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能源外交
2015年11期 发行日期:2015-03-27
作者:zhoukan2012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能源外交
□ 特约记者 金焕东
  2014年是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年份,日益体现出经贸加战略双轮驱动的顶层设计意图。2014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构想,并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呼应,为我国企业深化和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提供了全新发展机遇。能源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先导工程,油气合作又是能源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基石。2014年,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南亚等周边国家在油气贸易、管道建设、上下游投资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全方位进展。

中俄能源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俄能源具有天然的地缘互补优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久谈不决。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客观上助推了中俄能源合作。双方在油气贸易、管道建设、上游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油气贸易领域,中俄天然气贸易迎来新里程碑。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继签署了价值达4000亿美元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之后,又签署了西线供气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东线)向中国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阿尔泰管道(西线)向中国每年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此外,中国石油还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顺利签署了《亚马尔LNG项目购销合同》,俄罗斯将从2018年起每年通过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300万吨LNG,合同期限20年。中海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作为天然气贸易的配套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于2014年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该管线俄罗斯境内总长3180公里,从科维克金气田至恰扬金气田管线长800公里,恰扬金气田至斯科沃罗季诺管线长2200公里,再到中俄边境黑河180公里。中国境内管道宏观走向为黑河-北京-上海,拟新建管道约3060公里。入境点位于黑河开发区北侧约10公里,新建管道管径1016~1420毫米;配套建设5座地下储气库。
  同时,在油气上游领域,中国石油将购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北部巨型油田万科油田10%股权,该油田是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最大项目之一,2013年产量约2200万吨。在下游领域,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通过了天津炼厂可行性研究。此外,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除了继续开展上下游、管道建设及贸易一体化合作外,双方还将合作方向拓展至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和科技研发等领域,标志着中俄油气合作已进入上、中、下游和工程技术、装备市场等全方位合作的新阶段。

与中亚各国的油气合作稳步推进
  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战略布局的重要地区,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保障能源安全的突破口,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战略设想得到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双方已有的广泛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油气合作。
  在通道建设方面,2014年9月13日,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塔吉克斯坦期间,双方共同宣布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境内段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在中亚的又一条能源管道建设正式启动。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全长1000公里,设计年输量300亿立方米,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乌国首站,然后一路向东,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后进入我国境内的新疆乌恰末站,并与国内西气东输五线贯通。另外,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也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该管道全长1830公里,输气能力140亿立方米,起源乌兹别克斯坦,经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
  在上游领域,中国公司在中亚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石化收购鲁克石油在哈萨克斯坦CIR公司50%的股份,后者拥有哈4个油气开采项目的股份:阿里别克莫拉和科扎塞(与哈国家油气公司合作)、北布扎奇(与中国石油合作)、阿尔曼(与壳牌合作)和卡拉库杜克(100%的股权),这将为中国石化带来140万吨/年的权益产量。中国熔盛重工集团以2.82 亿美元收购新大陆油气公司吉尔吉斯斯坦项目60%的股份,该公司拥有费尔干纳盆地的4 个油田,总石油地质储量约2.76 亿吨,剩余可采储量8834 万吨。
  在技术和装备领域,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关于双方扩大油气领域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中国石油聚合物驱和精细注水技术提高在哈合作油田的采收率,并研究天然气化工合作的可能性,以及讨论开展装备制造领域合作。此次合作对深化中哈油气全产业链业务合作、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油气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进一步扩大
  加强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合作也是近年我国外交与经贸合作的重点。东盟作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能源重点开发区之一,双方能源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能源贸易、能源投资、保护海上能源通道,以及争议海域能源资源的共同开发。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快能源互联互通、强化海洋积极合作是我国与东盟未来合作的主导方向,并提出“钻石十年”的发展构想。在此推动下,中缅油气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国石油与缅甸能源部签署《关于扩展中缅油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能源政策、技术、项目和贸易的咨询,寻求和增加合作机会,促进缅甸油气行业发展,并进一步加强在缅油气上、中、下游业务合作,根据市场化原则开展天然气利用及炼厂建设等项目的前期研究,深化在缅油气勘探开发、成品油和化工产品业务的合作。此外,在文莱,中海油下属中海油服公司与文莱国家石油服务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为文莱Champion油田建造6座新平台,包括4座井口平台、1座钻井平台和1座天然气压缩平台,中海油服负责为合资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并协助培训当地员工。这标志着我国与文莱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
  2014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合作权益产量大幅提升,油气合作作为能源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基石,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一带一路”战略将继续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关键性作用。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再创新高,估计总产量达到1.3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约10%(详见图1)。截至2014年底,共有超过20家中国公司在海外从事油气投资活动,其中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化和振华石油等国有石油公司和10多家民营企业。得益于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地区的项目上产,2014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权益产量近6500万吨。中国石化近年持续加快海外油气生产基地的建设,前几年收购的项目陆续投产,油气权益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估计2014年产量将超过4000万吨。受所收购的尼克森公司英国北海项目产量大幅增长影响,2014年中海油海外总产量达到2200万吨。另外,中化、振华石油等国有公司和一些民营企业也有新项目投产或收购,预计权益产量约接近1000万吨。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