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陶氏+杜邦 巨无霸的未知数
2015年49期 发行日期:2015-12-18
作者:zhoukan2012

陶氏+杜邦  巨无霸的未知数

   本刊记者   吴军

  最近,全球化工界都被美国最大的两家化学公司杜邦(DuPond)与陶氏化学(Dow Chemical)合并刷屏。二者于1211日晚宣布达成平等合并协议,各持50%股份,成立陶氏杜邦公司。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Liveris)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执行董事长,而杜邦公司首席执行官溥瑞廷(Edward Breen)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消息一出,全球化工界都为之震惊,化工巨无霸的诞生将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对全球化工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头把交椅易主?

  此合并案是全球化工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并购交易。杜邦公司当天还发布公告称,交易预计于2016年下半年完成,随后公司将拆分为3个独立的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拆分将于合并完成后的1824个月之后开始。

  根据今年C&EN发布的全球化工50强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陶氏化学销售额为582亿美元,排名第二;杜邦销售额299亿美元,排名第8;而巴斯夫以787亿美元排名第一。这意味着,已经连续10年稳居该榜单榜首的巴斯夫(BASF)可能失去全球化工行业的头把交椅。

  不过,从市值来看,目前两家公司市值均接近600亿美元,这意味着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将达到1300亿美元,仍然是排在巴斯夫之后。

 

强强联合or抱团取暖?

  陶氏化学成立于1897年,至今118年;杜邦成立于1802年,至今213年历史。两家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均来自于化学品和材料的销售。回顾两家公司近几年的战略布局,都在不断剥离非核心业务(即低增长潜力业务),专注农业和特种化学品等高增长领域,志同道合为合二为一奠定基础。

  近几年,陶氏持续加快了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步伐,以达到其资产出售45亿~60亿美元的目标。2013年底,陶氏化学宣布将剥离其氯业务中的大部分业务,包括氯碱以及环氧树脂产业链业务,并在今年3月正式宣布将这部分剥离的业务与化工产品及军火生产商Onlin公司合并,组建新的企业。剥离涉及的业务年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左右,包括其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氯碱、乙烯基、氯化有机物和环氧树脂全球业务。2014年底,陶氏化学相继宣布出售安格斯化学公司、旗下硼氢化钠业务及聚烯烃薄膜工厂。陶氏化学董事长兼CEO利伟诚曾表示,公司的战略是收缩业务范围,将重点集中在具有吸引力的增长性市场,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农业、涂料、电子材料、包装和性能材料。

  而杜邦近几年也对公司的相关成熟业务进行了剥离。继20128月以49亿美元将其高性能涂料业务出售给凯雷集团之后,在201310月,杜邦又宣布正在剥离高性能化学品部门,并最终成立了一个独立交易的上市公司科慕(Chemours)。分拆特殊化学品业务,包括制冷剂,使杜邦更加专注于特种材料和农业两个增长领域。

 

  上百年的积淀让这两家企业在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这三个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两家公司的合并可谓强强联合。但宣布合并的时机却耐人寻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陶氏如此“火急火燎”地进行并购,也许是因为害怕一个人——对冲基金大佬Daniel Loeb。随着全球农作物价格下降,农业企业盈利下滑,陶氏面临着来自Loeb这位华尔街著名的激进投资者的压力,包括要求其大幅削减成本,拆分公司出售非核心业务。

  去年1月,向来以激烈言辞著名的Loeb高调大幅买入陶氏化学的股份,并要求拆分该公司,理由是公司过去10年的股价“让人失望”。Loeb创办的Third Point基金在投资者公告中怒喷利伟诚掌管的陶氏化学:“陶氏集团旗下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都低得令人发指。”

  去年11月,Third Point与陶氏化学达成“休战协议”。根据协议,Third Point可以派驻两位独董进入陶氏董事,并承诺不再公开批判陶氏化学的管理并控制所持股份在4.99%内。而陶氏宣布与杜邦合并计划正是在这份“休战协议”到期前的周末公布的。而杜邦此前对相关业务的剥离也无不受到华尔街要求其剥离波动性业务的强大压力。

  因此,陶氏化学和杜邦的合并是否会发挥1+1>2的效果,还是未知数。《福布斯》评论认为,业务合并重组是短视行为,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利润率,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是长远看将可能会削减杜邦的研发投资,威胁其创新能力。财务投资者做出的决策对员工、供应商、客户和社区而言往往不是最优选择,所以重组后,杜邦和陶氏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小,创新能力变得更弱,而不是更强了。

 

行业格局要变天?

  有分析人士称,两家公司的合并不会给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大的改变,但合并交易将成为种子和农药行业逾10年来出现的第一次大的调整。新公司将超越孟山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

  陶氏化学和杜邦两家公司的农业市场份额占全球的1/4左右,包括杜邦、陶氏在内的主要企业已经控制了美国玉米等多数作物的种子销售。

  2015年可谓是全球兼并重组的大年,Dealogic数据显示,年内至今兼并重组的规模已经达到4.35万亿美元,全年将超过2007年成为历史第一。今年早前,美国辉瑞(Pfizer)与商艾尔建(Allergan)达成规模为1600亿美元的合并交易;亨氏食品(Heinz)和卡夫食品(Kraft)合并组建新公司The Kraft Heinz Co。今年4月,壳牌宣布以460亿英镑(700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 ,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至少1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国际转基因巨头孟山都、中国化工集团此前也均传出有意并购瑞士农业巨头先正达的消息。

  在当前全球经济仍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行业巨头的联姻似乎更多地是为了抱团取暖。陶氏化学和杜邦合并后,如何传承各自上百年的历史沉淀,以历史为起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将是这艘巨轮是否能继续远航的关键所在。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