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85
产不足需,我国间苯二甲酸发展前景广阔
□ 晓铭
间苯二甲酸(简称IPA)又名1,3-苯二甲酸或异酞酸,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耐水解性和耐化学性能,可发生成盐、脱水、加氢、卤化等反应,最大的用途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的中间体,其次是用于制造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主要用途涂料制造)及印刷油墨。此外,其还可用于增强塑料和包装,制造电影胶片成色剂、涂料和聚酯纤维染色改性剂以及医药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全球产能稳步增长
近年来,世界间苯二甲酸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0年,全球间苯二甲酸的总生产能力为98.0万吨,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137.5万吨。其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7.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9.64%;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3.5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09%;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87.0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3.27%。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间苯二甲酸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46.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45%;其次是美国,生产能力为27.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9.64%。韩国KP化学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间苯二甲酸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46.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45%;其次是日本三菱气体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23.0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73%。2014年各国家和地区间苯二甲酸生产能力分布情况见图1。
国内市场进口量增长 未来消费结构或将变化
我国间苯二甲酸的生产与应用起步晚,初期的生产装置均由于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先后处于关闭或停产状态。截至2015年8月底,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总生产能力为5.8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22%。虽然有报道称,上海司马化工有限公司拟在泰州经济开发区新建一套6.0万吨间苯二甲酸项目,辽宁兴家公司计划新建一套1.0万吨间苯二甲酸项目等,但到目前都还没有装置投产的正式报道。
根据海关统计,我国间苯二甲酸的进口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07~2015年7月我国间苯二甲酸的进出口情况见表1。
我国间苯二甲酸的进口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2014年来自这3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8.68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95.40%,同比增长约30.99%。其中,台湾地区是最大的间苯二甲酸进口来源地,2014年的进口量为9.13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6.63%,同比增长184.42%;韩国6.25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1.92%,同比增长约11.01%。日本3.3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6.85%,同比减少约39.11%。
近年来,我国间苯二甲酸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05年表观消费量为5.50万吨,2009年增加到约12.66万吨,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24.09万吨,2009~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3.73%。2007年相应产品自给率为29.86%,2011年为26.16%,2014年为19.92%。近几年我国间苯二甲酸的供需情况见图2。
与国外一样,我国间苯二甲酸也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PET共聚树指和醇酸树脂等,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所占比例为38.6%,PET共聚树脂所占比例为39.9%,醇酸树脂所占比例为14.9%,其他为6.6%。
预计到2019年,我国间苯二甲酸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万吨,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共聚树脂仍将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共聚树脂是增速最快的领域。预计到2019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对间苯二甲酸型的消费量将达到10.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将下降到约35.0%,共聚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13.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将上升到约45.0%,醇酸树脂涂料的需求量将达到4.5万吨。此外,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还可用于制备广泛应用于制造精密、复杂耐高温绝缘的零部件和浸渍层压材料等的聚间苯二甲酸烯丙酯(DAIP)树脂;制备用于甲苯二异氰酸生产中做特种溶剂的间苯二甲酸二乙酯(DEIP);制备用作铝合金、不锈刚等金属材料、金属蜂窝结构、聚酰亚胺薄膜以及硅片等材料胶粘剂的聚苯并咪唑;制备用于与PVC、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等树脂相容性好的无色油状液体型增塑剂间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制备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光稳定剂原料间苯二胺;制备生产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芳纶和其他多芳基聚合物的主要原料间苯二酰氯等。
目前,间苯二甲酸的这些消费领域在我国大多处于开发初期,发展潜力较大。2014年其他领域对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约1.6万吨,预计2019年将达到2.5万吨。
近几年,由于受制造业低迷的影响,我国间苯二甲酸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2013年市场最高价格为3月份的14000元/吨(以下均为吨价),最低价格为12月份的12700元。2014年最高价格为2月份的12800元,最低价格为12月份的10300元。进而2015年,市场价格继续下跌,最低价格跌至3月份的8500元,此后价格曾出现小幅度上扬。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受下游聚酯和醇酸树脂等的需求,以及原材料价格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仍将在较低价位运行,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
表1 2007~2015年我国间苯二甲酸进出口情况
年份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金额/万美元 出口量/吨 出口金额/万美元
2007 7.42 14691.24 1439.7 487.1
2008 7.18 12509.2 371.65 159.87
2009 10.08 11006.17 187.38 25.66
2010 13.2 15080.65 119.9 24.66
2011 11.3 18734.93 84.45 41.73
2012 14.57 23299.52 85.53 23.55
2013 18.32 28338.51 153.51 35.63
2014 19.58 25720.55 2940.29 499.69
2015(1~7)月 11.78 13197.82 610.18 96.21
行业竞争加剧 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成关键
今后,由于世界间苯二甲酸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竞争将十分激烈。中国大陆由于产能不足,供需矛盾较大,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将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市场焦点。尽管世界间苯二甲酸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但随着环保法规等的日益强化,其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传统不饱和树脂和溶剂醇酸树脂方面的需求量将不断下降,而瓶用共聚单体和高性能涂料用聚酯和水性醇酸树脂等方面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
目前,我国间苯二甲酸的产需矛盾比较突出,企业要不断提高现有装置的开工率,进一步加快间苯二甲酸生产工艺、废水及残渣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新建几套5.0万吨生产装置,以满足国内消费发展的需求。
除此之外,由于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在某些生产工艺、后处理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且国内已经有将原来的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用来生产间苯二甲酸的成熟经验。我国对苯二甲酸产能已经过剩,因此,可以考虑将现有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进行改造,生产间苯二甲酸,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苯二甲酸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来,我国间苯二甲酸的发展需加快新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力度,以扩大需求量,迎接国外产品的竞争,使我国间苯二甲酸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