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机硅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然而随着产业的迅速扩张,产能接踵释放,结构性过剩已经成为行业较为头疼的问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已经成为有机硅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在近两年,国内有机硅产业并购、企业退出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收效甚微,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仍旧在持续增长,行业低谷期远未过去。
一、产能过剩 盈利下滑
近年来,我国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增速很快。2009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为93.5万吨,2011年猛增到180万吨,两年内翻了近一番,产能的集中释放造成阶段性过剩。特别是道康宁张家港基地单体装置的投产,凭借其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成本低等优势对中国有机硅单体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2012年整个有机硅行业跌至了谷底。2013年随着行业整合洗牌的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有机硅单体企业的开工率达到90%,企业略有盈利。2013年10月浙江新安的全资子公司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收购了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机硅单体装置,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整合。2014年有机硅市场经营形势更为严峻。受甲基氯硅烷产能严重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及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15年有机硅行业虽比2014年有所好转,但净利润仍较低。2015年有机硅单体企业共14家,其中在产企业12家(四川硅峰、江苏弘博年内停车),单体总产能为272.5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单体总产量163万吨左右,同比增加20万吨。详见表1。
二、下游需求稳步增长
有机硅单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硅橡胶、硅油和硅树脂的生产。2015年我国有机硅单体消费量(折合100%聚硅氧烷,下同)80.6万吨,同比增加7.4%。
1. 硅橡胶
我国的高温硅橡胶行业主要面向电力、电子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按键胶、高压绝缘子和电线电缆制品,其余消费分散于机械、汽车、玩具等行业,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2015年我国高温硫化硅橡胶产量约51.0万吨,消耗有机硅单体30.6万吨,占有机硅单体总消费量的38.0%。
我国室温硫化硅橡胶主要应用于建筑、工业和模具等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需求增加。2015年我国室温硫化硅橡胶产量约65万吨,消耗有机硅单体26.7万吨,占有机硅单体总消费量的33.1%。
我国液体硅橡胶主要用于计算机电脑键盘按键、医疗导管、婴儿奶嘴、蛋糕模具、汽车配件等。虽然用途广泛,但我国液体硅橡胶总消费量相对较低。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医疗卫生、婴幼用品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液体硅橡胶的需求量大幅提高。2015年我国液体硅橡胶产量约2.0万吨,消耗有机硅单体1.8万吨,占有机硅单体总消费量的2.2%。
2. 硅油
硅油的应用领域比较多,如纺织、日化、消泡剂、润滑和表面处理剂等。其中以纺织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的30%以上。其次是用作日化产品,如头发洗理、护理制品,护肤制品,彩妆制品等。此外还用于加工助剂,如作为消泡剂、脱模剂和表面活性剂等。2015年我国硅油产量约23.0万吨,消耗有机硅单体20.7万吨,占有机硅单体总消费量的25.7%。
3. 硅树脂
有机硅树脂及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品以优异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电气、皮革、轻工、食品、卫生等行业。2015年我国硅树脂产量约4.0万吨,消耗有机硅单体0.8万吨,占有机硅单体总消费量的1%。
2015年中国有机硅单体消费结构见图1。
三、价格持续走低
2015年年初至8月底,有机硅市场并未出现往年的上升期,持续下滑成为主流趋势,且在9~11月市场触底反弹空间受限,与往年相比差距明显。就全年来看,2015年市场走势普遍低迷,整体呈现一路走低态势。
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单体产能仍然过剩,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好转,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故单体价格自年初以来仍处于下降的趋势。
2010~2016年国内DMC价格走势见图2。
四、结语
我国的有机硅产业受到产能过剩、业内竞争激烈、消费市场复苏乏力、产品应用拓展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袭扰,短期内行业复苏仍不容乐观。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有机硅产业正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当前市场低迷是阶段性的,有机硅行业前景仍值得期待。
表1 2015年我国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 万吨
生产企业 区域 产能
道康宁-瓦克 华东 40.0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华东 40.0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 27.5
浙江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 华东 25.0
山东东岳集团 华东 25.0
浙江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华东 18.0
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 15.0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华北 20.0
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华东 8.0
江苏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华东 10.0
山西三佳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华北 16.0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 6.0
湖北兴瑞化工有限公司 中南 12.0
四川硅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 西南 10.0
合计 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