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法”能效对标 炼油、磷铵初尝甜头
□ 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 张华
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对标节能已从企业的自身行为上升为国家层面整体推进的一项工作,也成为石化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化信”)、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建立了“七步法”能效对标体系,形成了一种普适性的的节能方法。耗能大户炼油、磷铵行业率先进行试水,初步尝到甜头。
石化行业节能任务紧迫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公布,提出了今明两年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3.9%的具体目标,石油和化工作为重点耗能行业首当其冲。
2013年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平均水平为65千克标准油/吨,同比上升了0.95%,其中部分能耗较高企业甚至达到80~100千克标准油/吨。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能耗约5.28亿吨标煤,同比增长5.2%。因此,开展能效对标,帮助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磷铵是化工行业中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2012年磷酸一铵、二铵产能过剩比例均超过100%,产量大于市场需求比例超过了40%,企业库存大幅增长,企业利润普遍下滑。2012年发布的磷酸一铵、二铵能耗标准中综合能耗限定值为325千克标准煤/吨,代表大多磷铵企业综合能耗水平,与行业先进值283千克标准煤/吨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这两个行业里率先推行能效对标具有非凡的示范意义。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自2014年7月起先后承担了中国化工集团下属7家炼油企业和昊华清平磷矿的能效对标项目,提高了企业能效水平,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对标节能初显神威
1.炼油企业:一年增效1.4亿
2014年7月21日《中国化工集团炼油企业对标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召开后,中国化工集团开始在炼油企业内实施对标节能:
首先是现状分析阶段,包括企业的数据调研和现场调研。数据调研、搜集资料是现场“望闻问切”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了解企业装置的基本运行情况、收集企业数据,提前熟悉企业情况,以便于在现场为企业“诊脉、开方”。数据调研包括编制数据报表、企业的基础数据调研、行业数据收集、行业专家调研三个方面,数据调研是现场调研的基础,要求务必扎实。
现场调研是对数据调研的再核实,是能及时准确发现企业节能降耗空间的重要阶段,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最佳的培训阶段。现场调研分为综合组、公用工程组(给排水系统调研组、电力系统调研组、热力系统调研组)、装置组(常减压调研组、催化裂化调研组、延迟焦化调研组、加氢精制调研组、催化重整调研组)。现场调研根据企业装置规模与数量的不同分为2~3天。
现状分析阶段提交炼油企业现状分析报告,其中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国内先进企业基本情况及对标工作分析、企业和标杆企业的差距分析。企业根据项目组提出改进建议666项形成对标改进项目汇总表,确定对标改进项目248项,无需立项可直接解决的300项。
其次是建立体系,包括建立企业对标管理体系与企业对标指标体系。对标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的基准值和目标值的集合,现场调研之后企确定建立炼油企业对标指标体系,形成综合指标14项,六类装置指标19项,分别确定了2014年指标基准值,2015~2017年指标目标值。对标指标体系是企业在实施对标项目的过程监控指标,对指标要按时收集,对偏离要准确分析。
再次是实践指导,即在对标管理体系与对标指标体系建立并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项目组组织回头看,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对标实践指导分为两组,第一组与企业人员交流对标体系建设情况,包括企业对标指标体系建立情况、对标制度建立情况、对标奖励实施细则建立及实施情况;第二组与企业交流对标改进项目实施情况,包括已完成对标改进项目实施效果与未完成对标改进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最后是分析评估。即企业按月度、季度、年度填报企业对标指标完成情况、对标管理工作情况、对标改进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组进行分析总结,实现了项目期间对企业对标情况的全方位掌控,为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
炼油企业对标体系建设项目自2014年7月启动,截至2015年6月底,炼油企业通过对标进行技术改进,节能降耗,实现经济效益1.4亿元。2015年8月31日《中国化工集团炼油企业对标体系建设项目总结会》召开,项目组完成了项目成果递交,炼油企业对标项目由项目组转交企业继续进行。
2.清平磷矿:改进建议41条
磷铵作为化工行业内的一项重点能耗产品,近年因其产能过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首先在其直属的磷铵生产企业清平磷矿作为试点,以能效对标为抓手,提质增效为目的,全面着手,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诊断,通过与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以能效指标为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能效标杆,以管理和技术措施实现达到或超过标杆的实践目的。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自2015年5月开展清平磷矿对标体系建设项目以来,按照“七步法”逐步实施对标项目,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对标方案,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对标指标体系以及对标管理制度,通过现场调研及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标建议,为企业下一步对标实施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清平磷矿对标项目已完成项目启动、现状分析阶段。中国化信聘请国内一流企业专家分为三大类六组:综合组、公用工程类(给排水系统调研组、电力系统调研组、热力系统调研组)、装置类(硫酸装置调研组、磷铵装置调研组)对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现场调研过程中企业人员积极配合,专家提出诊断现场装置提出改进建议41条,其中大部分为无费项目,其中一项无费高效项目可实现零投入千万效益的降本增效。2016年清平磷矿对标项目将按照“对标七步法”继续进行,预计7月份完成交付。
降本增效不断前行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在组织实施对标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对标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合适的标杆企业与专家的选取、完善的组织实施与企业员工对对标项目的认可。因此对标项目要进行顶层设计,顶层推动;对标要想成功,必须全员参与,通过制定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对标项目实施之前,企业不能确定项目的效果,但项目过程中与实施完毕之后效果证明确实能够为企业创造较好的效益。
通过组织实施炼油项目、磷铵项目,成功地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创造效益,这为中国化信打开了炼油与磷铵行业能效对标的大门。为此,中国化信对标项目组下一步计划依托已经成功实施的炼油与磷铵项目,为地方炼油企业与磷铵企业进行能效对标可行性调研,帮助企业节能降耗。
对标体系建设项目留给企业的不仅仅是一套完整的对标方案、指标体系以及宝贵的专家建议,更多的是通过项目的开展逐步植入到员工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与理念,让企业每一位员工时时想对标、处处做对标,不断提升企业的实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