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我国聚碳酸酯自主供应能力增强
2015年33期 发行日期:2015-08-28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我国聚碳酸酯自主供应能力增强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娜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透光性好,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以上,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数据载体、汽车部件、医疗设备、建筑、纺织和包装等领域。截至2014年底,国内PC表观消费量为156.8万吨,同比增长8.4%。
 
国内产能将大幅增加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5家PC生产企业,分别为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20万吨)、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14.7万吨)、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6万吨)、菱优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8万吨)和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新增企业),合计产能约58.7万吨。
  目前一批合资、合作的PC项目正在国内密集开工,多个项目将在近两年内投产,国内PC供应量将大幅增加。如鲁西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投资建设PC项目,一期年产6.5万吨,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环球联合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总规划26万吨,一期13万吨于2015年1月份进行了环评公示,计划2015年三季度投产。SABIC与中石化以50:50股比合资在天津滨海新区合资建设26万吨PC项目,分2套13万吨生产装置,每套联合生产装置包括与PC生产规模匹配的3万吨CO、5万吨DMC、11万吨DPC、12万吨双酚A和13万吨PC等4个生产单元。预计将在2017年投产,计划生产混合级、挤出级、光学级、模塑级4大类产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的PC装置也于2015年4月份开始投建,技术为专业团队自主研发。我国新建/扩建PC项目统计见表1。
            1我国新建或扩建PC项目统计           万吨
生产企业                       新增产能            备注
鲁西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6.5            光气法
环球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13.0            非光气法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26.0            SABIC非光气法技术
拜耳材料科技(我国)有限公司    20.0            拜耳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阳煤集团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    10.0            非光气法
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          10.0            光气法
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10.0            非光气法
合计                            95.5   
 
进口量逐年攀升
  近年来,我国PC的进口量居高不下,2006年进口量为89.9万吨,2008年为101.7万吨, 2012年达到137.5万吨,2014年又增至148.0万吨。PC进口量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第一,我国PC的产能和产量低,且增长缓慢,而消费量快速增长;第二,我国产品在质量及多样化方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三,我国高端料和合金料需求增长较快,推动进口量的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PC进口量同比增长0.3%,2014年同比增长7.3%,2014年进口量的较高增长,一方面源于新建装置未能及时投产,另一方面源于中石化三菱超预期停车使得国内PC产量增长有限。近年国内PC进口情况见图1。
  2014年,我国PC最大进口来源地为韩国,进口量为32.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1.9%,同比增长3.2%;其次为中国台湾省,进口量为26.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7.6%,同比增长11.5%;之后依次为泰国、美国、沙特、日本等。
  韩国具有与我国大陆空间距离较近、运送周期短等优势,因此近年韩国出口的PC量一直遥遥领先,是我国大陆市场第一大PC进口来源国。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但PC却未能实现预期中的短期零关税。根据中方降税目录表中内容,HS:39074000,PC关税将在协定生效之日起15年内等比削减。
 
未来发展仍将命运多舛
  我国PC的技术研发始于近几年,发展时间及水平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当前国内仅个别团队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PC技术,新发展技术短时间内达到西方国家水平困难较大,国内自主研发技术投建新装置的运行及产品应用情况尚不得而知。在全球PC已经出现过剩的形势下,我国PC的发展将命运多舛。
  近年来,国内PC进口依存度一直保持80%以上,目前仅有的5家生产厂家也有4家是合资企业,新建装置多数为中外合资及合作,外资和进口料牢牢垄断着我国PC市场。
  初步统计,到2017年我国PC产能即将达到154.2万吨,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PC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内改革深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PC下游市场需求日趋饱和,缺乏新的增长点。在当前国内市场进口过剩的情况下,新产能的投放,在缓解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同时,将加剧未来供应过剩的困难局面。图2为近年我国聚碳酸酯供应平衡情况。
  韩国与我国临近,加之产品的价格及质量优势,使得其PC产品近年来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张。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未来几年间,随着国内PC产能快速扩张,自供能力将大幅度提升,PC进口依存度将出现下降。届时,预计韩国PC对我国的出口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韩国PC在15年内完全削除关税有利于促进我国PC的市场消耗,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PC自主技术的研发。
 
    中国化信产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化信产经院)是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旗下专门负责石油化工产业咨询和战略咨询的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咨询团队和严谨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多年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市场研究、竞争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建设项目后评价等咨询服务。客户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
    除单客户服务外,中国化信产经院每年对上百个重点产品和热点行业进行研究,并提供多客户报告,报告章节包括:发展概要、经济与能源、工艺技术概况、世界供需现状与预测、国内生产现状与预测、国内消费现状与预测、中国贸易情况详析、上下游发展状况、价格分析和预测与价差分析、供求平衡预测。研究范围涵盖炼油、有机化工原料、聚合物(塑料、橡胶、纤维、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化肥、农药、无机化工材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源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