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持续扩张 醋酸市场竞争将趋白热化
□ 张为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醋酸乙烯(VAM)、醋酸酯、醋酸酐、对苯二甲酸(PTA)、氯醋酸、双乙烯酮等产品的生产,是合成纤维、胶粘剂、医药、染料和农药的重要原料。此外,它还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化工、轻纺、塑料、医药、橡胶以及染料等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目前,醋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轻烃液相氧化法、乙醛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乙烷选择性催化氧化(联产醋酸和乙烯)法和甲醇羰基合成法。其中甲醇羰基合成法是主要合成方法。
世界产能稳步增加 中国是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世界醋酸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9年总生产能力只有1250.0万吨,2014年增加到1953.2万吨,2009~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34%。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亚洲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15.6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16%;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430.4万吨,约占73.23%。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972.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9.76%;其次是美国,生产能力为315.6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16%。装置产能主要集中在塞拉尼斯、BP化学、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手中,2014年这15家企业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1425.9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3.00%,其中我国就有9家(包括BP和塞拉尼斯),生产能力合计达到720.0万吨,占这15家企业总生产能力的50.49%。其中塞拉尼斯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315.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13%,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建有生产装置;BP化学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醋酸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279.5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31%,在中国大陆、英国、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建有生产装置。2014年全球前15家醋酸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表1 2014年全球前15家醋酸生产企业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占世界总产能/%
塞拉尼斯公司 315.0 16.13
BP化学公司 279.5 14.31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140.0 7.17
上海华谊化工有限公司 130.0 6.65
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100.0 5.12
美国Millennium公司 55.0 2.82
美国Sterling公司 54.6 2.79
河北英都气化有限公司 50.0 2.56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 50.0 2.56
沙特SIPCHEM公司 46.0 2.35
中国台湾长春化学公司 45.0 2.30
日本Kyodo Sakussan公司 40.8 2.09
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40.0 2.05
美国Eastman公司 40.0 2.05
河南煤化集团 40.0 2.05
合计 1425.9 73.00
国内产能不断增加 开工率仅五成
我国醋酸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发展较为缓慢。近几年,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煤化工基础产品甲醇产能迅速增加,市场吸纳速度慢于产能增长,因此许多甲醇企业为消化和延伸产品链,纷纷规划建设醋酸项目,导致醋酸产能增长迅速。2007年我国醋酸的生产能力只有361.0万吨,2010年增加到670.0万吨,2011~2012年我国醋酸共增产能230万吨。2013年之后新增产能步伐放缓,当年新增产能只有20.0万吨,2014年新增产能50.0万吨。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我国醋酸的总生产能力达到972.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醋酸生产国家。其中江苏索普(集团)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醋酸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140.0万吨,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4.40%;其次是上海吴泾化工(含安徽无为装置产能),生产能力为130.0万吨吨,占13.37%。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615.0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63.27 %;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2.0万吨,占10.49%;华中地区的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占8.23%;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5.0万吨,占7.72%;西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59.0万吨,占6.07%;东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41.0万吨,占4.22%。2014年我国醋酸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
虽然近几年我国醋酸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但装置的开工率并不是太高,2011~2013年装置的利用率均不足50%,2014年产量虽然增加到约537.0万吨,同比增长22.0%,但装置产能利用率也只有约55%。
表2 2014年我国醋酸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备注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14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1年扩能
上海华谊化工有限公司 13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含安徽无产能
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10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2/2014年分别扩能
塞拉尼斯(南京)化工有限公司 12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2年扩能
南京扬子石化BP乙酰有限公司 5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河北英都气化有限公司 5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4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 5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2年扩能
重庆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 35.0 甲醇羰基合成法 川维与BP合资企业
陕西延长石油化工公司 3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1年新建
天津天碱化工有限公司 2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2011年新建
云南云维集团公司 2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中国石油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20.0 甲醇羰基合成法
陕西榆林卓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15.0 甲醇羰基合成法
吉林吉安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1.0 乙醛-乙醇法
山东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 10.0 乙醛-乙醇法
石家庄新宇三阳实业有限公司 10.0 乙醛-乙醇法
中海先锋化工(泰兴)有限公司 10.0 乙醛-乙醇法
河南煤化集团义马盛源化工公司 20.0 甲醇羰基化法 2011年新建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 甲醇羰基化法
河南煤化集团义马煤气化公司 20.0 甲醇羰基化法 2013年新建
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 30.0 甲醇羰基化法 2014年新建
贵州水晶化工有限公司 4.0 甲醇羰基化法
其它 7.0
合计 972.0
未来产能仍将不断增加
今后几年,我国仍将新建或者扩建多套醋酸生产装置,主要有重庆万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60.0万吨装置,其中一期20.0万吨计划在2015年建成投产,二期40.0万吨计划在2016年建成投产;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40.0万吨醋酸三期装置,计划2015年建成投产;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60.0万吨醋酸项目,计划2016年建成投产;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将现有产能扩增到60.0万吨,计划在2015年建成投产;中石化计划在贵州纺金新建60.0万吨煤制醋酸项目;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65.0万吨醋酸项目;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新建40.0万吨醋酸项目等。如果这些项目均能按照计划实施,预计到2019年,我国醋酸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300.0万吨。
进口量减少 出口量波动较大
2006年以前,由于我国醋酸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进口量逐年增加。2004年进口量为52.56万吨,2006年进口量达到70.73万吨,创最高纪录。此后,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增加,进口量逐年减少。2007年进口量为50.01万吨。从2010年开始我国醋酸的进出口趋势出现大幅逆转。2010年进口量大幅度减少到5.95万吨,同比减少约80.07%。2014年的进口量为1.82万吨,同比减少约0.55%。与此相反,出口量却不断增加。2007年出口量为13.79万吨,2011年大幅度增加到66.75万吨,同比增长约207.18%,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由于向比利时、印度和中国台湾等主要地区的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内醋酸的生产成本与北美和西欧等国家相比过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逐渐被美国等企业产品所占领),导致近两年出口量又开始减少。2014年的出口量为18.23万吨,同比减少约0.01%。近几年我国醋酸的进出口情况见表3。
表3 近几年我国醋酸的进出口情况 万吨
年份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量 进口单价/美元·吨-1 出口量 出口单价/美元·吨-1
2006 70.73 510.64 2.88 609.89
2007 50.01 619.24 13.79 529.90
2008 30.50 623.19 2.35 660.27
2009 29.85 386.42 6.50 473.51
2010 5.95 425.07 21.73 432.96
2011 1.84 526.54 66.75 496.22
2012 2.28 468.97 33.15 447.98
2013 1.83 489.77 18.25 439.36
2014 1.82 589.79 18.23 481.98
消费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醋酸的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2008年的消费量为285.65万吨,2011年达到359.89万吨,同比减少约2.23%,其主要原因是出口量大幅度增加所致。与2010年相比,出口量增长超过200%,表观消费量反而略有下降,说明国内醋酸需求趋于饱和。2014年的表观消费量为520.69万吨,同比增长约22.93%,2009~2014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21%。相应产品的自给率2008年为90.14%,2011年为118.04%,2014年为103.15%。近几年醋酸消费之所以保持稳健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拉动内需的政策,刺激了市场的需求,醋酸市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醋酸企业开始意识到延长醋酸产业链的重要性,陆续上马了一批醋酸乙烯、醋酸酯、PTA装置,增加了醋酸的消费量;最后,由于近几年醋酸价格处于低谷,醋酸终端产品的价格也相应降低,一些原使用其他产品的用户改用醋酸的终端产品。近几年我国醋酸的供需平衡情况见图1。
我国醋酸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乙烯、醋酸酯和PTA,其中醋酸乙烯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1.5%,醋酸酯的消费量约占25.8%,醋酸酐的消费量约占6.5%,PTA的消费量约占23.6%,其它方面的消费量约占12.6%。今后几年,随着醋酸乙烯、PTA等多套下游装置的建成投产,对醋酸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9年,我国对醋酸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0万吨,其中增长最快的将是PTA领域,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8.5%。
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1)经过多年发展,世界醋酸的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技术是当前大规模醋酸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发,该方法仍将作为新建大型装置的首选技术,所占份额还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以甲烷、CO2和生物质等为原料的绿色低碳醋酸生产工艺将得到不断发展。
(2)近年来,全世界醋酸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量一直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未来几年仍将稳步发展。其中亚洲地区是未来世界醋酸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需求量的增长,全球醋酸市场短暂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未来世界醋酸产能的利用率将逐渐得到提高。
(3)尽管世界醋酸产能总体将出现过剩,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北美、中东和中东欧地区的产需基本平衡,中南美和西欧有一定的缺口。亚洲总体产能过剩,但日本和印度的产能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有一定量的缺口。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产能均出现过剩。
(4)由于前几年的盲目扩产,而下游醋酸乙烯、醋酸酯产能跟进有限,使得我国醋酸的生产能力出现长期结构性过剩,未来醋酸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醋酸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5)虽然我国以绝对的比例成为全球最大的醋酸生产国家,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在生产原材料上,海外跨国巨头及中东企业采用廉价的天然气作为原料,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而我国生产企业大都采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国际市场的开拓;在生产技术上,与BP等跨国公司相比,从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等方面看,国内传统的甲醇羰基化醋酸生产装置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催化剂性能及成本控制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从下游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尽管我国醋酸行业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但产业的集中度很低,醋酸下游产业链开发深度不够,消费仍主要集中在醋酸乙烯、醋酸酯、PTA等传统领域。纺织用醋纤长丝,高档三醋酸纤维素(TAC)等高附加值产品还产不足需,主要依靠进口。此外,醋酸企业运作效率偏低,运行成本偏高,原材料、产业链、人才、技术、资金和生产管理等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