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困境与希望
2015年11期 发行日期:2015-03-27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63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困境与希望
□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 林文胜
 
  1964年,阿尔及利亚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LNG工厂,并以LNG船海上运输的方式开始执行向英国、法国出口LNG的合同,这标志着作为一种全球性产业的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诞生。2014年,LNG贸易量已占国际天然气贸易量的1/3,LNG业已成为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能源形式。这一年,世界LNG产业经历了国际油价下跌、市场需求不足等预期之外的严峻困难,但也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2014年LNG进口虽然仍比上年增加,但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也戛然而止。中国LNG进口增速是否也进入了一种“新常态”?
  相比进口LNG,国内LNG生产和下游应用看起来更加惨淡。由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明显放缓,天然气消费增长需求严重不足;油价的下跌直接使大量潜在的LNG用户停止了转向LNG的步伐。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多数液化工厂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
  起步时间不长、羽翼并不丰满的中国LNG工业,面临了初创以来最大的难关。
 
一、世界能源格局动荡的一年
  1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骤然下行
  图1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曲线各点表示的是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收盘价。国际油价在2014年1月至8月的走势是平稳的,基本在每桶100美元附近涨跌。但从9月开始,却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景中一路下行,12月31日降至53.45美元/桶的油价,相比2013年末下跌45%,相比2014年中高点刚好跌了一半。至此,石油市场悲观气息浓重。
  当然,不管是美国串通沙特借以惩罚俄罗斯因而蓄意引发,还是沙特觉得低油价可以沉重打击非常规油气对其市场份额的侵蚀因而听之任之,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油价大幅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引发的需求不足。
 
  2全球LNG迎来新一轮供应波峰
  2013年,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国际贸易量为7106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微增0.7%。而LNG的国际贸易量为3253亿立方米,减少0.8%,占天然气国际贸易量的31.4%。在世界LNG工业50年发展史上,2012年首次出现国际贸易量同比下降,2013年则是连续第二年小幅下降。这两年LNG贸易量的下降,问题主要出在供应侧,最近两年新投产的LNG装置较少,而一些老装置的运行却出现了问题。1970~2013年世界LNG贸易量见图2。
  2014年LNG产业最关注的是需求的不足。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需求增长远未达到预期,传统上需求稳定的韩国市场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些都导致LNG现货贸易的价格下跌。2014年LNG现货价格在2月份情人节达到峰值的20美元/MMBTU,到感恩节时已跌到10美元/MMBTU。LNG价格下跌是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NG LNG项目投产开始,然后随着布伦特原油价格的下跌进一步走低。
  但2014年的世界LNG工业应该记住的不会仅仅是需求的不足和价格的走低,2014年实际上是LNG工业期盼已久的新的太平洋供应波峰的起始之年。
  2014年5月,PNG LNG项目投产,标志着巴布亚新几内亚正式进入LNG供应国俱乐部。PNG LNG项目投产后运行十分顺利,两条生产线在5个月内均达到了满负荷生产。这样的顺利不是每个项目都能拥有,2013年投产的安哥拉LNG项目就在2014年进行了停工大修。
  如果PNG LNG项目只是新的太平洋供应波峰的起点的话,2014年终投产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Curtis LNG (QCLNG)项目则是业界更为关注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煤层气为气源的大型LNG项目,标志着澳大利亚多个煤层气液化项目终于第一次修成正果,也宣示着澳大利亚正式吹响了向LNG生产第一大国发起冲击的号角。
  2014年在LNG供应方面还必须提及的是,老牌LNG供应国阿尔及利亚在10月份投产了Arzew GL3Z项目,这也为世界LNG工业50周年、同时也是阿尔及利亚LNG工业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预期中很多新的项目(尤其是美国)将陆续投产,2014年LNG造船业收获了创纪录的67艘船的订单,其中DSME收获最多。浮式LNG一直是近年关注的焦点。2014年年初,马来西亚Petronas第二艘FLNG进入FID阶段。在2014年的平安夜,Golar与Perenco签署了在喀麦隆近海LNG项目的框架性协议(HOA)。在接收端,新的FSRU设施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和立陶宛建成,而巴基斯坦、埃及、乌拉圭和哥伦比亚的FSRU开始迎接LNG船。
 
二、中国天然气行业直面发展瓶颈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常态”的7%增速在世界上仍属领先。因此,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长仍然强劲,对天然气的需求当然也是如此。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跌,而国内天然气价格却在逆势而上,天然气原本具有的一些价格优势迅速缩水,天然气需求的进一步增长面临瓶颈。
 
  1天然气消费持续高速增长
  2013年,中国大陆天然气生产量达到11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5%,99亿立方米的增幅即使在中国也算增幅较大的年份。天然气消费量16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缺口达445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别是2003年的3.35倍和4.77倍。显然,中国天然气产量尽管大幅增长,但供需缺口仍在扩大,这一缺口由进口管道天然气和LNG来补足。2013年我国进口管道天然气274亿立方米、进口LNG折算245亿立方米。此外,2013年中国台湾地区LNG进口量也达到172亿立方米,创下新高,并使台湾的LNG进口量在世界各国家(地区)中位列第5位。详见图3。
  2014年,由于下半年油价大跌,我国大量增加石油进口。同时,天然气包括国内生产和LNG进口都有所增长,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4年我国生产天然气13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3.5%;表观消费量约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1.4%,低于产量的增长。2014年进口天然气约580亿立方米,进口量的增速与消费总量的增速基本相同。其中LNG进口量折合约2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1.0%,明显低于最近若干年高于20%的增速。近年中国大陆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统计见图4。
 
  2直面价格困局
  发改委决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2014年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此次调整,增量气门站价格不变,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
  中石油年报显示,2013年天然气与管道板块销售进口中亚天然气274.53亿立方米,亏损人民币282.59亿元,大概是每方亏损1元左右。对于提高上游企业的积极性来说,天然气涨价似乎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价格的双刃剑当然同时意味着下游的需求会受到抑制。这一点对于买进天然气加工成液化天然气的众多LNG工厂来说,形势更为严峻。随着气源价格的不断上涨,LNG工厂的利润下滑非常明显。2014年12月30日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同意其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在鄯善县运营的150万方/年液化天然气工程项目整体停产搬迁。
  2013~2014年,LNG工厂成本从最初的3000元/吨左右涨至目前存量气3700元/吨、增量气4300元/吨左右,工厂成本上涨盈利下滑明显,高利润时代已经不存在。我国LNG工厂利润下滑明显,尤其进入2014年以后,甚至部分月份出现成本倒挂的情况,导致一些工厂停产,开工率明显不足。
  天然气价格上涨使得一些有意改用天然气的潜在用户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在目前的价格下,天然气与柴油相比,价格优势已微乎其微,这直接导致天然气汽车的增长速度放缓。而对于很多想要进行“油改气”的船舶来说,由于有的船舶可以燃用价格比普通柴油更低的渣油类产品,油价已低过天然气价格,这直接导致初创阶段的船舶油改气市场面临停滞。
 
  3减排与天然气行动计划实施
  根据2014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是中国首次具体承诺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当然,人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仅仅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而化石燃料中煤、石油、天然气的相对比例维持在目前水平的话,达峰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必然对化石燃料的相对比例提出要求,这当然意味着提高天然气占比。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该行动计划提出了绿色低碳战略,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累计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5万亿立方米,年产常规天然气1850亿立方米。实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汽车和船舶产业化步伐。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加快天然气加气站设施建设,以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为重点,积极有序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稳妥发展天然气家庭轿车、城际客车、重型卡车和轮船。
  行动计划以国家文件的权威性指明了天然气的发展方向,其中对天然气的有些措辞是具有突破性的。这表明,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天然气持续高速发展将是国家战略。
  当然,国家战略也还需要具体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天然气定价方面的改革应该继续深化,寻求上下游之间的合理平衡。另一方面,从对节能减排十分有利的发展方向考虑,天然气车船是否也应该像对电动汽车那样予以扶持呢?
 
  4 LNG年度进展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的中国LNG行业,在面临较大困难的背景下,依然取得了很多新的重大的成绩,其中不乏一些重大突破。
  中石化首个LNG接收站建成 2014年12月13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切尔西”号海轮,装载着约15万立方米LNG停靠在中国石化山东LNG接收站。首船商业气的到港接卸,标志着中国石化首个LNG项目在山东正式投入运行。山东LNG项目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4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供2200万户家庭用气,山东及华北地区将率先受益。为充分利用LNG原料气中的轻烃资源,山东LNG工程设计建造了国内首套轻烃回收装置,为国内LNG接收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兴生产经营及盈利模式。
  目前,中国石化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并正在建设的广西LNG接收站项目、天津LNG接收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温州LNG接收站项目、江苏LNG接收站项目。中国石化未来更大规模LNG的引进,将进一步拓宽我国天然气供应渠道,这将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海外首个大型LNG出口项目投产 2014年12月28日,靠泊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柯蒂斯岛液化工厂码头的Methane Rita Andrea号LNG运输船进行LNG装载,送往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标志着中国海外首个大型LNG生产基地——澳大利亚昆士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成功试产,中海油860万吨的LNG资源供应开始。柯蒂斯项目是中国首次参与海外LNG项目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投资,供应时间20年。中海油自2006年开始进口LNG,其后每年进口量都在不断攀升,2014年1~10月LNG进口量已达到1303万吨,同比增长15%。
  惠生海工Caribbean FLNG装置出坞 2014年11月19日,Caribbean FLNG装置出坞下水仪式在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南通生产基地隆重举行,标志着这一全新的、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经济型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项目向商业化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这艘浮式LNG液化存储装置,即将于2015年7月交付EXMAR NV使用并抵达哥伦比亚,届时将成为全球第一艘投入运营的FLNG。该装置每日可将7200万标准立方英尺天然气转化为液态天然气,用于临时储存和出口,能够有效减少将气源输送至市场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2014年12月23日,惠生海工宣布获得了向 EXMAR NV 提供第二艘浮式液化存储装置(FLNG)的订单。此外,该合同还明确了 EXMAR 从惠生海工订购另外两艘备选 FLNG 船的意向。
  泰安60万吨LNG项目开车成功 2014年8月22日,中石油山东泰安60万吨LNG装备国产化项目生产出合格产品。泰安LNG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准的天然气液化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依托工程,也是中石油引领国内LNG产业国产化、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工程。
  除了以上提及的这些重大进展外,2014年的中国LNG工业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重要成就:沪东中华建成第一艘出口LNG船,并新获得4艘LNG船订单;新奥利用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成功实现民企进口LNG新模式的突破;杰瑞在四川建成第一套页岩气液化装置……
 
三、2015进入中国LNG“大年”
  2015年将是LNG接收站建设方面前所未有的“大年”。如产能200万吨的海南(洋浦)LNG接收站已于2014年进行调试,2015年将正式投产;产能200万吨的粤东(广东揭阳)LNG接收站、产能300万吨的北海LNG接收站和产能400万吨的深圳迭福LNG接收站都将于2015年建成。海南和广西这两个接收站的建成,将使我国沿海各省(直辖市)至少拥有一个LNG接收站的布局规划得以完成;迭福接收站的建成将使深圳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两个LNG接收站的城市,加上粤东接收站则将使广东省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三个LNG接收站的省份(此前只有台湾有两个接收站)。上述四个接收站中,除了北海接收站是中石化的第二座接收站外,其余三个都是中海油项目,中海油将继续维持其LNG进口方面国内领先的节奏。
  预计油价下行对LNG行业的压力在2015年还将继续存在。同时,受需求不足的影响,2015年LNG工厂建设将会放缓步伐,但煤制气、焦炉煤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液化项目将值得期待。应该说,近年LNG液化工厂的建设有一些无序发展的状况,目前行业面临的困难也许可以使今后的发展更加规范、更加健康有序。
  LNG在车船方面的利用必将继续是LNG下游利用的焦点。随着加气站建设的增加,LNG汽车的燃料加注日益方便。2014年LNG城市公交汽车发展迅速,但LNG重卡发展放缓。近年来,国家很重视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但实际上,重型车辆、船舶等采用电动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这类车船的改造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LNG重型车辆和船舶燃用LNG的鼓励措施。
  随着接收站的增多和LNG需求增长的放缓,2014年LNG接收站的平均符合系数下降。但这同时也为更多民营企业采用新奥模式利用现有接收站灵活进口LNG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这也可能成为2015年LNG行业的一个亮点。
  2014年对于全球尤其是中国的LNG工业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面对未来,有国家节能减排的宏观导向,我国天然气包括LNG工业的远景毋庸置疑是灿烂的。但在短期来看,这一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正期待着包括价格在内的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更具体的微观政策的引导。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