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PTT:原料垄断将破 发展有望提速
2017年2期 发行日期:2017-01-13
作者:zhoukan2012

  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既克服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刚性,又避免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的柔性,特别是其具有优异的回弹性、柔软性、易染性、抗污性、低吸水性以及良好的色牢度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高分子聚酯材料。由于我国PTT原料长期受制于人,所以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开工率不高。但随着原料聚二氧杂环己酮(PDO)国产化进程的加快,PTT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  
纺丝消费占95%
  以PTT为原料,采用熔融挤出纺丝可以生产各种PTT 长丝和短纤维。PTT 纤维具有良好的使用和加工性能,尤其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较高的伸长率。目前PTT作为纤维主要应用于服饰材料、地毯材料,少量用于工程塑料、薄膜材料等。
  2010年,我国PTT聚酯消费量为2万吨,2015年增至4.5万吨,2010~2015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7.6%。2015年我国PTT聚酯消费结构为:95% 直接用于纺丝,纤维中约2/3 用于服装,1/3 用于地毯;其余5%用于工程塑料和薄膜。预计2020年,我国PTT聚酯消费量将达到10万吨,2015~2020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为17.3%。
直接酯化法优势凸显
  PTT合成工艺大致可分为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两种。
  直接酯化法的原料是PTA和PDO,该工艺由Zimmer公司与Degussa公司研究开发。酯交换法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PDO在140~220℃进行酯交换,采用Ti系催化剂,先脱除甲醇,缩聚升温至270℃并减压到5KPa进行缩聚,继而缩聚制得PTT。
  直接酯化法是成熟的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无需回收甲醇,可简化回收过程与设备,并能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安全,原料及能量消耗低。因此,直接酯化法优于DMT法。
杜邦垄断原料生产
  2010年以前,世界PTT主要由壳牌公司和杜邦公司生产。壳牌公司PTT原料PDO生产主要是环氧乙烷羰基化路线,而杜邦公司采用的是生物工程法,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由于杜邦公司生物工程法生产PDO成本低廉,2010年壳牌公司退出了PTT市场。
  2015年,全球PTT产能26万吨,产量17.8万吨。杜邦公司独家垄断PTT及其原料PDO生产,装置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地。未来几年,世界PTT聚酯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大陆产能将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世界上PTT 聚酯产能36万吨,产量27万吨。2015~2020年产能和产量年均增长率将分别为6.7%和8.7%。杜邦公司在中国有PTT聚酯的加工企业,因此,我国没有PTT聚酯进口,出口量也极少。2015年,世界PTT消费量17.8万吨,消费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95%。PTT聚酯消费约85%直接用于纺丝,作PTT纤维,其余15%用于工程塑料和薄膜。预计2020年,世界PTT聚酯消费量将达到27万吨,2015~2020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为8.7%。
国内开工率不高
  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于2008 年2月建成投产3 万吨PTT 聚酯装置,原料PDO由杜邦公司供应;2012 年4 月,盛虹集团下属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3 万吨PTT聚酯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这标志着盛虹打破了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对PTT生产技术的垄断。
  2010年我国PTT产能 3万吨,产量2万吨;2015年产能和产量分别增至9万吨和4.5万吨,受原料限制,装置整体开工率不高。2010~2015年产能和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6%和17.6%。我国PTT共有3家企业,其中珠海裕华聚酯有限公司是杜邦公司在华加工企业。2015年我国PTT聚酯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盛虹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2万吨PDO项目投产后盛虹集团将实现PTT产业链技术的国产化,将形成集PDO生产、PTT合成及PTT纺丝产业一条龙生产,打破国外PTT行业的长期垄断。目前,国内还没有新建PTT聚酯项目计划,但未来PTT聚酯加速发展指日可待。 
投资建议
  2015年我国PTT产能9万吨,产量约4.5万吨,消费量为4.5万吨,原料PDO是制约PTT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盛虹集团2万吨PDO项目有望于2017年初建成,项目投产后,将实现PTT产业链技术的国产化,打破国外PTT行业的长期垄断。盛虹集团、美景荣化工等企业,因拥有PTT生产技术,加速扩能的可能性较大。
                                              本系列到此结束

表1  2015年我国PTT聚酯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万吨

序号 生产企业 规模 装置地点
1 盛虹集团 3 江苏吴江
2 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3 江苏张家港
3 珠海裕华聚酯有限公司 3 广东珠海
 合计 9

当前评论