国际染料价格,提高染料的盈利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目前染料行业转型升级,投资“三废”治理提供了保障。
随着国内外经济复苏,特别是东南亚纺织服装行业的迅速崛起,染料需求还会有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服装面料等需求将不断提高,将带动国内纺织品市场的好转。同时纺织印染、油墨、塑料等相关行业的稳步增长也将会带动染料工业的持续发展。下一阶段我国染颜料行业经济增长仍有望平稳向好。但是国际贸易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2015年不会有强劲的反弹,企业要关注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分类染颜料出口情况看,大多数染料品种出口量降低较为明显,全部品种出口量负增长较多。在分类染料出口统计中只有还原靛蓝类出口增长了5.8%,出口创汇总额却是增长较多。最近几年,我国染料行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染料的出口量比例超过总产量的1/3,表明中国染料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近年来,我国染料产量保持持续增长,出口量不断增加。只有有机颜料出口量、创汇额是增长的,荧光增白剂和助剂的出口量和创汇额是同比下降的,详细情况请见表2。
表2 2014全年分类染颜料出口统计数据 美元
品种 出口数量/千克 同比/% 出口金额 同比/%
分散染料 104468809 -8.3 735270464 21.9
酸性染料 18874446 -11.6 161631297 24.7
碱性染料 14545154 -8.4 110074724 12.1
直接染料 14713266 -8.0 62560354 22.3
活性染料 47802405 -4.6 387218688 41.4
还原染料 6062512 -13.5 96121693 2.4
靛蓝 30032909 5.8 153187012 5.6
硫化染料 4395829 -1.1 14494251 12.8
硫化黑 28999118 -8.3 51477237 6.3
其它染料 1439353 -1.1 41310778 20.8
染料合计 271333801 -6.5 1813346498 21.6
有机颜料 153816072 5.4 1246433288 9.4
荧光增白剂 39344697 -5.4 139825934 3.6
助剂 28271259 -10.4 71672446 -10.3
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提升企业竞争力
统计资料分析显示,染料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和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要特别注重提升竞争力。包括加大研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调整出口结构,开辟新的市场。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特别是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在国内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经济形势下,染料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低速增长态势。我国染料整体产量、销量、出口创汇额都呈小幅增长趋势,出口金额增长高于出口量的增长。从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上半年的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小幅增长,但下半年染颜料出口市场不确定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出现了负增长。我国染料市场的未来走向与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关联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形势决定未来。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近期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需求增长空间不大。另外两大经济主体欧洲和日本仍然未能够走出衰退阴影。染料行业还要面临来自东南亚等国家的竞争,目前东南亚纺织服装行业正迅速崛起,未来相关的染颜料行业同样也会有新的增长。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染颜料出口将延续低增长格局。一方面有关企业应继续落实保持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应在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同时深化区域经济贸合作,降低相关的交易成本。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今年行业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染颜料行业技术研发、国际化经营、品牌影响力并不强大,人力、环保、原材料等各要素的投入越来越大,在没有管理、资本及应对措施的传统的产业增长动力正逐步衰减。因此,“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显得格外紧迫,对于大企业来说这几年来这方面有很多提高和发展,加快结构和技术升级,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转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环保型产品转变。染颜料行业在管理上加强企业各要素整合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行业各要素的整合,实施兼并重组,开启资本运作,“上下游、关联产业、国内国外”横纵联合;通过强化核心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目前,我国染料生产存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缺少高科技新品种支撑等问题。所以加快企业转型、调整产品结构势在必行。同时,在成本压力和结构调整的支撑下,由于上游中间体供应紧张、用工成本的上升、环保投入和三废治理成本的增加以及油价、电价、水价、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逐年增加等因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希望企业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方面做积极的探索。
近年来,染料龙头企业改变了经营策略,在生产和营销机构上分化重组,产品系列则向高档化发展,使得染料生产和营销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中国企业在稳定包括分散染料在内的基础大宗染料全球优势的同时,也会通过强强联合,不断开拓新技术和新产品。从方向上看,满足欧盟环保和生态要求的高性能染料是产品的发展方向。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染料行业在倡导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兼顾发展与环境、产业特点与配置、资源与产业分布、长远发展与短期效益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染料行业仍然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环境制约的矛盾和压力。目前,染料行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实施清洁工艺减少排放。由于大部分的染料生产企业座落在化工园区,实施企业与园区二级三废治理和监管,但从2013年环保核查中我们了解到仍有一部分生产企业没有进入园区,这些企业在三废治理和排放将成为重点监控对象。当前环保工作中央与地方一致,各地方的监管力度将会加强,地方政府对环保不合格企业实行停产并采取制裁措施,对安全、税率不达标,土地与产能不匹配的企业限期搬出化工区,这些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今年两会期间,陈吉宁在回答新环保法如何实施时表示,环保部将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出台和完善环保法的实施细则;二是将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三是推动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四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在6月5日环境日推出微信举报;五是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的协调配合,强化环保执法的司法监督;六是强化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要解决自身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总之,环保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按日计罚罚无上限,各级政府实行问责制,环保对染料、农药等子行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引进与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制造的责任,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省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3行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未来生产跨国化、产销区域化、贸易自由化等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减少或关闭本国生产装置,转移到新兴市场地区生产,国际化成为我国染颜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发挥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兼并与收购等形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并推动本土化进程,一定会有更多的跨国染料公司出现,希望有条件的企业要坚定不移的“走出去”发展。从未来全球发展看,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必然是走向高端,走向国际化,才能赢得话语权。协会组织上海、亚洲国际染料展,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目的也是为“走出去”发展搭建平台,协会将在2015年继续在印度主办展会,希望在目前出口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起到积极作用。
4关注生态安全,提高产品技术等级
当前,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关注的热点,绿色、生态已经进入了中国的立法、标准化、生产、消费等环节,关注民生、关注环境安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全球有关纺织品生态安全方面的法规约有20项,这些法规其实是把“双刃剑”,对中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既是制约,也是推动。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年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要维持稳定出口增长,不管是从主动还是被动的角度,都必须满足生态安全的国际标准。
未来,随着安全环保测试认证的推进,产品的生态安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染颜料生产企业高度重视,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承诺,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为下游企业提供安全环保染颜料产品以及工艺适用性、应用性能和牢度性能优异的产品。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行业发展转型升级、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年。染料行业的发展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协会将和全体业界同仁一同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