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橡胶:产能过剩警报拉响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周贺祥
虽然目前我国乙丙橡胶产不足需,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全球产能已经过剩,一些国外厂商必将加大争夺我国市场的力度;另一方面,今后几年国内将新建或者扩建多套乙丙橡胶生产装置,产能过剩局面将会逐渐呈现,供应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进口稳增,产不足需
我国乙丙橡胶主要应用于汽车部件、防水卷材、电线电缆、油品改性剂以及聚烯烃改性剂等领域。目前的消费结构为:汽车部件约占总消费量的44.9%,聚合物改性约占12.0%,建筑材料约占9.4%,电线电缆约占7.7%,石油添加剂约占9.8%,塑胶跑道约占9.8%,其他约占6.4%。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建筑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乙丙橡胶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我国乙丙橡胶的表观消费量为9.23万吨,2010年增加到23.43万吨,2014年达到32.48万吨,同比增长约19.76%。2009~2014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39%。相应产品的自给率却不断下降。2006年产品自给率为19.02%,2010年下降到8.24%,2014年为8.65%。今后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以及城市基本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的不断发展,预计2019年对乙丙橡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45.0万吨,其中汽车和聚合物改性仍将是最主要的两大消费领域。
由于我国乙丙橡胶的产能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乙丙橡胶的进口量为11.47万吨,2011年达到22.31万吨,同比增长约2.57%;2014年的进口量为30.11万吨,同比增长约19.34%;2015年1~9月的进口量为20.95万吨,同比减少约5.88%。在进口的同时,我国乙丙橡胶也有少量出口。2007年出口量为0.50万吨,2011年为0.21万吨,同比减少约16.00%;2014年的出口量为0.44万吨,同比增长约41.93%;2015年(1~9)月的出口量为0.22万吨,同比减少约33.33%。
我国乙丙橡胶进口产品品种齐全,涉及高档密封条、海绵制品、电线电缆、聚合物改性、油品改性及橡胶杂件等众多应用领域。进口产品主要有朗盛公司Keltan?誖系列牌号(包括充油牌号、长链支化牌号)、Buna?誖系列牌号;美国Dow公司Nordel?誖IP和Nordel?誖MG系列(包括充油、充碳黑牌号);Exxon公司Vistalon?誖 系列牌号(包括双峰分布牌号、粒状牌号等);Lion公司Royalene?誖系列牌号;日本JSR公司EP?誖及EPT?誖系列(包括E-P-ENB-DCPD四元胶),意大利Versalis公司 的Dutral?誖、韩国SK和锦湖公司Suprene?誖和EP?誖等。
近几年我国乙丙橡胶的供需情况见图1所示。
国际未来扩能锁定亚洲
近年来,世界乙丙橡胶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0年,全球总产能为130.2万吨,2014年增加到157.1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
今后几年,虽然朗盛公司宣布将永久关闭其位于德国Marl的7.0万吨生产装置,但仍有多套装置将建成投产。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主要有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在韩国丽水的6.0万吨装置;埃克森美孚公司计划在新加坡的6.0万吨生产装置;韩国锦湖聚合物化学公司6.0万吨装置;陶氏化学在美国LA Plaquemine 的14.0万吨装置;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在沙特的11.0万吨装置;印度Reliance公司在印度Jamnagar的8.0万吨装置;Lotte Versalis弹性体公司在韩国的10.0万吨装置;Versalis公司在意大利Ferrara的5.0万吨装置等。加上中国大陆的新增产能,预计到2019年,全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50.0万吨。
国内外资主导产能大增
2014年中国石油吉化公司采用自有技术新建的4.0万吨以及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新建的7.5万吨乙丙橡胶装置建成投产。其中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和日本三井化学公司50∶50股份的合资企业,其项目以乙烯、丙烯、ENB和VNB(5-乙烯基-2-降冰片烯)为主要单体,采用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先进的茂金属催化剂溶液法聚合技术。
2015年8月,朗盛常州化工有限公司16.0万吨三元乙丙橡胶装置正式投产。该装置采用先进的催化剂工艺——Keltan ACE工艺技术进行生产。所以,与其他工艺相较,这一技术更加清洁,资源消耗更少。另外,宁波SK合成橡胶有限公司新建5.0万吨装置也建成投产。
三井、朗盛以及韩国SK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介入,使得我国乙丙橡胶的生产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7.0万吨,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丙橡胶生产国家。
未来新装置计划实施减速
由于目前国内产不足需,在2015~2019年,将有宁波爱思开合成橡胶有限公司、朗盛常州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营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延长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以及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计划新建或者扩建乙丙橡胶生产装置。但目前市场低迷,而世界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趋势,因此国内多项计划新建装置的项目都没有太大进展,有的已经搁浅。在2016~2019年我国乙丙橡胶新增产能不会超过20.0万吨,也即到2019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7.0万吨。2015~2019年我国乙丙橡胶计划新建或者扩建装置情况见表1所示。
与此同时,目前外资或合资企业以其技术特色和产品优势对我国生产企业也形成较大威胁。如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茂金属催化剂装置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系列先进工艺技术,产品加工性能好、结构可控、品种牌号范围宽、生产成本低;朗盛在江苏常州新建装置采用Keltan ACE催化剂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能耗,并且由于其催化效率高,无需进行催化剂萃取,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生产充油乙丙橡胶和特别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乙丙橡胶等产品。
为此,国内相关企业今后应该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从原料、技术、市场、研发、售后服务等多角度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新建或者扩建生产装置;加强对现有技术的消化与创新工作,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尤其是在催化剂方面,除钒系催化剂外,还应开展高效钛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继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以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
表1 2015~2019年我国乙丙橡胶装置计划新建或者扩建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 装置所在地 技术来源 产能 预计投产时间
山东东营天弘化学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引进技术 9 在建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意大利FasTech公司 5 搁浅
延长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安 意大利FasTech公司 5 在建
朗盛(常州)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Keltan ACE技术 16 2015年(已经投产)
宁波爱思开合成橡胶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SK技术 5 2015年(已经投产)
辽宁北方Dynasol公司 辽宁盘锦 意大利埃尼公司 10 2017年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北京房山 自有技术 4 搁浅
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奎山 引进技术 8 规划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 引进技术 5 规划
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大亚湾 引进技术 5 规划
山东统洲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引进技术 5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