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I需求增长放缓 项目扩能应慎重
□ 燕丰
MDI是一种重要的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PU)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MDI市售品主要以纯MDI和聚合MDI为主,其中聚合MDI约占总量的80%。纯MDI主要用于生产浆料、鞋底等,下游主要用于合成革、氨纶、制鞋等;聚合MDI主要用于生产硬泡等,多用于冰箱、冰柜、建筑等行业。此外,MDI也用于弹性体、粘结剂、密封剂、涂料和塑料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制品(汽车仪表板、方向盘)等。
全球产能稳步增加
近几年,全球MDI的产能稳步增加,新增产能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北美和西欧地区的产能没有太大变化。2014年,全球MDI的总产能为721.4万吨,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产能为131.2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8.19%;西欧地区的产能为200.0万吨,约占27.72%;亚太地区为357.7万吨,约占49.58%。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国家,2014年产能达到261.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6.18%;其次是美国,产能为131.2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8.19%;再次是德国,产能为63.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8.73%。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拜耳、巴斯夫、亨斯曼、陶氏、日本聚氨酯和烟台万华等少数几家企业。2011年,烟台万华公司收购了Borsod化学公司位于匈牙利卡津克伯西卡的24.0万吨生产装置,2013年扩增了位于宁波的生产装置,2014年在山东烟台新建60.0万吨装置(原装置20.0万吨产能关闭),使其超过拜耳公司成为目前全球上最大的MDI生产厂家,产能合计达到204.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8.28%。其次是拜耳公司,产能合计达到150.2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0.82%,分别在德国、西班牙、美国、巴西、日本和中国大陆建有生产装置。今后几年,全球仍将有多家企业计划新建或者扩建MDI装置,主要有亨斯曼公司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建40.0万吨生产装置,俄罗斯天然气寡头Gazprom的子公司西布尔公司计划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地区新建10万~15万吨生产装置,韩国锦湖化学计划新增5.0万吨生产装置,拜耳计划将其位于德国Brunsbüttel的装置产能扩增到60.0万吨。加上中国大陆的多套扩能装置,预计到2018年,全球MDI的总产能将超过900.0万吨,其中亚太地区是主要的增长地区。2014年全球MDI主要生产厂家产能分布见图1。
国内需求空间巨大 未来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MDI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2011年,烟台万华集团收购了匈牙利最大化工公司BorsodChem96%的股权(装置产能为24万吨),为公司走出国门迈开了坚实的一步。2014年,烟台万华在我国本土MDI的产能达到180.0万吨。此外,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巴斯夫、亨斯曼、拜耳等外资企业也在我国建设MDI生产装置。截至2015年5月,我国MDI的总产能达到261.0万吨,其中万华化学是最主要的生产厂家,产能达到180.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68.96%。
未来几年,我国仍将新建或者扩建多套MDI生产装置。如德国拜耳集团计划在上海新建50.0万吨生产装置,届时拜耳公司在我国将拥有100.0万吨的产能;巴斯夫公司在重庆新建40.0万吨生产装置,计划在2015年建成投产;2014年7月,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在上海启动了新建24.0万吨MDI生产装置项目,计划在2017年建成投产,届时该公司MDI的产能将达到48.0万吨。此外,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脊集团等公司也有新建MDI生产装置的初步意向和前期规划。如果这些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预计到2018年,我国MDI的总产能将超过375.0万吨,稳居全球产能第一。
近年来,随着聚氨酯行业等的快速发展,我国MDI的需求量稳步增长。2005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7.63万吨,2010年超过100万吨,达到137.81万吨,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178.31万吨,同比增长约4.90%,2009~2014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2.44%。与此相对应,相应产品的自给率2005年为24.14%,2010年为82.29%,2014年为98.09%。近年我国MDI的供需情况见图2。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生产和市场重心,生产了全球95%的冷藏集装箱、60%的鞋子以及70%的冰箱。其次,我国的建材、氨纶、纺织品、合成革和汽车的产量均居全球第一。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高速铁路投资加大,环保合成木材需求增加等,这些产业的强势发展都为聚氨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进而推动了对MDI的需求。
从消费结构来看,受消费周期的限制,我国MDI的主要应用领域家电行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在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需求很难获得大幅度提升。但随着国内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节能相关政策的陆续实施,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均将为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带来增长动力,进而拉动对MDI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然而,国内新建筑中大部分仍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达到全社会能耗的27%。我国建筑节能的空间较大。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经验显示,采取建筑保温材料是防止建筑物能耗损失的有效技术。由MDI制造的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满足安全、环保与节能要求的建筑保温材料。此外,氨纶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领域增长速度较快。管道、胶粘剂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8年,我国对MDI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40.0万吨,而总产能将超过375.0万吨,产能出现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将会十分激烈。
下游需求增长放缓 项目扩能应慎重
随着下游聚氨酯等行业的稳定发展,未来全球MDI的生产和消费仍将稳步增加,但生产集中度将越来越明显,亚太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发展将是推动全球MDI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聚氨酯下游行业如建筑保温、汽车、白色家电、合成革、鞋材、纺织等进入平稳发展期,需求增长明显放缓。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氨酯工业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市场需求不可能出现快速性增长,因而对MDI的需求也将放缓。加上国内现有MDI生产企业为稳固市场地位,都采取了新建或者扩建的措施,产能的增长率大于消费量的增长率,MDI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跌,企业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之,MDI行业本身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又很高,因此企业新建或者扩建MDI装置应该慎重。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慎重审批MDI项目,以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促进MDI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MDI产能增长,我国MDI企业与国外公司的竞争将不断加剧。因而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企业更应该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在稳定原有消费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此外,还应该积极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从而使我国MDI行业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