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 产能急速增长 行业竞争加剧
□ 天津石化经营计划部 刘学峰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合成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等。截至2014年底,我国环氧丙烷总产能达到277.7万吨,同比增长30.4%;产量约189.7万吨,同比增加5.4%;进口量上涨不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由于下游聚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我国环氧丙烷部分消费量依赖进口,因此国内环氧丙烷市场始终保持卖方市场格局,聚醚厂家及其他下游行业属于弱势群体。2015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产能将达300万吨以上。
亚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014年,全球环氧丙烷产能为1013.7万吨,同比增长4.45%。全球环氧丙烷供应主要分布在亚洲及欧洲,占到全球80%以上;亚洲环氧丙烷分布中,我国占61%,其次是日本,占14%。随着我国环氧丙烷产量及表观消费的递增,未来我国或将成为聚氨酯最大的消费市场。预计到2018年,亚洲地区环氧丙烷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
国内新增产能不断 消费供应仍有缺口
我国环氧丙烷扩能速度加快,HPPO法、PO/MTBE等工艺相继入主。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地域分布逐渐趋于平衡,山东地区是历来的主产区,2014年产能占比达到51%。而2014年底投产的湖南岳阳中石化长岭炼化1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标志着华中地区实现了产能零突破,其占比达到4%。国内环氧丙烷供应分布将日趋合理。
目前,我国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共18家,2014年总产能达277.7万吨。未来我国环氧丙烷新增产能分布情况见表1。
随着国内环氧丙烷装置规模的扩大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氯醇法基本不会再有新建装置,而新工艺将对原有小型氯醇法生产装置形成较大冲击,氯醇法产能退出将提速。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是国内环氧丙烷产能增长高峰期,山东、江苏是新增产能的主要地区,西部地区将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实现环氧丙烷产业的突破。
2012~2015年,全球环氧丙烷平均需求增长为4.25%,而我国的产能增长率已接近30%,但仍不能满足下游市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聚氨酯消费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约400万吨。未来国内聚醚产业增速放缓,在环氧丙烷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碳酸丙烯酯、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等新领域消费环氧丙烷量加速,占比将提高。
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产量也在实质性的增长,但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从表观消费量来看,自给率仅为80%左右,20%的缺口需要进口补充。2015~2018年我国环氧丙烷需求增长情况见图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201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 2015年我国GDP增速预估7%左右。受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影响,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的“新常态”。因此,我国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将难以延续10%的增速,预计2015~2018年,我国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增速将在5%左右,产能延续高增速,而需求增速放缓,到2018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将出现过剩。
表1 未来我国环氧丙烷新增产能分布情况 万吨
地区 企业名称 预计新增产能 生产工艺 投产时间
山东 烟台万华 24 PO/MTBE 2015年
阳煤恒通 20 HPPO 未知
内蒙古 中宏环保新能源公司 30 HPPO 未知
华东 吉林神华张家港 60 HPPO 未知
金陵亨斯迈 24 PO/MTBE 未知
金浦锦湖 8 氯醇法 未知
蓝色星球 40 HPPO 未知
中石化岳阳 10 HPPO 未知
西北 神华陶氏榆林 32 HPPO 未知
合计 248
未来行业盈利水平逐渐回落
我国及全球经济正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环氧丙烷需求高增速难以延续。随着我国多套HPPO和PO/MTEB装置的兴建,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我国环氧丙烷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2015~2018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增长预测见图2。
未来几年,我国环氧丙烷仍处于产能增长高峰期,PO/MTBE法的烟台万华24万吨和南京金陵亨斯迈24万吨的环氧丙烷装置,以及HPPO法的中石化岳阳10万吨和蓝色星球40万吨的环氧丙烷装置将相继投产。HPPO和PO/MTBE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相继入主,我国环氧丙烷供应格局出现质的飞越。
2014年,吉林神华HPPO法30万吨和湖南岳阳中石化长炼的HPPO法10万吨的环氧丙烷装置,打破了我国只有两种工艺的格局。新工艺注重环保,符合“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环保要求,将加速我国环保政策对环氧丙烷行业格局的深远影响。2014年国内氯醇法约占64.9%,共氧化法约占20.7%,HPPO法占比14.4%。2015年后,我国环氧丙烷工艺逐渐完善,PO/MTBE法和HPPO法的加入,使得我国环氧丙烷工艺倾向环保化。氯醇法环氧丙烷装置受困于污水排放难以达标的制约,已批的氯醇法装置将难以投产。预计2018年我国环氧丙烷氯醇法与共氧化法、直氧化法的产能将各占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