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钛白粉:追寻制造强国之梦时不我待
2015年31期 发行日期:2015-08-14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77
 
钛白粉:追寻制造强国之梦时不我待
□ 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付一江
  “十二五”期间我国钛白粉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变化、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等都有了长足发展。2014年我国钛白粉总出口量同比增长37.08%,大幅缓解了国内企业的库存压力,主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部分甚至接近100%。“十三五”期间,打造钛白粉制造强国、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实现产能集约大型化是钛白粉行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努力追寻的目标。
 
集中度提高 出口大增
  去年以来,国内钛白粉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我国钛白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开始显现。
  2014年国内钛白粉产量为246.6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175.7万吨,占总产量的71.2%;锐钛型钛白粉产量49.4万吨,占20%;其他21.5万吨,占8.8%。按当年实际产能321万吨计,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6.8%,较2013年提升了2.5个百分点。剔除11家因环保等原因已停产或不定期停产的中小企业,主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部分甚至接近100%。
  2014年全国钛白粉行业产值约350亿元,同比增长约6%。前六名钛白粉生产商(四川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山东东佳、宁波新福、济南裕兴)产量均接近或超过10万吨,合计产量达到10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8%,行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
  2014年我国钛白粉总出口量为55.2万吨,同比增长37.08%,总进口量21.6万吨,同比增长11.32%。净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大幅缓解了国内钛白粉的库存压力。
  2014年,国内钛白粉的品质逐步为国际市场所接受,同时因其价格比较低,因此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这一状况在未来有望成为新常态。2010~2015年我国钛白粉进出口情况见图1和图2。
 
兼并重组成行业潮流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成为众多钛白粉企业的共识。
  自21世纪初科斯特(Cristal)斥资12亿美元收购美礼联无机化学品公司(Millennium Inorganic Chemicals)至前不久的杜邦钛白科技事业部完成从杜邦集团剥离,成立科慕公司独立上市。这其中先后有:
  2008年6月,芬兰凯米拉(Kemira)集团宣布,将其钛白业务和洛克伍德控股公司(Rockwood)的钛白粉及功能添加剂业务合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名为Sachtleben公司。其中洛克伍德占61%股份,凯米拉占39%股份。
  2008年7月起,科斯特(Cristal)先后收购澳大利亚Bemax资源有限公司、国际钛粉公司(ITP)的全部股份。科斯特的全球扩张战略成为全球第二大钛白粉生产商(后因亨斯迈收购洛克伍德而成为第三),以钛白粉为主导的钛系列产品产业链已经牢固成型,其钛白产业的迅猛发展前景已不是悬念。
  2012年6月,洛克伍德控股公司(Rockwood)宣布,其钛白粉合资企业德国Sachtleben公司同意收购Crenox公司的钛白粉生产资产和库存。此次收购在当年7月完成。
  2013年2月,凯米拉将其持有的39%股权全部出售给洛克伍德(Rockwood),宣布退出钛白粉业务。
  2013年9月,亨斯迈(Huntsman)声明将以约11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洛克伍德功能助剂和钛白粉业务,并承担自2013年6月30日起价值约2.25亿美元的无备资养老金。
  2014年10月,中核钛白公司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无锡豪普钛业有限公司25%的股权。
  2014年10月,科斯特(Cristal)宣布收购江西添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钛白粉业务。此次收购于2015年1月完成,其中涉及资产和股权交易。
  2015年6月,河南佰利联宣布90亿一锤定音收购四川龙蟒集团,二者的强强联合后产能将达到63万吨,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钛白粉企业,仅次于杜邦117万吨、亨斯迈90.2万吨和科斯特77.8万吨,占据国内行业绝对龙头地位。从产能规模来看,二者联合后合计产能将达到63万吨,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将掌握国内钛白粉行业绝对的话语权。
 
拓钛白粉制造强国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需求结构的“三重转型”, “十三五”时期,钛白粉行业应抓住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和企业兼并重组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开拓钛白粉制造强国之路。
  面对“十三五”期间的机遇与挑战,行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 氯化法和硫酸法两轮驱动 由于引进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不完善,钛氯化技术一直备受争议,国外氯化法钛白粉巨头对我国技术引进进行封锁,引进的生产线虽经过多年研发尚未完全打通。与此同时,国家虽出台限制硫酸法钛白粉工艺,全力支持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的政策,在氯化法钛白并没有完善的局面下,重新恢复硫酸法生产的争议也不断出现。在这种局面下,钛白粉行业应一方面加大力度研发完善氯化法钛白粉工艺,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完善硫酸法钛白粉工艺。
  2. 推进行业清洁生产 “十三五”期间,钛白粉行业要优化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三废”治理与控制水平,做好环保工作。
  在废气方面,要增加处理装置,主要是二氧化硫的吸收和粉尘的回收装置;在废水方面,要利用先进的膜过滤技术,将废水经过特殊膜过滤后进行回用,从而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在废渣方面,要重视对硫酸法钛白副产品硫酸亚铁和石膏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硫酸亚铁除了用作净水剂等直接销售外,还可以作为原料制备铁系颜料,如铁黑、铁红、铁黄等;钛石膏,可以通过调整处理工艺生产白石膏,用于水泥厂等建筑行业;也可以直接制成石膏砖用作建材及石膏工艺品,从而减少石膏的堆积。
  3. 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4年,国内钛白粉产品质量开始逐步为国际市场所接受。同时,因其价格较低,2014年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大增,这一状况在未来有望成为新常态。
  在这一有利背景下,优化调整钛白粉产品结构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提高通用型产品的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专业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扩大出口,真正成为钛白粉制造强国。
  一方面,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钛白粉,比如脱硝用钛白粉、光催化型钛白粉等;另一方面,拓宽钛白粉的应用领域,为硫酸法钛白粉的生产寻找新的商业契机,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钛白粉行业在新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开拓,为行业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4. 加大兼并重组力度 2014年钛白粉行业前六名生产商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8%,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15年龙蟒-佰利联的联姻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三五”期间,重组兼并仍然是行业的重要课题。继续强化状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是“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战略组成部分。
  未来5年,行业的产业链设计应遵循总体工艺技术路线与产品发展战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支持和发展氯化法钛白,扩大单线产能和总体产能;推广硫酸法清洁生产工艺,实现集约大型化,形成多个年产30万吨以上的钛白粉企业。随着我国钛白粉行业“十三五”健康发展的标准及政策法规的落地,以国产钛资源为主体优化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技术将不断提升,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也会进一步完善,中国钛资源和行业产能的优势将逐渐形成协同效应。
 
链接:
大起大落的钛白粉价格
  从2009年初起,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投资拉动恢复经济的措施,引发了全球性的钛白粉需求增长。这期间至关重要的是:2010年底,市场参与者纷纷意识到钛白粉居然成为获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囤货、等待价格上涨,成为绝大部分贸易商和下游客户采取的手段,这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抢购潮。市场产生泡沫,泡沫膨胀推动价格大幅上涨。大致的统计表明,从2009年1月到2010年10月,国产钛白粉价格上涨了约20%左右。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6月出现了高峰期,国产钛白粉价格至少又上升了50%。
  在全球钛白粉行业迎来盛宴的同时,为满足增加的真实性需求和泡沫性需求,以中国企业为首的钛白粉生产商,利用成熟的硫酸法及工艺,采取短平快方式,投资不断涌入,产能空前增长。2011年国内钛白粉产能超过25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8.8%,一跃成为全球产能大国。
  当新兴市场国家政策由拉增长转向控通胀、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钛白粉需求开始减少。快速扩张群雄逐鹿的中国钛白粉行业首先出现问题。2011年7月,中国钛白粉市场价格发生快速下跌,5个月内价格下跌了35%左右,吞噬了2010年10月起开始的大部分涨幅。由于产能过剩,泡沫破了,全球性的钛白粉去库存化开始了。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