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煤制乙二醇发展需解六大难题
2015年27期 发行日期:2015-07-17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煤制乙二醇发展需解六大难题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桑建新

乙二醇供不应求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2014年我国和世界乙二醇消费量分别为1167万吨和1950万吨。我国乙二醇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聚酯领域,聚酯消费量占乙二醇需求总量的92%,其余8%用在防冻液和不饱和树脂领域。2014年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企业有25家,总生产能力为583.3万吨。其中,石油乙烯法生产能力为378.3万吨,占全部生产能力的64.9%;合成气制乙二醇(含煤制乙二醇)生产能力为155万吨,占26.6%;煤制乙二醇生产能力为50万吨,占8.5%2014年我国乙二醇产量约为322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55.2%。其中,因装置运行不稳停产检修较多,煤制乙二醇装置平均开工率仅45%左右。

  2009~2014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以年均10.2%的速率增长,2014年达到1167万吨。与此同时,国内乙二醇供应增速有限,2009年和2014年产量分别为203.5万吨和322万吨,年均增长率9.6%。需求增长快于供应增长,导致市场供应缺口较大,我国乙二醇进口依存度一直在70%左右,2014年进口量达845万吨,稳居国内液体化工产品进口依存度排行榜首。

 

煤基路线显优势引发关注

  传统意义上,乙二醇是石油路线乙烯装置的下游产品,依托大型乙烯装置配套建设,民营企业很难涉足。国内“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一方面使得国内乙烯法乙二醇产能增幅有限,另一方面极大地促使了我国研发煤制乙二醇技术和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在产业政策方面,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就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的通知》(国发〔201347号),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审批权限由国家下放至各省、自治区,同时由核准制改为经信委备案制。

  国内乙二醇的供需缺口引发业界对煤制乙二醇的关注。自从2009年成为示范项目并跻身《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一直如火如荼。200912月,全球首个煤制乙二醇项目——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打通流程之后,煤制乙二醇开始受到投资者追捧。随后,2012年河南新乡永金化工20万吨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2012年底新疆天业东华煤制乙二醇项目试车成功。较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烯烃等其他现代煤化工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来说,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额在20亿元左右,投资风险小。由于我国乙二醇供不应求,煤制乙二醇投资少,因此煤制乙二醇项目在各地迅速铺开。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经有11套煤/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投产,合计产能155万吨,详见表1

  除表1所列建成项目,我国还有在建煤制乙二醇项目11个,合计产能302万吨;拟建项目15个,合计产能780万吨。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新疆、山东、陕西、河北、贵州和湖北等地。根据拟在建煤制乙二醇项目进度,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煤制乙二醇将新增产能222万吨,总产能达到377万吨。

                 1  我国已建成煤制烯烃项目               万吨

             生产企业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内蒙古通辽金煤公司                          内蒙古通辽      20

安徽淮化集团                                安徽淮南       0.1   

河南煤化集团新乡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       20

河南煤化集团安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20

河南煤化集团濮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濮阳       20

河南煤化集团永城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永城       20

河南煤化集团洛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20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鲁恒升) 山东德州         5

新疆天业公司                                   新疆           5

中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                        湖北枝江       20

鹤壁宝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鹤壁         5

合计                                                        155

 

挑战重重期待攻坚克难

  目前煤制乙二醇面临环保和其他原料路线乙二醇竞争的双重挑战。还存在技术风险、产品质量较差、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和价格下滑、利润大幅度降低等问题。

  1.环保问题待解

  毋庸讳言,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将产生更多的环境排放和环境负荷,煤化工是高污染的产业。煤炭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CO2SO2,加剧温室效应,形成烟雾、酸雨等。同时,还必须考虑保护水资源、控制污水处理等问题。因此煤化工项目一直受到环境主管部门的重点监管,频频出现在环保部、各地环保厅的通报上。

  20141231日,因为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投入试生产,河南省环保厅对丹化科技位于河南安阳年产20万吨乙二醇的项目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立即停止试生产,至20157月中旬准备重启。同时,原定2014年底试生产的洛阳市1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也因为环境问题被迫延至2015年上半年,至今尚未重启。

  2.其他路线竞争

  煤制乙二醇和传统石油路线制乙二醇相比,主要优势在成本上。根据内蒙古通辽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实验数据,该公司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总成本在4000/吨左右。若煤价为750/吨,当油价不低于67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才具有成本优势。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使本靠原油价格高而有盈利的煤制乙二醇面临巨大的冲击。另外,煤制乙二醇还面临国内其他路径的竞争。用焦炉煤气或电石炉气(富含一氧化碳),及各种工业尾气来生产乙二醇,可能比以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更有竞争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论是中东以油田伴生气中的乙烷、丙烷和部分石脑油为原料,还是美国以天然气凝析液(NGL)为原料生产的乙二醇,都比我国煤制乙二醇成本低。中东的乙烷气甚至是免费的,用它生产乙二醇并出口到我国,对国内煤制乙二醇的冲击很大。一旦这些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无疑会对煤制乙二醇形成冲击。

  3.技术风险仍存

  虽然建成投产的项目不少,但我国目前尚无一套装置通过商业化运行验证。煤制乙二醇代表企业通辽金煤公布的财报也显示,旗下运营的煤制乙二醇项目由于工艺故障问题及订单不足,导致开工率一直在65%以下的低位运行。整个系统尚无准确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估,成本、消耗等都无准确的数据。目前煤制乙二醇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商业化生产后,装置负荷达不到设计能力、催化剂选择性与乙二醇收率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因技改能问题频繁开停车,生产成本大幅攀升。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尚无一个先进、可靠、实用且经过工业化验证的技术供投资者采用,项目的技术风险仍存。

  4.产品指标差异

  尽管国内煤制乙二醇发展迅速,但目前产品由于某些指标和石油路线存在差距还没有完全被下游聚酯行业接受,大型聚酯企业一般都采购10%20%的煤制乙二醇与石油路线乙二醇混合使用。最终产品能否达到聚酯级还有待验证等问题,导致煤制乙二醇下游消费市场迟迟打不开。

  5.面临过剩风险

  虽然中国乃至亚洲乙二醇产能不足,但全球乙二醇产能过剩。2014年,全球乙二醇产能2823万吨,实际产量仅2427万吨,产能过剩约15%。根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仅中东、美国、亚洲(除中国)新增的乙二醇产能就达780万吨。加上中国新增产能,到2015年,全球乙二醇产能将达3095万吨,而届时消费量仅2610万吨,产能过剩17%

  6.利润大幅下滑

  2014年受传统需求及港口库存高位的影响,乙二醇市场价格整体承压向下。  

  跟踪分析,2013年乙二醇生产厂家全年维持高利润,但2014年上半年生产厂家基本都是惨淡经营,微利或亏损的情况成为上半年厂家不得不面对的惨剧,获利水平较2013年大幅下降60%以上。

  虽然面临上述挑战,但煤制乙二醇仍是解决我国乙二醇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已建成的煤制乙二醇装置来说,当务之急是解决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和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开发和工程示范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越来越多,在油价低迷、乙二醇价格走低之机,拟建煤制乙二醇项目首先要对各种技术进行详细调研,不要仓促上马。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